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文学理论-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童庆炳主编

由诗等,它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节奏和韵律性。

诗的凝练性体现在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极其精练的文学语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 诗在结构上具有突出的跳跃性特征:超越了时间的樊篱、空间的鸿沟以断续表现连贯,以局部概括整体 诗是最强调韵律性的。诗的节奏主要指诗句中长短、强弱不同的音有规律地变化:停顿 、节奏、音调、押韵 2、小说

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可分为:长篇、中篇与短篇小说,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其基本特征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3、剧本

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还可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其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 ; 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4、 散文与报告文学

散文有两义,广义散文是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作品及非文学的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和应用文等的统称。狭义散文则是文学意义上的散文的统称,是与诗、小说和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和游记等。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和境遇的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题材广泛多样;第二,结构自由灵活;第三,抒写真实感受。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是: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 思考问题 1.如何认识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学的关系? 2.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 3.运用文学类型理论分析当代文学作品。 4.现代主义文学的类型特征是什么?

5.从诗歌基本特征看其抒情表现的艺术特长。 6.比较散文与报告文学的真实性。

7.比较小说与剧本在反映生活方面的异同。

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文本”(text):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1、中外有关文本具有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的传统: 《周易·系辞》“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

王弼:《周易略例》“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

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黑格尔:分为“外在形状”,和“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

英加登:声音层面,意义单元的组合层面,小说家的“世界”,“观点”层面,“形而上性质”的层面。 2、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

①文学言语层面,这是文学本文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话语系统。

内指性,这是说文学话语并不直接指向语言以外的外部世界 , 而是往往返身指向语言的内在世界本身;

心理蕴含性,与普通话语侧重于运用语言的内在职功能而削弱其表现功能不同 , 文学话语则突出其表现功能,从而蕴含着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和想象等心理体验,正是这样,文学话语比普通话语更富于心理蕴含性;

阻拒性,阻拒性话语可能不符合语法,打破了某些语言的常规,甚至还不易被人所理解,但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获得较强的审美效果。

②文学形象层面,即读者经过想像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

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假定与真实的统一;个别与一般的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四组特征)

【小结:文学形象有三种高级形态:文学典型、文学意境和文学意象。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它有如下美学特征:特征性和艺术魅力。文学意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

- 26 -

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童庆炳主编

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它有三个基本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和韵味无穷。文学意象这里指审美意象,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它有四种基本特征: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性和抽象性。 】

③文学意蕴层面,这是文学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层面,属于本文结构的纵层深层次。 历史内容层 :是说文学形象包含了一定的社会历史的内容;

哲学意味层 :由于联想的作用,人对宇宙人生的普遍规律的抽象思索与对其个别现象的具体感知,在文学形象的深层意蕴中形成了有机结合,这就形成哲学意味层;

审美意蕴层:是说文学形象蕴含着独特而深长的审美意味。

第二节 文学典型

1、典型(Tupos/type),西方文论创立的一个概念,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 17世纪以前:类型说 ? 18世纪以后:个性典型观

? 19世纪8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典型观

“典型”的定义: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2、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 ①文学典型的特征性:

特征,是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的和特出的标志。这可从外延和内涵两方面考察:从外延看,特征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细节、一个场景和人物等;从内涵看,特征的外在形象极其具体、生动和独特,而其内在本质又极其深刻和丰富。文学典型的特征性,是指典型形象必须具备那种能使内在本质展现出来的个别的和特出的东西,它是文学典型的首要的和基本的美学特征。文学典型的特征性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二是这种总特征必须通过言语、细节、场景或事件等局部特征去具体体现。例如, 陆游的《示儿》把临终的遗言变成千古名篇;契诃夫把 “ 打喷嚏 ” 这一细节生发成小说;杜甫的《兵车行》通过一个场景记载下大唐帝国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历史画卷;鲁迅以人血馒头治痨病揭示中华民族深刻的历史教训和悲剧命运的根源;尤涅斯库在《秃头歌女》中,通过 “ 夫妻对面不相识 ” 的人际关系,让人生出透心的悲凉。这些具有特征的事件或细节都被 “ 特征化 ” 了,产生出不朽之作。 ②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

艺术魅力是文学作品的诸种审美素质衍生出来的综合性审美效应。这在文学典型上更为集中地表现出来。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可从两方面考察:魅力的表现和魅力的实质。魅力的表现,有这样三方面: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吸引力,与排斥力相对,是说文学典型对于读者具有强大的吸附力量,令其充满好奇心或关注渴望。感染力,与强制力相对,是说文学典型对于读者具有情感上的感动效果,能引发其倾心服膺。震撼力,与通常那种平和的作用力不同,文学典型应当能向读者施加强烈的心灵震荡和摇撼力量。魅力的实质,有这样四方面:真实性、新颖性、诚挚性和蕴藉性。真实性,是说文学典型应当通过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而体现丰富深刻的历史内容。新颖性,是说文学典型应当具有独创性。诚挚性,是说文学典型应当既使典型人物体现出符合其性格逻辑和生活境遇的诚挚感情,又通过这种典型刻画而使作者自己的诚挚人格态度和情感折射出来。蕴藉性,是说文学典型应当给读者一种蕴藉含蓄和挖掘不尽的艺术诱惑力,令其反复玩味、百读不厌。这也正突出表明了文学典型的多义性。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正是一个富于艺术魅力的典型形象。她美丽且聪慧,孤傲而忧伤,执著地追求美好的爱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她的性格与命运,有力地揭示了清代社会的生活真实及其深刻症候,体现了作者的高度独创性,令人回味再三。 3、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典型环境: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怎样?一方面,典型性格在典型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这表明典型环境对典型人物具有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典型人物在一定条件下又会对典型环境发生反作用,这表明典型人物也具有一定的能动性。典型人物的刻画离不开典型环境,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赖以生存发展的现实基础,如果没有了典型环境,典型人物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设想在阿Q的典型环境里,若没有封建统治势力的代表人物赵太爷、钱太爷,没有竭力维护旧礼教、 “ 革命 ” 时又迅速戴起 “ 银桃子 ” 的赵秀才,没有不许阿Q革命的假洋鬼子,没有帮地主敲诈勒索的地保,没有赵、钱两家在城里的支柱白举人和把总,就无法造成阿Q屈辱的地位和悲惨的命运。

- 27 -

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童庆炳主编

简单地说,若没有环绕着阿Q的未庄社会,没有阿Q与上述人物的不平等压迫关系,阿Q的性格特征也不会产生,更不会成为典型人物。 同时,典型环境也是以典型人物的存在而存在的,并且把典型人物当作典型环境的中心去描绘,如果失去了这个中心,典型环境也就成了一盘散沙,失去存在的依据。

第三节 意境

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我国诗学、画论、书论的中心范畴,是华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 一、意境的形成和界定 1、形成:

早在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中已出现,王昌龄的《诗格》中直接使用了“意境”这一词。“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皎然提出了“文外之旨”、“取境”之说,全面发展了意境说。中唐刘禹锡“境生于象外”的观点,晚唐司空图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等观点,进一步扩大了意境研究的领域。 2、界定(两大因素、一个空间) 一个空间,即“境”,分为实境与虚境。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空间。 二、文学意境的特征

1、情景交融(表现特征),是文学形象中情感与景物因素相互融合而难以分离的状况。 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 ——王国维

三种表现类型:第一,景中藏情式,即藏情于景,情并不直接显示,而仅仅借助逼真的画面去间接表达,从而更显得情深意浓。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表面句句写景,而实际处处抒情,真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二,情中见景式,即直接写表,不用写景而景却历历在目。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虽然重心在写情,但此情却令人想象丰富而复杂的历史情景和个人境遇。第三情景并茂式,即抒情与写景在这里达到浑然一体的程度,属以上两类的综合型。如杜甫《闻官军收可南河北》一诗抒情和写景并举,情与景如水乳交融,浑然天成。

2、虚实相生(结构特征),是文学形象中逼真的实体空间与由此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之间相互生成的状况。 梅尧臣“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意境在结构上包含两部分:较实的部分叫“实境”,是逼真描写出来的景、形或境这类实体空间;而较虚的部分叫“虚境”,是由实境诱发开拓出来的审美想象空间。实境是虚境的基础,规定着虚境的走向,有待于上升到虚境;而虚境是实境的升华,体现着实境的意向和目的,并最终展现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意境正是这样实境与虚境相互生成、氤氲化生的结果。 3、韵味无穷(审美特征),是文学形象中蕴含的那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 刘义庆、谢赫:气韵 刘勰、钟嵘 :滋味 司空图 :韵味

韵味由物色、意味、情感、事件、风格、语言、体势等因素共同构成的美感效果,它在意境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和集中,以致富于韵味、余韵无穷就当然地成为意境的审美特征。 三、意境的分类:

①刘熙载“花鸟缠绵,云雷奋发,弦泉幽咽,雪月空明”

②王国维 :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 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情景相融而莫分也。 ——范晞文

第四节 文学意象

一、观念意象以及高级形态审美意象

意象,在人文学科中通常有四类:一是心理意象,即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呈现于脑际的感性形象;二是内心意象,即人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构想的意向性设计图像;三是泛化意象,是文艺作品中一切艺术形象的泛称,可简称“形象”;四是观念意象,即一种特殊的表意性

- 28 -

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童庆炳主编

艺术形象。本教材采用第四种意象即观念意象。观念意象是文学形象中那种表意性艺术形象,其高级形态是审美现象。这里的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审美意象,都简称文学意象。

“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它的最早源头可归朔到《周易·系辞》“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意象的古义是用来表达某种抽象的观念和哲理的艺术形象。意象作为一个概念,最早出现在汉代王充的《论衡·乱龙》里面。另外,古代象征艺术也可见观念意象的应用。清代叶燮提出:“至理”、“至事”的概念。朱光潜根据康德的观念,翻译出“审美意象”这一词,并界定为“一种理性观念的最完满的感性形象显现”,“一种暗示超感性境界的示意图。 二、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审美意象是表现审美理想充分的意象,它有四种基本特征: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性和抽象性。

第一,哲理性。 这是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指形象往往表达某种抽象观念或哲理。 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寓哲理于形象之中,概括了读书给人带来的那种智慧之光启迪心智的精神升华和享受,说明了学问境界犹如源头活水,要常读常新,才能日新日进的道理。

第二,象征性 。这是审美意象的表现特征,是说审美意象总是以其直接呈现的感性事物去暗示更广泛和普遍的意义。卡夫卡《变形记》里的大甲虫,暗示了现代社会“人变成非人”这一普遍意义。

第三,荒诞性 。这是指审美意象呈现出外形上的愈出愈奇或生活逻辑上的不可思议特征。如古代断头后以乳为目而以脐为口的刑天,埃及狮身人面兽,卡夫卡笔下的大甲虫等;二是生活逻辑上的荒诞性,指违背生活情理而令人不可思议,如现代主义文学对于人类生存困境的荒诞性的着力揭示。

第四,抽象性 。这是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是说审美意象的创造和鉴赏都要求抽象思维直接参与春中。旅居法国的爱尔兰作家贝克特的荒诞剧《等待戈多》,描写两个流浪汉在荒野里无望地等待一个不明身份的人 —— 戈多,由此寄寓着人生荒诞这一抽象理念。 审美意象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这是说审美意象往往借助艺术形象表达一定的哲理和观念。这是审美意象创造的目的和最高审美理想。这一特征在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中有着鲜明的体现。正是这一特征使审美意象同以再现生活为目的的文学典型和以抒情为目的的文学意境区别开来。

审美意象的表现特征是什么?

答:审美意象的表现特征是象征性,这是说审美意象总是以其直接呈现的感性事物去暗示更广泛和普遍的意义。这表明,审美意象往往由两部分合成:一是直接呈现于感性的事物,二是上述意义所暗示的更广泛和普遍的意义。前者的价值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而是看它对后者的暗示。 三、审美意象的分类

寓言式意象:是那种通过故事直接显示特定哲理或观念并以此为主旨的审美意象。其显著特征在于以具体故事情节去表达某种观念。寓言式意象是人类创造和使用的最古老而又最普遍的艺术形式之一。卡夫卡 《变形记》

符号式意象:是那种不具情节但能直接暗示和象征某些哲理或观念的整体意明和单个意象。符号式意象可分两类:一类是抽象型,一类是具象型。抽象型符号式意象是那种无法以自然物体而只能借助抽象概念去表达的意象,如埃及金字塔;而具象型符号式意象则是那种自然物体的变形、夸张和拼接组合而成的意象,如中国的龙凤图像,闻一多《死水》等。 四、审美意象的定义

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达到人来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思考问题 1.举例说明文学言语与普通言语的不同。 2.文学形象有哪些特征?举例说明之。

3.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是什么?典型人物与典型 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4.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特征。

5.本书所讲的“审美意象”与一般的意象有何不同?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第十一章 叙事性作品 - 29 -

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童庆炳主编

第一节、叙事界定

一、叙事理论和叙事学 1、中外传统叙事理论

传统:亚里士多德《诗学》;贺拉斯《诗艺》;金圣叹的小说、剧本评点。形成了以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为中心的叙事理论。 当代叙事学: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内容要素,而把故事的叙述方式、叙述者的声音特点、叙述者与叙述的接受者之间的关系等等作为新的研究重点。

普洛普概括出俄国民间故事的31个恒定“功能”;列维-斯特劳斯开启法国叙事学研究 ;意识形态叙事研究: 二、叙事的涵义与特征

文学的叙事(narration)是用话语虚构社会事件的过程 文学叙事的基本特征:

第一,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与抒情性作品不同,叙事文学讲故事,描述人的行为及其造成的后果,其认识价值就在于显示

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意义。

第二,叙事是话语的虚构。文学叙事不同于日常叙述语言,在于它具有内指性。叙事作为话语的虚构而同客观的现实之间产 生距离。

三、叙事与审美意识形态本质

由于文学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因而特定的文学叙事行为也必然会渗透进着特定的意识形态。所以,叙事具有意识形态本质。意识形态既制约着叙事的内容,也制约着它的形式。

从叙事的内容来看,任何叙事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某种解释,必然带有时代、民族等意识形态的印记。譬如《旧约》是希伯莱民族意识形态的体现。 从叙事方式来看,一定的叙事写作方式形成一定的写作风格,而种种风格背后的制约要素之一就是审美意识形态。 譬如自然主义是19世纪实证主义意识形态的体现。 四、叙事的构成

1.叙述内容 。这是构成一段叙述话语主题的故事内容,也就是被讲述的故事,包括事件、人物和场景等。《狂人日记》的叙述内容,可以概括为“狂人”的故事:一个曾患“迫害狂”病症的人曾经有过的“狂人”梦魇。在这梦魇中,发生了“狂人”与赵贵翁、古久先生、大哥、佃户、陈老五等关于“吃人”的故事。这是读者读完小说后在头脑里还原出来的故事。

2.叙述话语 。这是使故事得以呈现的陈述语句本身。叙述话语就是使故事得以成为故事的基本的语言系统。读者要了解“狂人”故事,是必须通过阅读鲁迅所建构的叙述话语的:先是标题“狂人日记”,接着是本文第一段以文言文形式呈现的作者题记“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于昔日在中学校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跟着就是以白话文形式书写的小说正文了(从“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直到“救救孩子……”)。上一层面的叙述内容,是只能通过这一层面而被阅读和理解的。没有这层叙述话语就不可能有叙述内容――“狂人”的故事。

3.叙述动作 。这是作为一种行为而存在的支配叙述话语的叙述本身。传统叙事理论很少关心这一层面,而叙事学对此格外重视。小说总是由特定的叙述者来讲述的,叙述者的叙述行为往往支配着叙述话语。《狂人日记》设置了两重叙述者:首先是超越故事的旁观性叙述者――开头作者题记中出现的“余”,他是“狂人”昔日中学好友,得到“狂人”的日记二册并将它公之于众。其次是故事内叙述者――“我”(即“狂人”),他在日记中“语颇错杂无伦次”地记录下自己的“荒唐之言”,这些“荒唐之言”正构成小说的正文。

第二节、叙述内容

1、叙述的基本成分:故事 (1)事 件

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作品中的事件可分为若干层次。任何事件在作品中都承担着一定的作用:推动情节的事件;塑造形象的事件。《药》讲述的是“人血馒头”事件,即华家如何为医治华小栓的痨病而寻求人血馒头的经过。 (2)情 节

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而且要求在事件的发展中表现出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由此揭示人物命运的变化过程。华老栓为了医治儿子小栓的痨病,后半夜起来走到大街上,亲眼目击行刑场面,从刽子手康大叔那里获得“人血馒头”,作为治病的药;华老栓回到家,满含希望地让小栓吃下“人血馒头”;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康大叔等在店里谈论小栓的病和人血馒头,中间带出夏瑜的故事;同样失去儿子的华大妈与夏大妈在坟场相遇,表明人血馒头终于没能治愈小栓的病。这些事件被依照前后因果关系逻辑组织起来,就构成了故事的情节。

- 30 -

文学理论-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童庆炳主编由诗等,它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节奏和韵律性。诗的凝练性体现在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极其精练的文学语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诗在结构上具有突出的跳跃性特征:超越了时间的樊篱、空间的鸿沟以断续表现连贯,以局部概括整体诗是最强调韵律性的。诗的节奏主要指诗句中长短、强弱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121j03jvz76vac3ljxx41z4g1sgcd0186y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