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芹菜病害大全 高清详解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为害叶柄和茎。病叶最初出现黄绿色水渍状斑点,逐渐变为褐色或暗褐色,病斑稍圆,周缘黄色。叶柄和茎上病斑为水渍状圆斑或条斑,渐变为暗褐色,稍凹陷;高温多湿时,病斑表面生白色或紫色霉状物,即病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侵染循环

病原以菌丝体附着在种子或病残体上及病株上越冬。春季条件适宜通过雨水飞溅,风及农具或农事操作传播,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 发生因素

(1)环境:高温多雨或高温干旱,但夜间结露重,持续时间长,易发病。

(2)栽培:夏秋高温多雨季节,排水不良地块,芹菜易发病。棚室栽培时,若初期出现高温多湿小气候也易发病。缺水缺肥,灌水过多,通风不良,植株长势弱,发病重。浇水不科学,如阴天或雨天浇水,浇水时大水漫灌,田间积水,都会加重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耐病品种。实行2年以上轮作可有效减轻病害。合理密植,科学灌溉,防止田间湿度过高。浇水时勿大水漫灌,发病后要控制浇水量;施入充足的有机肥,并适时长此以往施用化肥,以提高植株抗病性。棚室内湿度大时,要适当通风排湿;白天温度控制在15~20℃,夜间温度控制在10~15℃,以减少叶面结露。随时摘除病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以减少病原,控制病害蔓延。 (2)物理防治:播种前要用48℃温水浸种30分钟,捞出晒干再播种。

(3)药剂防治:①棚室中可施用5%百菌清粉剂1千克,或用3.3%噻菌灵烟剂熏烟250克。②露地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灭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利得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续3~4次。

芹菜细菌性叶斑病

简 介

英文名 Celery bacterial leaf spot

病原 菊苣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cichorii(Swingle)Stapp.。

危害 芹菜的重要病害。保护地和露地均有以发生。病株率为5%~20%,严重时发病率达80%,影响芹菜的产量质量。 分布 部分地区。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病初在叶上形成较小的浅褐色斑点,扩展时受叶脉限制逐渐发展成多角形,病斑可相互融合,导致叶片枯死。幼苗期到收获均可发病,栽植密度大的地块发病重。

侵染循环

病原可在杂草及其他作物上越冬,成为初侵染源。生长适温30℃,41℃不生长。 发生因素

田间发病需借助风雨冲刷,使叶片呈水渍状利于叶片上的病原侵入。棚室或田间湿度大,易发病和蔓延。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棚室栽培的芹菜要采用生态防治法,及时放风排湿,减少叶面结露。

(2)药剂防治:发病前或在出现发病株时喷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56%靠山水分散微颗粒剂600~8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0%氯氧化铜悬浮剂8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芹菜病害大全 高清详解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为害叶柄和茎。病叶最初出现黄绿色水渍状斑点,逐渐变为褐色或暗褐色,病斑稍圆,周缘黄色。叶柄和茎上病斑为水渍状圆斑或条斑,渐变为暗褐色,稍凹陷;高温多湿时,病斑表面生白色或紫色霉状物,即病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侵染循环病原以菌丝体附着在种子或病残体上及病株上越冬。春季条件适宜通过雨水飞溅,风及农具或农事操作传播,从气孔或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22zd3jdaa8ojis8frb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