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邓小平于1983年向全国发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号召。 21. 加里宁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2. 格式塔心理学派创始于德国, 主要代表人物有维特海默,考夫卡与苛勒。 23. 教育起源论:神话起源论、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 24. 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有利托尔诺、沛西·能 25. 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有利托尔诺、沛西·能、桑代克
26. 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教育史教科书》 27. 劳动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28. 学校的产生,一般地说,是在奴隶社会。
29. 现代教育的实质是以适应社会生产需要为主体的多层次的教育体制。它的基础是现代科学技术。 30. “随手抓来的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陶行知 31. 顺序性——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跳一跳,摘个桃”
32. 洛仑兹发现了“关键期”理论。 33. 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埃拉斯莫斯 1. 2. 1. 2. 3. 4. 5. 6. 7. 8.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学校文化的概念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动方式。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教师反思的概念,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认知对象,有意识地对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教育理念、教育思维方式和教育行为方式进行批判性地分析和再认知,从而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个过程。 感觉是认知的起点,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注意的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它与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一致过程密切联系,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它是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的重要心理条件。 记忆的概念,记忆是过去与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也可以说是人脑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操作过的动作,都可以以映象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映象又可以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 9.
言语的概念,言语是人们运用言语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
10. 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它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11. 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的最基本形式,是构成人类知识的最基本成分。 12. 判断,用概念去肯定或否定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形式。它是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 13. 推理,从已知的判断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可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14. 观察是人的一种目的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又叫“思维的知觉”。 15. 想象的概念,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6. 情绪的概念,情绪一般指个体在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情景中直接产生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
17. 情感的概念,情感一般指个体意识到自己与客观事物的关系而后产生的稳定的、深刻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 18. 意志的概念,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 的心理过程
19.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他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要求的反映。
个体身心发展顺序性的含义:个体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顺序性。
个体身心发展阶段性的含义: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这不同的发展任务。
,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
20. 想象的概念,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1. 情绪的概念,情绪一般指个体在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情景中直接产生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
22. 情感的概念,情感一般指个体意识到自己与客观事物的关系而后产生的稳定的、深刻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 23. 意志的概念,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4. 动机是指激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推动力量。 25. 动机产生的条件:需要和诱因,
26. 需要是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诱因是引起动机的外部条件。
27. 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机机制
28. 动机是指激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推动力量。动机产生的条件:需要和诱因,需要是引起动机的内
在条件,诱因是引起动机的外部条件。
29.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一种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
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0. 兴趣和好奇是内部动机最核心的成分
31. 兴趣是动机的一种,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32. 学习动机包括推力、拉力、压力三要素。 33.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诱因。
34. 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感动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35.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
36.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景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37. 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认知内驱力。 38. 认知内驱力以求知作为目标,是学习的内部动机 39. 自我提高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
40. 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着的赞许和同伴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1能力是指直接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2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3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他是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表现,它依赖于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
4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是一个人区别于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5人格的特征: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
6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的内控系统具有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
7人格由能力、气质、和性格组成,性格是人格的核心成分。 8气质的类型有: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的协助和服务的活动。
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学会调适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由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及良好的纪律和舆论的班级学生做组成的活动共同体。班集体是班级的高级形式。
1品德评价通常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2说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
3学习是个体在特别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能力或倾向上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及其过程。 4从学习内容来说,我国学习和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以及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5从学习结果说,加涅就爱那个学习分成五种类型:语言信息、智慧技能、认识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6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 7经典型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分化。
8能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叫第一信号系统 9能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第二信号系统
10桑代克根据自己的实验研究得出了三条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 11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正强化和负强化,惩罚,消退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自我概念是指儿童对自己的特征、能力、态度、信念、价值观的总的认识。 角色意识的建立,标志着儿童的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 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
1、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资源,主要对象是学生,管理的主要手段有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2、学校管理内容: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教务工作管理、总务工作管理 3、学校管理三要素: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 4、学校管理的过程:计划、实施、检查、总结
5、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
1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2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漫长性、生长性
2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3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