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自主性阅读思想探讨
概要: “教无定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文灵活机动地安排教法,但无论怎么教,都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主性阅读的能力。
一、自主性的阅读,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原认知的基础上建构有个性特征的理解和感悟
感悟是自主性阅读的灵魂。感悟是由文字所指到能指的升华,是表层意义到深层内涵的认识深化,是读者在已有的知识系统、情感体验、智力水平基础上的对作品的感受和领悟,扩展和想象,提高与创新。感悟的两个层面为:对作品内涵、技法、艺术境界的正确理解;对作品的再创作和提高。感悟的内容:意义、技巧以及意义与技巧的有机统一。感悟的方式:局部-整体,整体-局部,整体-局部-整体,以及相应的思维方式。感悟应达到的目的:既能正确感受各部分的意义联系,又能悟到语言、表达方式等的效果,最终能从整体上把握文与质的和谐统一。
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人们可以感受到朱自清家境的窘困,悟到世间最真挚的情感,同样也能够感悟到是真实的背景介绍、细致的情节安排才收到了真情流露、感人至深的效果。还会使不同的读者联想到自己的经历,加深对家庭亲情的理解,充满对人生的关爱,这样就拓展了作品的意境,升华了主题。
二、以学生为主体
阅读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说:“教师的教为的是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是有对象的,有内容的,这就是学习的客体。谁来学呢?学生。学生必然是学的活动的主体。”从学习的过程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只能通过他自己的实践和感知,通过他自己的思维进行,别人不能越俎代庖。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学习,才能把人类的文明成果转化为自己的精神库存,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钱梦龙老师提倡“目中有人”的语文教学,这个“人”就是学生。“目中有人”就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理科教师总是向学生进行一番演算、推理或演示以后,才自然而然地得出所要证明的定理。阅读教学也应该注重这种“推理”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议论,最后得出对课文的认识。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思维训练的过
程。注重了这个过程,就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发扬教学民主。学习目标可以通过师生的阅读共同产生,不一定都是教师预先设定。例如童话故事的教学,一般都从情节入手。但是笔者在组织学生阅读《七颗钻石》时,没有把情节分析预先设定为教学目标。让学生预习后,进行课堂讨论时,我问:“本文的故事情节是否需要赏析?”如果学生说需要赏析,我便组织讨论故事情节;如果学生说不需要赏析,那就放过去,因为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明了。结果大多数学生说不需要,于是就跳过了故事情节的分析,直接讨论小姑娘的形象。在师生共同产生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得到充分体现。另外,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没有必要用教学参考书上的答案统一学生的认识。著名的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说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是非常有见地的。
三、自主性的阅读,教师应引导或帮助学生整理零散知识,使其条理化、系统化
个性自由的整体感悟阅读教学以学生的先天素质和基础为底子,发挥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创见,能够实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培养发展和创新精神的素质教育目标。但是,这一目标的实现仅靠学生自我是不行的,毕竟学生的知识结构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的自主性阅读,教给他们一些阅读方法,帮助他们把在阅读中的零散感悟进行整理,使其条理化、系统化。让学生亲历信息破解的流程,让学生惊奇地发现自己的才华,从而促使学生学会阅读,主动阅读,达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境界。
自主性阅读整体感悟教学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只强调基本阅读方法的自由选择和灵活多变的指导方法。在具体的课堂操作过程中,可以采用“通览全文-初步感知-互动感悟-局部突破-学练语言”的策略步骤。其基本形式如下:
(1)局部突破:教师总结学生的感受后,针对学生的异议或重难点,对解决问题的关键和突破口进行引导分析,可以抓住时机,灵活采用多种方法。这既是阅读技巧的指导,也是阅读能力的练兵。
(2)学练语言:教师可以在学生谈感受当中随时抓住机会或集中在局部突破里引导学生欣赏文中的词句、精美的细节,进行联想和想象,并用文中的技巧当堂作文或说话,以提高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3)通览全文,初步感知:以学生的习惯、情趣和对课文的熟悉程度选择朗读、默读、全文阅读或是重点阅读,边读边想边记,获取初步印象--题材、内容、思想情感、艺术手法。
(4)互动感悟:把阅读所得以及产生的联想和想象在课前或课始向大家宣示,生生、师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提高,形成对文章内容、结构等的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同時要能通过复读印证别人的见解,完善自己的认识,或提出更新更深的感悟。
初中语文自主性阅读思想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