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案例分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案例分析 一,

张女士在某百货购买一件纯羊毛大衣,售价1280元.商店标明"换季商品,概不退换",穿了三天后衣服起满毛球,于是到市质量监督检验:鉴定结果证明羊毛大衣所用原料为100%晴纶,张女士到购买衣服的百货店要求退货并赔偿因此而造成的损失,商店营业员回答:当时标明"换季商品,概不退换",再说店内该柜是出租给个体户的,现在他已破产,租借柜台的费用尚未付清,人也找不到,你只好自已倒霉。 请问:

(1)商店(经营者)违反了我国消费权益保护法的哪些内容? (2)商店对张女士应负哪些责任?

答案:1、商店表明“换季商品、概不退换”,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之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或与消费者的约定,承担包修、包换、包退或其他责任的,应当履行,不得故意拖延或无理拒绝。

“三包”是消法对商品经营者的强制性规定,商品经营者无权单方面声明免责,本案中商店规定“概不退换”显然违法。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在展销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服务者要求赔偿。展销会结束或柜台租赁期满后,可以向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这要求赔偿。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或服务者追偿。”可见,柜台出租者应当对其出租的柜台商品质量承担责任,这是法律的强制拟制,是对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特殊保护,本案中,商店抗辩认为“店内该柜是出租给个体户的,现在他已破产,租柜台的费用尚未付清,人也找不到,你只好自己倒霉”显然不能成立,其应当赔偿消费者张女士购买假羊毛大衣的损失。 二,

2001年1月15日晚,某市法院一法官(原告)在和他人饮酒后共同前往该市某休闲中心洗浴。休闲中心服务台工作人员发现原告饮酒较多,劝其不要就浴,遭原告拒绝。此后,休闲中心又为原告安排了位于四楼的一间休闲包间,更换拖鞋,并发给更衣橱钥匙。原告在同伴先行下池就浴后,亦自行更衣准备下池就浴,在四楼通向三楼的过道中,休闲中心工作人员再次劝阻原告不要洗澡,又遭到原告拒绝。原告在行至通往三楼浴池楼梯时摔倒并顺着楼梯滚下,当即昏迷,后被同伴和休闲中心工作人员送往医院救治。经医院诊断,原告系“迁延性昏迷”(俗称“植物人”),至今未苏醒。

究竟原告的理由是什么,希望高人能给予一些指教

答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十八条

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

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 第六条

从事住宿、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或者其他社会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不过本案的关键还是浴场在这一事件中有没有尽到安全防范的义务,受害人自己又有没有过错. 三

何某于某年8月23日在家具公司定购某著名产地生产的缅甸红木家具一套,价5万元,支付定金5000元。合同规定于10月30日前交货。但在合同履行前,何某在追踪产品质量时发现,所谓“某地”实为“另一地”,属于欺骗消费者产地的行为。为此,何某向有关部门投诉并要求依法赔偿。当地工商行政管理局据此对厂方作出罚款5000元的行政处罚。此后,何某又向法院提出赔偿请求。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其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故提出退还定金,并根据价款赔偿5万元。但厂方认为何某只付出5000元定金,最多只能按定金法则“退一赔一”。最后法院的判决是“退一赔一”,厂方向何某退回5000元定金再赔偿5000元。

法院作此判决原因有两个:一是认为本案中的5000元是定金,应当适用“退一赔一”的定金法则;二是认为即使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何某只付了5000元,法律中“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是指实际付出的价款。

但法院的判决并不准确。本案涉及两部法律,且规定有所不同。所谓“退一赔一”就是《合同法》的定金法则规定。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则规定了欺诈赔偿,即“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不难发现,法院在本案中适用什么法,对何某能够获得什么样的赔偿意义重大。但是,法律的适用不是任意的。对于这种现象,现代法治的适用原则是特殊法优于一般法。这是因为,特殊法是一般法的具体化。所谓具体,就是为了解决一般法不能解决的特殊情况。从本案来看,何某购买商品的行为是消费行为,应当适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

护法》的特殊保护。特别是在《合同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不一致的时候,更应当适用后者。

其次,将“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解释为实际付出的价款也不符合该法的立法精神。“消费欺

诈”是《消法》对消费纠纷的特别规定,不应与一般的合同欺诈相混同。合同欺诈规范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欺诈行为,而消费欺诈规范的则是不平等的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欺诈赔偿”体现了国家对消费者作为弱者的一种保护,同时也是对具有欺诈行为的经营者的严厉惩罚。因此,发生消费欺诈以后,适用《消法》才能够更好地体现法律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立法目的。而且,即使在《合同法》(113条)中,也明确规定了消费欺诈的法律适用:“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不难发现,消费者权益保障,除了需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外,还需要我们整个社会有高度的法治理性,由此,法律的权威才能确立,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四

居民甲在某商场购得一台“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回家试用后发现该产品只有一种功能,遂向商场提出退货,商场答复:“该产品说明书未就其性能作明确说明,这是厂家的责任,所以顾客应向厂家索赔,商场概不负责。”请问:

一、该产品存在什么问题?

该产品存在产品名称与实际性能不符的问题,即名为“多功能食品加工机”,但实际上只有一种功能,产品的实际质量状况完全不符合产品名称表明的质量状况。该产品的出卖系经营者隐瞒产品真实信息作虚假宣传导致消费者甲误解并购买的欺诈行为,直接违反了我国《产品质量法》第26条“产品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要

求:......(三)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9条“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第22条“经营者以广告、产品说明、实物样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状况的,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与表明的质量状况相符”的规定,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案例分析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案例分析一,张女士在某百货购买一件纯羊毛大衣,售价1280元.商店标明"换季商品,概不退换",穿了三天后衣服起满毛球,于是到市质量监督检验:鉴定结果证明羊毛大衣所用原料为100%晴纶,张女士到购买衣服的百货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3h9f78c9e38ccg96mxg8n6j4879as00c0p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