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PPP模式如何与养老服务产业对接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PPP模式如何与养老服务产业对接

一、我国养老现实困境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每100个人中就有14位60岁以上老年人,中国老龄化人口规模超过欧洲老年人口的总和。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慢性疾病、老年生活质量等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挑战。老年人看病的效果未必理想,不能痊愈或者病情反复的比例不低,因病而造成伤残、失能的人数都在增加。这就意味着照顾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用工需求会不断增加,如果是儿女床前尽孝,其日常工作势必受到影响;如果是雇用护工照看,那就会造成看护式劳动力资源的紧缺。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不断升高,青壮年劳动力的数量下降,意味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人口红利”的消失。

根据民政部的数据,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城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人口老龄化还会带来一个问题:年龄渐长,健康指数下降,患病风险增加,而且容易患上治疗成本高的大病,这不但会造成单个家庭医疗开支的增加,也将导致全社会医疗负担的加重。民营养老院环境好,但是价位太高,一般的家庭住不起;公办养老院床位紧张,根本住不进去,这反映出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市场发育不健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带来了养老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满足不了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不仅入住养老机构难,而且居家养老的基本服务也供给不足。要实现老有所养,需突破两大瓶颈:一是资金,要能够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让老年人的养老金水平不断有所提高;二是养老服务,特别是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强劲,却难以满足。可见,有钱并不能完全解决养老难问题。因为养老服务供给的严重短缺,有钱也购买不到养老服务。更何况在供需严重失衡的情况下,不仅服务质量难以保障,而且服务价格将快速上涨,远远超过多数老年人的承受能力。

二、中国养老服务产业与PPP对接的可行性

1. PPP的概念

根据《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14]76号)规定: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通常模式是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

2015年4月28日,财政部金融司金融五处处长阚晓西指出,判断一个项目是否是PPP最根本的标准是,是否实现了以最小的成本提供最优质的公共服务,简单概括为“物有所值”。2015年6月10日,财政部PPP中心副主任焦小平认为,PPP本质上就是一种政府采购,通过PPP模式提供公共服务比政府单一供给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因为PPP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具有充分的竞争和更高的效率。PPP符合物有所值财政承受力的论证要求,符合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根本利益诉求。

PPP模式具有长期投入,缓慢收益;资金需求量大;政府缺乏财政能力和专业管理能力,需要和社会资本方协作;需要政府多部门间协作等特点。

2.国家出台政策鼓励PPP模式对接养老服务业

国家在鼓励PPP模式对接养老服务业方面,出台了许多相关指导意见。例如,放宽市场准入,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新增健康与养老服务项目优先考虑社会资本。在公立资源丰富的地区,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租赁等途径,采取PPP等方式,参与医疗、养老、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和公立机构改革。对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按规定落实好相关支持政策。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探索PPP的投融资模式。支持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PPP等模式建设或发展养老机构。探索采取建立产业基金、PPP等模式,支持发展面向大众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产业,带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

3. PPP模式与养老服务产业的共通点

从养老服务产业与PPP模式各自的特点来看,PPP模式完全可以和养老服务产业对接,解决养老服务产业面临的资金缺口。首先,PPP模式和养老产业

在适用的领域上完全匹配。养老产业属于公共服务领域,PPP适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其次,PPP模式与养老产业具有相同的投入产出特征,PPP模式投资量大,时间长,回报较少,养老产业前期投资巨大,回收利润缓慢,其近似公益性的特点决定了不可能产生暴利,从这个角度,PPP和养老服务产业的对接具有相同的基础。

4. PPP模式与养老服务产业皆具有长期性、稳定性与安全性

养老服务产业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高安全系数,决定了投资也具有长期性、稳定性与高安全性,这与PPP模式的特点不谋而合。养老机构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是一件长期的事。老龄化是社会现象,随着老龄化人数不断增加,针对老年人提供的服务是与时俱进、有增无减的,这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服务群体和服务内容。

老年人的人身安全是影响养老产业投资的重要因素,因此,养老服务尤为关注安全问题。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养老产业的投入力度,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以养老为重点的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政策措施,现已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养老运行机制,促进了养老产业的发展。通过以上可以看出,养老产业在进一步完善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投资回报不断得到巩固和充实,不会形成巨大的市场变动。

PPP模式下的投资回报与老年人的安全问题一样,经不起市场的风险。不能把养老服务产业当成纯粹市场化的机制去运作,政府要在此方面有安全保障的意识,在财政补贴的强大后盾下,市场的波动影响不到养老。通过专业化的队伍、系统的管理、标准的运营模式,运用PPP模式扶持养老服务产业具有高安全性。

三、PPP模式最适宜建立以养老为主的综合产业园

养老服务业除了传统意义的老年生活照料、康复护理、专项用品开发以外,还包括老年食品、用品、保健、保险、旅游、文化、教育等诸多产业,是集生产、经营、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PPP模式最适宜建立以养老为主的综合产业园。综合产业园包含公益性项目、准经营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采用PPP的模式,使准经营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反哺公益性项目。这样一来,既能够在有些项目上盈利,从而减轻财政压力;又能够维护养老服务业基本的公益性。PPP投

PPP模式如何与养老服务产业对接

PPP模式如何与养老服务产业对接一、我国养老现实困境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每100个人中就有14位60岁以上老年人,中国老龄化人口规模超过欧洲老年人口的总和。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慢性疾病、老年生活质量等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挑战。老年人看病的效果未必理想,不能痊愈或者病情反复的比例不低,因病而造成伤残、失能的人数都在增加。这就意味着照顾老年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899j03kk61xkfw968ko77t6k14pg601b4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