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心理护理干预在冠脉造影检查患者中的干预效果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心理护理干预在冠脉造影检查患者中的干预效果

目的 探析心理护理干预在冠脉造影检查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50例患者为主要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经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冠脉造影检查中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心理护理干预;冠脉造影检查;干预效果

冠脉造影检查是确诊冠心病范围和病情严重程度的“金标准”,近年来,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病患人数不断增多。但毕竟冠脉造影检查是一种有创性操作,且检查费用高,患者多伴有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影响冠脉造影检查的顺利进行[1]。本研究拟以于我院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50例患者为主要对象,对心理护理干预在冠脉造影检查患者中的干预效果予以评价,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以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50例患者为主要对象,随机分为两组,25例/组。对照组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区间为44~76岁,平均年龄为(56.52±3.47)岁;受教育年限为7~17年,平均为(12.06±1.61)年。观察组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区间为43~77岁,平均年龄为(56.87±3.56)岁;受教育年限为7~18年,平均为(12.21±1.68)年。经分析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上述一般资料的对比上,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两组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准备好检查仪器和试剂,向患者介绍检查的相关步骤,告知患者如何配合操作,对患者的反应进行密切观察。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在检查前,护理人员要积极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感受,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获得患者的信任。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向其介绍冠脉造影的检查目的、检查方法和检查原理,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在注射造影时,询问患者注射部位是否有疼痛感或不适感。告知患者在推注造影剂时可能会有些许疼痛、口苦、全身热感、尿意,并告知患者这是正常现象,不要过分紧张。告知患者如何积极配合完成检查,并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检查结束后,让患者休息半小时,听取患者主诉,询问患者是否有胸闷、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感,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

1.3 评价标准

①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别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分数越高,表示负面情绪越严重[2]。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满意度评估包括非常、基本和不满意三个等级,计算对比总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50例行冠脉造影检查患者的数据均纳入统计学软件SPSS 13.0中,计数型指标用n/%表示,卡方检验;计量型资料表示用均数±标准差,t检验,以P<0.05说明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的焦虑评分为(12.85±2.52)分,对照组为(12.46±2.49)分,P0.05,无显著差异。观察组的抑郁评分为(14.41±2.62)分,对照组为(14.49±2.74)分,P0.05,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为(7.85±1.56)分,对照组为(10.45±1.87)分,P<0.05,有显著差异。观察组的抑郁评分为(9.26±1.45)分,对照组为(12.48±1.63)分,P<0.05,有显著差异。

2.2 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对比分析

观察组中:非常满意16例,基本满意8例,不满意1例,患者满意度为96.0%。对照组中:非常满意9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6例,患者满意度为76.0%。经统计分析,x2=4.153,P=0.042<0.05,有显著差异。

3 讨 论

一直以来,心理干预都是临床护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情绪的缓解更有利于冠脉造影检查的顺利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充分利用了心理学知识,帮助患者摆脱困境,舒缓负面情绪,减轻疾病对患者心理造成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相对较轻,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相对较高,这与以往报道中的部分结果存在较大相似性[3],说明对冠脉造影检查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愈发显著,而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是确保冠脉造影检查成功的关键。

总之,在冠脉造影检查中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張婉红.护理干预在320排冠状动脉CT检查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6):800-801.

[2] 王尊敏.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置入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6):241-242.

[3] 张宏.冠脉造影与冠脉CT血管造影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要点及效果评估[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4):237-238.

心理护理干预在冠脉造影检查患者中的干预效果

心理护理干预在冠脉造影检查患者中的干预效果目的探析心理护理干预在冠脉造影检查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50例患者为主要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经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q4ae0gb7n8c83h0epna2cg5h8inz6016g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