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天津市东堼小学五年级科学学科教案

学习课题 空气的热胀冷缩 学 科学概念: 习 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目 标 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2、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 3、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 重点 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难点 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方法设计、用“模型”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烧瓶、L型玻璃管;热水、常温水、冰水;锥形瓶,气球、红墨水。 【教学过程】 一、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 1、引入 水和许多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空气是否也会热胀冷缩呢?今天我们一 起来研究:空气在受热或受冷后,体积会怎样变化?(学生讨论推测) 2、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研究 师:空气是流动的,又是看不见的,我们如何实验才能清楚地看到空气受热受 冷后体积的变化呢? (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教 (2)交流实验方案,确定方法。(预设:教师的引导很重要,我们要看到原本学 过 看不到的空气的体积变化是需要其它物体的,可以用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设计程 各种可能想到的实验方法,所以教师要充分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如气球、液柱、红 墨水......) (3)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讨论。 (5)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 缩小。 (预设: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非常明显,同时也能比较出液体和气体热胀冷缩的区别) 二、怎么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1、 师:温度变了,水和空气的体积都会发生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当我们紧挨着站在教室中间,和每个人都起劲地在教室里跳跃时,哪种情况下占据的空间大? 2、模拟空气“微粒”运动的游戏。 3、交流:从游戏中我们明白了什么? 建立我们的假说。 (预设:这个游戏指向了对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本质解释,学生只有实践、体验过了,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所在。)

天津市东堼小学五年级科学学科教案

学习课题 金属热胀冷缩吗 学 科学概念: 习 1、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若冰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目 2、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 标 过程与方法: 1、设计简单操作的实验活动,有效地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2、正确使用酒精灯给物体快速加热。 3、对生活中的现象尝试用模型实验加以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探究各种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表现出更浓的兴趣。 2、初步意识到事物遵循普遍的变化发展规律,但也有特殊性。 重点 设计实验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难点 设计实验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酒精灯、铜球热胀冷缩演示器;垫圈(钢丝条)、 刻度尺、作支架用的木块等;图片、资料。 一、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现象 1、我们知道了液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你还想知道什么?到底固 体会不会热胀冷缩,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 2、教师出示实验材料:这里有一个铜球,这里还有一个金属环,铜球刚好能 通过金属环。我们就用这个装置来做实验。 3、你们认为这个实验应该怎样做?根据什么现象知道固体的金属球有没有热 胀冷缩的性质。 4、交流讨论,确定实验方法。 5、按学生汇报的方法演示实验。 6、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铜球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 (预设:通过分析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方法,也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实学 验,但要给学生准备棉质的手套、大量冷水等,在这个活动中还要特别强调使用过 酒精灯和不可直接触摸加热后的铜球等安全问题。) 程 二、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现象 1、师: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了圆形的金属垫圈或钢丝条,根据材料设计一个 实验装置,观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交流实验方法。 3、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现象。 5、小结:我们发现金属垫片和钢丝条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有了前面观察铜球的讨论和实践,让学生尝试去观察其他金属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让他们根据观察材料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法,教师只要稍作提示,学生们可以想出各种有效的观察方法来) 三、金属热胀冷缩吗 1、师:铜球和钢条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会热胀冷缩呢? 2、阅读教材38页的资料。 总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有必要让学生对之前所观察到的一个个单个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认识做个提升,需要组织学生加顾一系列观察实验的现象 ,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

天津市东堼小学五年级科学学科教案

学习课题 热是怎样传递的 学 科学概念: 习 1、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 目 标 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导。 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2、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 2、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 重点 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难点 通过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认识热是怎样传导的。 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铁架台;铁丝(钢条)、热水;火柴、金属圆片、酒精灯、蜡烛油、凡士林等。 引入:用酒精灯给金属条加热,一会儿金属条就会变得很热、很烫。我们能 解释这种变化吗?你觉得热是怎样传递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一、观察研究热在金属条中是怎样传递的 1、把金属条的一端浸在很烫的热水中,用触摸露出水而的那部分金属条。 2、交流手的感觉。 3、说说热在金属条中是怎样传递的。 4、师:根据材料,我们有没有办法使自己能“看”到或感觉到热在固体中的 传递过程? 教 5、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学 过 6、交流实验方案:哪些办法可以进行实验研究。 程 7、学生实际操作实验,并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实验中教师要把握两个发展方向:观察记录火柴跌落的先后顺序和火柴下 落时间和间隔距离之间的关系,以描述热在传递方向中和速度上的特点。) 8、小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逐步传递到较冷的一端的。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 图文

天津市东堼小学五年级科学学科教案学习课题空气的热胀冷缩学科学概念:习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目标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过程与方法:1、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2、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3、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重点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9jth8yfaj0wk4t3w2i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