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精选

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一、什么是公共政策学

1政策研究、政策分析与公共政策学

(1)政策研究的含义

政策研究的主体是学术取向的职业学问家。研究活动关注的重点和研究范围是政策内容、政策过程和政策产出,发现和验证政策与其主体和客体之间、与有关社会和自然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因此,政策研究是一门科学。研究的目的或目标是建构政策理论,创设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发展。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获得学术界同僚的肯定。 (2)政策分析

①政策分析的兴起背景

a.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政策和社会问题的研究突破了社会科学各门类的科际分界线,政策分析成为社会科学各学科进一步发展的一个聚合点;

b.众多的思想库的兴起,推动着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学者走出象牙之塔,寻找和探索学术研究适合社会需求的有效途径,而政策分析则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②政策分析的内涵

a.研究的主体或者政策分析者是应用取向的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内部的专业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人员;

b.研究活动关注的重点或研究范围是“为了政策而分析”;

c.政策分析的目的或目标是为了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决策者规划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政策蓝图;

d.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被决策者采用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3)公共政策学

①公共政策学的含义

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地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②公共政策学的内涵

a.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也就是公共决策;

b.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强调运用科学方法,强调实证研究,既强调研究发现具有逻辑一致性又强调其可检验性,是这门学科在方法论上的重要特征; c.在学科内容上公共政策学具有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渗透、综合的特征; d.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创造与权力运作相结合,是这门学科的又一显著特征。 2.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1)公共政策学研究哪些决策者的决策行为

①公共政策学研究的是组织的而非纯个人的决策行为;

②并非所有组织的决策行为都属于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只有公共组织的决策行

为才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③在公共组织中,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的核心和重点;

④政府组织以外的公共组织,被称为非政府组织。

就行为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涉及一部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公共性强的决策行为;就结果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公共政策。因此,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研究公共决策的学问。 (2)公共政策学从哪些方面研究公共决策行为

①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学首先要研究的是:公共政策是什么。作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指的则是公共权力机关建立起来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 公共政策可以区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a.具体的个别的政策 b.政策群和政策链

政策群,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在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

政策链,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c.政策一般

政策一般,是指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

②政策系统

对政策系统的研究,对研究者来说有四个突出的问题应予以重视: a.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

b.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c.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系统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d.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

③政策过程

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的决策行为使政策系统的各个子系统成为一个整体,而决策行为是一个从政策问题的认定到政策目标的达成这样的一个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政策系统的运行过程。政策过程研究就是分析哪些因素是怎样影响政策主体的选择行为的,是怎样影响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影响的性质和程度怎样。 3.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 (1)公共政策学的科学特征

当代公共政策的研究者大都倾向于认为这门学科既具有科学的特征又具有艺术的特征。公共政策学具有科学的特征,使它从社会的结构、体制、功能、作用的角度来界定人的本质;公共政策学具有艺术的特征,则使它从洋溢着灵性和诗性的人的角度来看待政策过程的性质、意义与合理性。 (2)科学主义的认识论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所依据的认识论有以下几种:

①经验主义

a.经验主义认为人的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

b.经验主义强调人的认识需从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出发; c.关于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d.经验主义强调归纳逻辑作为认识工具而具有的根本作用,忽视真理自身的逻辑一贯性;

e.知识主体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

②理性主义

a.理性主义认为人的认识起源于理性直观而不是感觉经验; b.理性主义总是把一般而不是把个别作为认识的首要对象; c.在是否有普遍的共同理性存在的问题上,理性主义持肯定的态度;

d.理性主义蔑视和贬低归纳法作为人类认识工具所起的作用,认为用归纳法得出的知识完全是偶然的,尚不具有真正的知识所具有的形式,顶多只能用作一般原理的例证。

③逻辑经验主义

a.经验证实原则,这是逻辑经验主义的根本原则,它规定知识必须依据经验; b.经验证实原则必须将数理逻辑用作分析和论证的工具; c.科学主义的科学观。

④后现代主义

a. 对从伽利略开始,支配西方思想三百多年的机械主义的认。

来源:静业学习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精选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一、什么是公共政策学1政策研究、政策分析与公共政策学(1)政策研究的含义政策研究的主体是学术取向的职业学问家。研究活动关注的重点和研究范围是政策内容、政策过程和政策产出,发现和验证政策与其主体和客体之间、与有关社会和自然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因果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m3xb8tqiu7dd7d92wae4uc568cqjj01a2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