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小麦细菌性条斑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麦细菌性条斑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作者:别力克波力·阿德力汗 加依娜古丽·夏依扎提 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7年第11期

摘 要 小麦细菌性条斑病分布在北京、山东、新疆、西藏等地。小麦是昭苏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小麦细菌性条斑病已成为昭苏县主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茎秆、颖片和籽粒。病部初现针尖大小的深绿色小斑点,后扩展为半透明水浸状的条斑,后变深褐色,常出现小颗粒状细菌脓。褐色条斑出现在叶片上,故称为细菌性条斑病。病斑出现在颖壳上的称黑颖,直接造成小麦产量、品质下降,对粮食安全造成威胁。本文主要对小麦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进行探讨,以便提供参考。

关键词 昭苏县;小麦;细菌性条斑病;防治技术 1 发病症状

细菌性条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小斑,其后受叶脉限制,病斑纵向扩展,形成油浸状褐色条斑,并有黄色颗粒状细菌溢脓。叶鞘感病同样形成黄褐色条斑。细菌性条斑病侵染颖壳时,也表现为黄色至黄褐色条斑,但不形成黑颖。带菌种子播种后,重者幼苗死亡,轻者细菌可沿导管系统侵染,使病株产生系统性症状。细菌性条斑病主要在新春35号、新春38号等新春系列品种严重发生,宁春系列品种较轻。

2 发病原因 2.1 重茬严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由于近年来我县小麦种植面积较大,大部分麦田连年种植,使收获后的麦茬无法在土壤中腐烂,病菌在病残体上存活量较大,导致小麦细菌性条斑病重发。 2.2 种子带菌或种子处理不当

由于小麦细菌性条斑病在昭苏县内大面积普遍发生,因此,每年所留的种子田同样也受小麦细菌性条斑病病菌的侵染,收获后的种子也带病菌,这是一种普遍现象,虽然在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但处理不当,主要有以下两种原因:一是人为因素的影响。种子处理除种子包衣外,有些地方因条件所致,没有种子包衣设备,从而进行人工拌种,在拌种时由于对小麦细菌性条斑病缺乏足够的认识,而导致所用药剂种类不对,或药量不足、未按规程操作,只拌种不闷种或拌种不均匀,甚至由于制度不健全,不进行种子处理。由于这些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带菌种子下地,给后茬小麦带来严重影响。二是杀菌剂与病菌不吻合。昭苏县由于是小麦产区,小麦上的病害较多,一般发生较重的病害有小麦雪霉病、小麦叶枯病、小麦细菌性条斑病、小麦锈病和小麦白粉病等。其中只有小麦细菌性条斑病为细菌性病害,其他均为真菌病害,但目前在种子包衣处理时,种衣剂的各种类型中所含成分都是防治真菌病害的,因此对小麦细菌性条斑病无效。 2.3 栽培管理措施不当

昭苏县所处高位山间盆地,属大陆性温带山区半干旱半湿润冷凉气候类型。县内大部分土壤都存在缺磷少氮的状况,并且有机质含量极低,为了单一的追求产量,大量施用化肥,因此,植株生长较嫩。由于县区内土壤瘠薄,为提高单产,就增加了密度。由于密度大,植株生长不健壮,荫蔽的条件下造成通风透光不良,这也是造成病害严重的原因。 2.4 病害防治不及时

小麦细菌性条斑病的症状表现一般在苗期至孕穗期,到症状完全表现出来一般在抽穗后,小麦出现油渍状黄褐色条斑,人们往往在这时才开始防治,此时叶片已经受到损伤,严重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如果虽然防治及时,但由于喷洒不均匀,配药浓度不够,也造成防治效果不佳遥。

3 田间管理技术

3.1 查苗补种。小麦出苗后,常发生缺苗断垄现象,应查明缺苗原因,及早采取相应措施。补种应事先进行浸种催芽,争取早日出苗。

3.2 化学除草。在小麦3-5叶期为宜,除草及时,药效较好,能促进幼苗根系发育。施用6.9%的骠马浓乳剂,亩用量60-70毫升,或优先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亩用量12.5克和巨星(苯磺隆)1-1.5克,一次性解决田间杂草。化除时结合进行叶面追肥和防病,每亩使用尿素1-2公斤,磷酸二氢钾200-300克,喷施宝1-2支,20%的三唑酮乳油80-100毫升,每亩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既有效促进小麦生长,又防治病害发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3 水浇地灌水、追肥。浇水最佳时期应是小麦拔节至孕穗期。这时小麦根、茎、叶、穗部在迅速生长,需水肥最多,水肥充足可使小麦巩固有效分蘖,促进穗大、粒多。结合浇水追肥。每亩追施尿素6-8公斤。干旱年份孕穗时进行第二次灌溉,这期间是花粉形成的重要时期,缺水会造成小花退化,穗粒数减少,产量大幅度下降。

3.4 喷施矮壮素。对群体过大,有倒伏可能的品种,应喷施矮壮素。喷药时间应在拔节前喷施,二次喷施间隔7-10天。 4 防治方法 4.1 农业防治

种植抗病品种;播种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小麦连作一般不得超过二年;合理密植,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度。收获后及时耕翻灭茬,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或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提高土壤的熟化过程。增施有机肥,不偏施氮肥,合理密植,防止倒伏。提高灌水质量,切忌大水漫灌。 4.2 药剂防治

选用无病留种田种子。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6000倍液-10000倍液浸种8小时,或用15%叶枯宁胶悬剂300倍液浸种6小时,可杀死种子上的病菌。发病初期,可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6000倍液,或用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47 %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用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0倍液喷雾防治,药剂交替使用,每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参考文献:

[1]小麦锈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J].刘琼.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10) [2]不同药剂拌种防治冬小麦锈病效果及对出苗率的影响[J].韩顺涛,叶紫,路国梁.农村科技.2016(05)

小麦细菌性条斑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小麦细菌性条斑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作者:别力克波力·阿德力汗加依娜古丽·夏依扎提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7年第11期摘要小麦细菌性条斑病分布在北京、山东、新疆、西藏等地。小麦是昭苏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小麦细菌性条斑病已成为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s0ff16pre8qp2012imx4yj364q360011o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