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合最佳标准。 2、会审

组织有关施工技术人员详细阅读施工图,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图纸节点和尺寸,然后由项目部组织会审,分析汇总施工图中的技术难点,确保施工操作时精雕细刻。 3、交底

在充分了解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按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图交底的要求,项目部认真研究深入细化施工图或有关图纸,与建设方和设计单位达成一致意见,集中技术力量进行图纸施工翻样,设立各技术工种岗位责任制。 第四节、施工方案及关键技术

本工程是山地造林工程,主要是乔、灌木的种植和养护方案。编制好施工技术方案是保证该工程能够如期保质保量顺利进行的重要工作,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根据现场情况我们确立以下方案。 一、施工工序划分: 乔、灌木栽植的施工工序:

清理场地一定点放线一整地挖穴一选树种一运苗一种植苗木一施基肥一施保水剂一踩实一浇水一覆土、覆塑料薄膜一养护管理 二、主要施工方法 l、定点放线

1)放线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

(1)只绳放线法:适用地形变化较小的平缓坡地。按图纸上已标明的或建设、监理方指定的中心线位置,放一根直线(尺绳),根据作业设计书中对造林密度的要求,沿尺绳用白灰或标桩在场地上加以标记,确定树苗栽植的具体位置,以此为基准,向左右两侧展开。

(2)标杆放线法:根据三点一线的原理进行放样,多在地形较为规则的造林地应用该方法。

(3)尺徒手定点放线:适用地形不规则的山坡。按图纸上标明的或建设、监理方指定的参照物,按造林作业设计规定的株、行距,用白灰或标桩在场地上加以标记,以此方法逐步确定树苗栽植的具体位置。

(4)网放线法:适用于具有规则的植物构图要求的设计。先在图纸上以一定比

例画出方格网,把方格网按比例定位到施工现场(多用经纬仪),再在每一个方格内按照图纸伤的相应位置进行尺绳法定点。

(5)在标定植树点位置的同时,要对计划栽植的树种做出明显标示,并记录数量,挖穴时如发现定点标记模糊不清时重新放线标定。 2)复查标定

放线定点后应立即复查。不论采用何种放线法,各相邻栽植点误差,以设计书规定的株、行距为基准,平坡不大于5%,复杂山坡不大于15%。 2、整地挖穴

1)根据造林地条件,主要围绕保土蓄水、加厚土层的目标,采取工裎措施。我们主要运用鱼鳞坑整地和穴状整地2种局部整地方式。整地过程中应尽量保留现有灌、草植被,防止造成造林过程中的水土流失。 (1)鱼鳞坑整地

鱼鳞坑为半圆形坑穴,外高内低。鱼鳞坑规格,按短径和深坑,分l号:a>80cm、h>60cm;2号:a>100cm、h>80cm两种规格。

不论何种规格,其堰顶宽(C)均≥30cm,用碎石和粘土砌筑牢固,不得用碎石摆垒。整地时鱼鳞坑要沿山坡等高线成行,坑与坑排列成三角形。(见图1) 图l鱼鳞坑结构图 (2)块状整地

植树穴规格,按穴口直径和穴深,按①>60cm、h>60cm规格,植树穴底径>0. 8①,不准挖成圆锥或锅底形。 2)整地深度:

整地的深度主要按移栽苗木的规格、栽植方法、栽植地段土壤条件等确定。本工程不使用裸根苗。

(1)带土球栽植的苗木,树穴或砌筑鱼鳞直径应比土球直径大于40~50cm,树穴或砌筑鱼鳞坑的深度为穴坑直径的3/4。

图1

(2)土壤粘重板结地段,树穴或砌筑鱼鳞坑尺寸按规定再增加20%。 (3)土壤疏松地段,树穴或砌筑鱼鳞坑尺寸按规定的规格缩小10%。 3、土壤改良 1)土质调查检验

根据对造林地荒山的调查,土壤主要为褐土类,包括粗骨褐土、淋溶褐土和潮褐土三个亚土类。其中:山体中上部大多为石头裸露山地,主要为粗骨褐土亚类土层浅,土壤含水能力差;中下部主要为淋浴褐土亚类,土层较厚,质地粘,通透性差;山前谷地低处其代表土属为山於土,土层深厚,养分含量较高,保水保肥能力强,但质地粘重。对不符合植物种植要求的土壤,制定土壤改良方案。 (1)土壤改良的原则是: A.综合治理,培肥土壤。

B.全面改善土的水、肥、气、热状况,提高其生态活性。 C.因地、因时、因树制宜的科学地运用具体的改良措施。 (2)土壤改良的措施是:

A.土壤深翻:人工进行表土深翻。对于能就地平衡的地块,能不用机械施工的,则尽量不用。

B.改善土壤结构:施入土壤胶合剂、腐殖酸等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的土壤改良介质。

C.进行化学改良:施化学酸性肥如过磷酸钾等。既可降低土壕PH值,又可改善土壤结构。

4、选树种

1)树木的选择原则:

(1)考虑到树木原生长条件和定植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

(2)选择壮龄的树木,若树龄太大,移植后不久就会衰老,很不经济;而树龄太小,绿化效果又较差,所以要考虑能马上起到良好的绿化效果又要考虑移植后有较长时期的保留价值。

(3)选择生长正常的树木以及没有感染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树木。

(4)选树时还必须考虑移植地点的自然条件和施工条件,移植地的地形应平坦,坡度不大,过陡的山坡,根系分布不正,不仅操作困难且容易断根,不易起出完整的土球,因而应选择便于挖掘处的树木,最好使运输工具能达到树旁。

(5)树木的挖掘与泥球的包扎:泥球的质量对乔木的成活率至关重要,一定要保证泥球的完整。

(6)选用符合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规格要求的苗木。保证苗木分支点整齐、树冠圆满,整齐一致。

2)在非适宜季节种树,需要选择合适的苗木才能提高成活率。选择苗木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选移植过的树木:最近两年已移植过的树木,其新生的细根都集中在根蔸部位,树木在移植时所受影响较小,在非适宜季节中栽植的成活率比较高。 (2)采用假植的苗木:假植几个月以上的苗木,起棍蔸处开始出新根,根的活动比较旺盛,在不适宜的季节中栽植也比较容易成活。

5、起苗

树苗的挖掘质量是确保种植成活率的重要保证,掘前应做好有关准备工作,起掘时按操作规程认真进行,起掘后做适当处理和保护。挖掘工具应锋利,要求断根切口与泥球壁齐平,泥球用草绳以腰箍及网络的形式扎紧,土球网络要紧密、匀称,已保证土球牢固性,土球底部直径应不大于直径的1/3。

1)根据设计要求及树种特性、苗木规格、土壤类型、移植季节及施工的特殊性等因素,制订挖掘苗木的根盘大小、土球规格、质量等要求。

2)挖苗如遇到土壤干燥,应在起苗前2天灌水一次,增加土壤粘着力,而土壤过湿时,则应提前挖沟排水,以利挖苗。待土壤湿润但又不粘手脚时便可以起苗,以使苗木较好的保持完整的根系,便于长途运输,以利成活。

3)为便于苗木的挖掘和运输,对蓬散的常绿树树冠宜作适当的捆扎。 4)带土球苗木的挖掘。挖掘常绿树、名贵树和观赏花灌木须带土球。掘苗前先剪除主干基部无用枝,护干、护冠,将土球表体整光滑至规定规格。包装材料应结实,草质包装物须事先用水浸湿。土球应包扎紧密,底部封严不漏土。包装方法一般土球直径<50cm采用桔瓣式包装;土球直径85~lOOcm。采用铜线式包装。

6、运苗

1)坚掎随挖、随运、随栽原则。苗木运输时间应选择在夜间,并避免风天运苗,原则上保证随起、随装、随运、随种。运输途中,行车宜平稳。长途运输树木必须覆盖蓬布,并应做好防冻、防晒、防雨、防风和防盗等工作。

2)苗木运输装卸时应做到:轻抬、轻卸、轻放,做到树木土球不破损碎裂,根盘无擦伤、撕裂,枝杆保持完好,保证土球和树冠的完好。小苗堆放不宜太厚,防止发热伤苗,晴天运输上面宜加盖蓬布,以防日晒,大树应用吊车装卸,树干起吊点用软质物衬垫,并用绳索固定,不使摇晃受损。汽车装运带土球或根盘的大树,其根部必须放在车头部位,树冠倒向车尾,叠放整齐,过重苗不宜重叠树身与后车板接触应用软物衬垫并固定。

3)装卸、托运重点保护苗根。运输带土球的苗木,土球小于30cm时可摆放二层,高大苗木要水平或倾斜放置,苗根朝向车前方;灌木苗和高度<1. 5m带土球苗可以直立装车。

4)装车时应清点树种及数量,检查规格及质量。装运及现场应及时验收,对土球破损或伤残的和未经植物检疫的不合格苗木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7、苗木的假植

挖掘的苗木应快运、快栽。因故不能及时组织运输或栽植时,应进行临时假植,保持根部不脱水。

1)假植场地应排水良好、湿度适宜、避风、向阳、无霜害、近水源、搬运方便。

2)带土球苗木假植可将苗木直立,集中放在一起。在四周培土至土球高度的1/3左右夯实,苗木周围用绳子系牢。

3)假植期间要加强管理,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水量不宜过大.以免土球松软,晴天还应对常绿树冠枝叶喷水保湿。

4)苗木休眠期移植时,若气温低、湿度大、无风,或土球较大,在1-2天内进

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合最佳标准。2、会审组织有关施工技术人员详细阅读施工图,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图纸节点和尺寸,然后由项目部组织会审,分析汇总施工图中的技术难点,确保施工操作时精雕细刻。3、交底在充分了解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按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图交底的要求,项目部认真研究深入细化施工图或有关图纸,与建设方和设计单位达成一致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7bq92moyy8qp20137z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