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①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②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 ③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3.邓小平理论及其主题 1)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举例: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独立自主的原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性质;改革是一场革命;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不可缺少的条件;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三步走发展战略”、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的关系;党的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一国两制”推动国统一大业完成;等等。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本质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举例: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谋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 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我们党巩固执政地位、不断取得革命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和力量源泉。 3)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4.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科学发展观。 总之: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三.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终生受益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什么用?它对我们的成长、成材究竟有什么意义?对我们的人生到底有什么价值?老一代革命家陈云同志在谈到自己学哲学的体会时,曾说过一句话:“学好哲学终生受益。”这可以看做是哲学对人生价值的高度而又实在的概括和表达。具体说来,学哲学的益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反面。 第一,学习哲学能为人的素质的提高提供哲学营养。大学教育重在素质教育,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人的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理论、文化、专业等多方面的素质,其中也包括哲学素质。哲学素质不仅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高素质人才必备的的条件。所谓哲学素质,也称助学素养,是一个人应具有的哲学意识和哲学观念、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理想信念和为人之道以及观察力、洞察力等精神素质。“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正确的哲学观念和较高的哲学素质,有利于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提高、思想素质的增强、理论素质的训练、文化素质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形成。因为,远大的的政治眼光和坚定的思想信念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基础;人文修养需要正确的方向指导;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需要一个善于思维的头脑。提高自身的哲学素质,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正确的哲学,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学习哲学将为人的世界观形成奠定理论基础。人既然生活在世界上,就不能脱离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要成就一番事业,就不能不对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有一个总体的正确看法,从而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矛盾。这就是世界观问题。人们的世界观并不是天生就是正确的,在形成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要正确认识的世界观必须有正确的哲学来引导。正确的哲学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它在吸收了前人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一代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发展而来。它科学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处理好人们所面对的各种关系和矛盾具有其他任何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第三,学习哲学能够为人们的理论思维准备思想前提。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要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我们掌握和运用科学知识也须具备合理的思维方法和较高的思维能力。哲学以理论思维见长。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实践的思维方式,深邃的思想理论和强大的逻辑力量,体现了哲学特有的启发人们思维的功能。我们从事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指导,才能有正确的理论思维和科学的研究与工作方法,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探索出事物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推动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发展。例如,我国卓越的科学家李四光就是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创立了地质力学新理论,为我国石油和地址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促进可学研究和其他各项工作。 第四,学习哲学有助于我们创新精神的培养。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更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不断创新、不断进取也是我们思想和实践所应具有的品质。创新精神,是完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好各项工作不可缺少的精神。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观念与现时代精神格格不入。学习哲学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蕴含着批判和革命精神的哲学,它具有强烈的超越意识。他要求我们不断地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超越现实,走向未来。创新精神的培养,使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最后,哲学也能为我们走好人生之路指明方向。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为人之道是人生的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他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指明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弘扬了人作为社会主体的创造价值,从而为我们树立正确的社会理想、人生信念和人生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学习哲学可以启发和激励我们自觉地为实现崇高的社会理想和最大的人生价值去拼搏和奋斗,把自己造就成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 哲学作用和功能的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挥。学好哲学具有终身的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哲学的价值必将日益凸现。 学好哲学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保证 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统一的。世界观是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根本观点,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支配着人们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贯穿于人们的理想、信仰和抱负中。同时,人生观也影响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对人生抱什么态度,往往直接影响到对整个世界的看法。人生观的重大问题,是关于人生的意义(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索取的关系)、人生的目的(理想)和对待人生的态度如何做人等问题。在这些重大问题上所形成的各种稳定的、根本性的观点,构成人生观的不同类型。要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就必须好好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因为只有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才能从历史发展的高度,将人生的意义、价值、目的和态度等问题同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必然为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结合在一起。满脑子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不相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人,不可能树立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和道德境界。同时,不解决人生观问题,也不可能真正牢固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以自我为中心,斤斤计较个人利益的利己主义者,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全面地看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解决世界观问题,而且要解决人生观问题。大家知道,所谓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认识和根本观点。而所谓人生观,则是人们对人生总的或根本的见解和主张。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要受到世界观的影响和制约,而且要受到人生观的影响和制约,研究人生观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来看,二者是相互制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马克思主义的一般观点和方法论为指导,它规定着人生观的根本性质和方向;不解决世界观的问题,就谈不上人生观问题,难以发挥其对人的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因此,世界观和人生观应该结合起来。但是,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统一不是凭空产生的,而需要一个特定的理论基础,这便是关于人的问题的哲学探讨。若不对人本身进行哲学研究,不以此为理论基础,而是简单地依照世界观的要求罗列一些人生信条,那么,这些信条必然会由于缺乏必要的根基而显得苍白无力。 我们学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就学好了科学的思想方法,有助于我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让我们受益一生。 【板书设计】 【课后评注】
第十讲 社会发展的规律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全面理解掌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把握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形式。 【教学重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社会形态更替。 【教学班级】建筑工程1001、1002、1003、1004、1005、1006;工程监理1001、1002;工程造价1001、1002、1003;房产估价1001、1002;工程地质1001、1002;金属矿产1001 【教学课次/课时/时间】10/2/5、18—5、2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视频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点评 时间 分配 学生活动 讲演 7分钟 导入新课 5分钟 ◇播放视频:《雾里看花》 20分钟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 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 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生产方式是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PPT展示鲁迅和王国维的话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 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说一说: ◇观看视频想一想:这个世界真的如歌词中唱的是 “变幻莫测” 的吗?人类社会是不是毫无规律的? ◇课堂讨论:地理环境对民族性格的影响
马哲教案 - 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