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答案 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克己复礼”,维护等级秩序。 合理性:①春秋战国时期混战不断,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因此,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以减轻人民苦难。

②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中国社会经历划时代的变革,孔子希望恢复周礼,维护等级秩序。

2.孟子、荀子的思想

史料一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梁惠王上》

[教你读史]

由史料可知孟子主张作为统治者要施行仁政,轻徭薄赋,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才能无敌于天下。 [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一指出,孟子是如何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的?为此提出了哪些具体的主张?

答案 ①提倡“仁政”学说。②让农民得到土地,勿夺农时,轻徭薄赋,减轻刑罚。 史料二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荀子·大略》 [教你读史]

“重法”说明荀子借鉴了法家“以法治国”的思想。 [问题思考] (2)史料二中荀子的思想有何特点?

答案 荀子主张“礼”“法”并用,恩威并施,其思想吸收了法家思想的特点。

比较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

人物 生活时代 “仁”的思想 主要观点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节用而爱人” 伦理观 性相近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础 孔子 春秋末期 “仁者爱人”(具有进步性) “克己复礼”(具有保守性) 孟子 战国中期 “仁政”:省刑罚、薄赋敛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性本善 荀子 战国末期 “仁义”“王道”“以德服人” 君舟民水 性恶论 儒家思想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体系更加完善,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影响

[记知识纲要]

[背核心术语]

1.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时期的等级名分制度,带有承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

2.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老子哲学思想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而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

1.(2017·遂宁高二检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私学发展,涌现出大量人才 B.诸侯争霸,各种治国观点层出不穷 C.阶级阶层间关系复杂,矛盾众多 D.社会处在划时代的重大变革时期 答案 D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处在划时代的重大变革时期,由于生产力的显著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剧烈变革,导致思想界发生巨变,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故选D。A、B、C项都是D项的具体表现,均排除。

2.近几年,“达人”成为热门词语。有人考证,该词最早见于《论语》中的“己欲立而立人(立人:使他人站得住),己欲达(达:通达事理)而达人”。下列言论与此观点有直接关联的是( )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过犹不及” C.“仁者爱人” D.“有教无类”

答案 C

解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为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要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想被人理解,首先要理解别人。即如果人能够“推己及人”也就做到了“仁”。“仁者爱人”符合题意,C项正确。

3.孙中山答日本人:“我辈之三民主义(孙中山的民主革命纲领,关注民生)首渊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程颐)之说。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孙中山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孟子主张( )

A.人性本善 B.舍生取义 C.民贵君轻 D.得道者多助 答案 C

解析 注意题干关键信息“三民主义”“关注民生”。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关注民生,这与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相吻合。

4.“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这体现了( ) A.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 B.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C.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 D.韩非子的严刑峻法思想 答案 B

解析 老子学说的精华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他把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

5.《韩非子》记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由此可见,韩非子认为“治天下”应重在依靠( ) A.人情关系 B.法制建设 C.礼乐秩序 D.伦理道德 答案 B

解析 结合材料可知,韩非子强调法治,故选B项。

[基础达标]

1.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宽容”具体是指( ) A.诸子“百家争鸣”

B.商人地位提高 C.私田大量开垦 D.诸侯重视教育 答案 A

解析 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宽容的时代,是指社会环境相对宽松。联系这一时期的史实可知,体现这一时代“宽容”的应是思想上的“百家争鸣”。

2.(2017·北京学业水平测试)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礼之用,和为贵”的古代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答案 B

解析 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故选B。 3.据说孔子教过的学生有3 000多人,著名的有家住陋巷的颜渊、常食野菜的子路、曾被官府囚禁的公冶长等。这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 A.“克己复礼”,贵贱有序 B.仁者爱人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有教无类” 答案 D

解析 题干材料体现了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其“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使平民子弟如颜渊、子路等也有受教育的机会,故选D项。

4.(2018·贵州学业水平测试)中国古代历代王朝的统治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还证明了儒家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里说的“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所反映的思想与下列主张相吻合的是( ) A.无为而治

B.“民贵君轻”,施行“仁政” C.兼爱、非攻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答案 B

解析 “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强调的是民本思想,这是儒家思想,B项是孟子民本、仁政思想,故B项符合题意。A项是道家思想,C项是墨家思想,D项是法家思想。

5.儒家经典的儿童读物《三字经》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但是,有的儒学家却持与之相反的观点。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孔子、老子 B.孟子、荀子

C.墨子、荀子 D.孟子、韩非子 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先秦儒学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老子是道家学派代表,墨子是墨家学派代表,韩非子是法家学派代表,因此排除A、C、D三项。

6.下面两幅图选自《蔡志忠漫画》,它们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

图一 图二 A.法家、道家 B.儒家、道家 C.墨家、儒家 D.墨家、法家 答案 B

解析 图一体现了“威武不能屈”,出自孟子的言论,属于儒家;图二体现了“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的思想,属于道家。

7.“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段话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墨子的“兼爱”思想 C.韩非子的变法革新主张 D.庄子的“齐物”观点 答案 C

解析 “世异则事异”是论点,“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是论据,论点体现了法家的改革观。

8.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这表达了手工业者( )

A.怀念“小国寡民”的社会 B.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 C.要求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政权 D.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选拔人才 答案 B

解析 题干中两句引文的大意是:百姓中有才能的,就举荐他们为官,授予厚禄;君主的亲属没有功劳的不能获得富贵。因此引文体现了墨子“尚贤”的思想,说明他希望提高自己的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答案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克己复礼”,维护等级秩序。合理性:①春秋战国时期混战不断,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因此,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以减轻人民苦难。②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中国社会经历划时代的变革,孔子希望恢复周礼,维护等级秩序。2.孟子、荀子的思想史料一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3b4k7f5288njyy26yqz6tzp834daf018p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