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yuan思源清能 通用规范 产品型号 工艺规范 文件名称 一次软导线制作及装配工艺规范 文件编号 S020000465 版本号 A00 1. 目的 指导作业人员规范作业,保证一次软导线的加工质量;便于质量人员对生产过程的监督。 2. 适用范围 2.1. 本工艺文件适用于一次软导线的制作、安装; 2.2. 本文件规定的一次软导线的规格: 6mm~300 mm 。 223. 引用标准 GBJ14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导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4. 主要工具 4.1. 断线钳、电动压线钳OPT-EP350、电工刀、黑色或蓝色记号笔; 4.2. 测试器具:卷尺或钢尺。 5. 作业准备 5.1. 不得有扭结、松股、断股、其它明显的损伤或严重腐蚀等缺陷; 5.2. 采用的压接端子表面应光滑,无裂纹、伤痕、砂眼、锈蚀、滑扣等缺陷,锌层不应剥落。 5.3. 软导线与压接端子的规格和间隙必须匹配,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5.4. 热缩管应分黄、绿、红、蓝、黑颜色,各种螺丝等镀锌件应镀锌良好。 6. 操作工艺标准 放线过程中,导线不得与地面摩擦,并应对导线严格检查。当导线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使用: 6.1. 导线有扭结、断股和明显松股者。 6.2. 同一截面处损伤面积超过导电部分总截面的5%。 6.3. 切断导线时,端面应整齐、无毛刺,并与线股轴线垂直。压接导线前需要切割铝线时,严禁伤及钢芯。 6.4. 当软导线采用压接型线夹连接时,导线的端头伸入压接端子的长度应达到规定的长度。 采用电动压接钳压接导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6.4.1. 从芯线端头量出长度为压接端子的深度,另加5mm,剥去绝缘层,将芯线插入压接端子内,用 压线钳压紧压接端子。 6.4.2. 压接用的钢模必须与被压端头配套,液压钳应与钢模匹配。 6.4.3. 压接时必须保持线夹的正确位置,不得歪斜,相邻两模间重叠不应小于5mm。 底图总号 标记 签名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设 计 校 对 签字 鄢小兰 顾 卫 谢加民 王彬业 陈远华 日期 2014.08.15 2014.08.16 2014.08.16 2014.08.16 2014.08.16 第 1 页 共 4 页 第 册 第 页 日期 审 核 标准化 批 准 思源清能电气电子有限公司 SYEC Sieyuan思源清能 通用规范 产品型号 工艺规范 文件名称 一次软导线制作及装配工艺规范 文件编号 S020000465 版本号 A00 7. 一次导线制作过程 7.1. 截线 导线按需要长度用断线钳剪断。 7.2. 剥线 7.2.1. 测量出接压接端子的深度L2记录下来,剥线长度L3= L2+(4±1mm),如图1所示; 7.2.2. 导线用剥线钳剥离两端绝缘层,每端剥离长度可参照表1-1所示,剥除绝缘层时不得损坏线芯,切口应平整。如图2所示。 7.3. 穿压接端子 7.3.1. 将剥出线芯部分穿入到压接端子内,然后用扳手从端子端部轻敲压接端子,使其插入到底,直到压接端子孔中见到端面整齐的线芯; 7.3.2. 当线芯无法穿入时,可在离线端5-7mm地方,用扎带将剥好的线芯扎紧,剪掉前端2~4mm,使导线端面平整。线芯上不得有油污、残渣等,剥除导线绝缘应采用专用剥线工具; 7.3.3. 套入压接端子时导线芯线不应有外露,如图3所示; 7.3.4. 导线与压接端子的规格和间隙应匹配,参考表2-1;如特殊情况无法安装时,请按特殊方案处理。 表1-1 导线截面积(mm2) 剥离长度(mm2) 热缩管长度(mm2) 6 10 20 10 12 24 16 14 28 25 20 40 35 21 42 50 23 46 70 27 54 95 29 58 120 31 62 图1 剥线长度L3= L2+(4±1mm) 图2剥线后切口应平整 7.4. 压接 底图总号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日期 签名 设 计 校 对 签字 鄢小兰 顾 卫 谢加民 王彬业 陈远华 日期 2014.08.15 2014.08.16 2014.08.16 2014.08.16 2014.08.16 第 2 页 共 4 页 第 册 第 页 审 核 标准化 批 准 思源清能电气电子有限公司 SYEC Sieyuan思源清能 通用规范 产品型号 工艺规范 文件名称 一次软导线制作及装配工艺规范 文件编号 S020000465 版本号 A00 7.4.1. 按表2-1选用压接端子压接端头,压接时必须保持线夹的正确位置,线鼻端面与钢凹陷处成90度,不得歪斜; 7.4.2. 用电动压接钳进行压接压紧后,钳口会自动弹开,具体见图4所示; 7.4.3. 压接部位压接上端应有明显压痕,如图5所示。 表2-1 压接端子规格 25 35 35 50 50 70 70 120 120 150 150 240 240 300 300 导线截面 25 图3穿压接端子 图4压接 图5压接后 7.5. 套热缩管 7.5.1. 根据导线线径选择热缩管,热缩管管径大于导线直径,小于或等于两倍导线直径; 7.5.2. 热缩套颜色根据相色,按表3-1所示; 7.5.3. 热缩管应能盖住压接端子后部,然后用风枪以线鼻孔处为基准,从基准端向导线另一端热缩,热缩时要使热缩管受热均匀,避免出现热缩管出现褶皱,禁止从热缩管两端向中间热缩,热端面应平整,中间无褶皱。 表3-1 导线颜色及相序(安装位置柜的正视方向) 组 别 交 流 A 相 B 相 C 相 N 线 PE 线 底图总号 标记 签名 处数 导 线 安 装 相 互 位 置 颜 色 黄 绿 红 淡 蓝 黄 绿 相 间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水 平 排 列 左 中 右 右 右 日期 前 后 排 列 远 中 近 近 近 设 计 校 对 签字 鄢小兰 顾 卫 谢加民 王彬业 陈远华 垂 直 排 列 上 中 下 下 下 日期 2014.08.15 2014.08.16 2014.08.16 2014.08.16 2014.08.16 第 3 页 共 4 页 第 册 第 页 日期 审 核 标准化 批 准 思源清能电气电子有限公司 SYEC
一次软导线制作及装配工艺规范.S020000465_A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