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家庭教育手册教学设计小学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年级5

要太花哨,以免分散孩子注意力。

文化准备:跟孩子一起背诵弟子规,让孩子懂得做学生就得懂规矩。2.开学第一周:悦纳——亲近喜欢。

首先让孩子亲近他周围的人,跟同学交朋友,跟老师打招呼,喜欢周围的人,喜欢要做的事,接纳身边的一切。家长通过每天放学后的“望闻问切”了解情况,调整孩子的心理状态,最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用正向的力量引导孩子,让孩子感到每天都是快乐的、充实的、生机勃勃的。

3.开学第二、三周:适应——记录变化。定时间,做记录,勤鼓励。

4.开学第四周:强化——巩固定型。评价行为养成情况,巩固成果。适应越快的孩子越优秀。(六)拓——拓展阅读。

我这里有个成功地解决开学不适应问题的案例,家长有时间可以读一读,或许会对您有所启发。

沟通与转变

2008年9月1日,我的儿子赵孜恒十分欣喜地成为了中关村二小华清校区一年级11班的一名小学生。怀着对小学生活的憧憬,带着一颗好奇的心,孜恒走进了一个全新的天地。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孜恒很快成为了班里的“明星”人物:他上课基本不听讲;他跟同学打闹致人受伤;他做操排队过于散漫;他扰乱课堂秩序;他有时甚至对老师的指令不予理睬……因为新闻不断,孜恒一度成为同学们放学回家后的谈资,不少家长都会问孩子:“你们班孜恒今天又闹出什么事了?”开学没多久,作为“明星”的妈妈,我就被老师请到学校沟通了好几次、接到其他家长投诉若干次。一连串问题的出现令我措手不及,

我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

:孜恒是一个特别的孩子,

一个逆反的孩子,一个需要老师和家长费心的孩子。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每个孩子都有“入学适应期”,适应期的长短因人而异,表现各不相同。在这个时期,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做到有的放矢,不能过于急躁。

我调整了自己的工作节奏,推掉了一些出差的工作任务,尽可能留出更多的时间

家庭教育手册

6

教学设计

小学

跟孩子在一起,了解他的校园生活,观察他做事的专注力,督促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快,我在老师的指导下建立了家校联系册。刘老师建议在联系册中给孜恒设立短期目标:一段时期内,老师在学校主要考察他课堂听讲和做操排队两方面的表现;我在家里主要考察作业速度和作业质量两方面的表现,相关情况彼此都会通过文字及表情反映在家校联系册中。

家校联系册建立一周之后,孜恒开始有了明显进步,他很重视老师每天写下的评语以及奖励的笑脸图案。

如果能得到两个笑脸图案,

他就高兴不已,主动给家人展示。虽然最初写作业的主动性稍差,

回到家里后,他也开始按照要求及时认真地完成作业。

但是经过督促后,基本改掉了以往写作业磨磨蹭蹭、三心二意的毛病。在家校联系册建立到第三周的时候,孜恒因为表现优异被调到了红花得数最高的第六组,这大大增强了我们所有人的信心。在一片赞扬和鼓励声中,孜恒开始骄傲了,一些已经改正的小毛病又重新回到了他的身上。慢慢地,家校联系册上的笑脸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因“乱画桌子”、“上课说话”、“站队打闹”等行为得到的哭脸。经过引导和调整,孜恒在学校的表现仍然反反复复,不太稳定。刘老师与我沟通之后,将他调离了象征荣誉的第六组。也许这次的黯然退出令孜恒心有不甘,他仿佛意识到了自己的努力成果得来难、失去易,开始主动调整自己了。“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作业书写及时认真”,“提出表扬”这样的评语不时地映入我的眼帘,在即将告别的时候,那些可爱的笑脸图案又重新回到了家校联系册上,甚至比以往得到的更多!在这本家校联系册的帮助下,孜恒基本度过了入学的适应期。今天,当我一页一页地翻看这本建立于两个月前的家校联系册时,感慨万分。两个月的时间,在人生的旅途中只是白驹过隙,但是,一位老师的爱心和责任心则清晰地镌刻在了这本小小的家校联系册中。这份爱温暖了孩子的心田,这份爱将使孩子受益终生,这份爱为我指引了前行的方向。这两个月来,我和孩子一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008年

第二课 我的手绢我来洗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一)引——谈话引入。农村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勤快妈妈懒女儿。

让我们来看一位年轻妈妈的叙述

:“说

一年级7

来真不好意思,可能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吧,妈妈一直当我长不大,什么都不让我做,每次回娘家都是空手而去却满载而归,想吃什么一个电话,然后回家就等着吃。妈妈到我家里来视察,看到我没什么,马上就给我买回来了,空空的冰箱一会儿就被老妈装满了。妈妈是这边数落我懒惰,那边又还要给我买这买那、忙这忙那。而我的“小龙女”,两岁半就上全托,一个星期接回家一次,自己穿衣吃饭,包括晚上自己起来上厕所,她自己能做的事情,我坚决不会动手。所以从小在朋友的孩子里面,她是出了名的独立,什么都自己做,别人要帮忙都不同意。连她最爱的毛绒玩具小狗破了都是自己拿针缝上。去妈妈家,妈妈习惯性地要帮她,她总是说:“姥姥,你能不能让我自己来,我又不是小孩了。

”每次我到妈妈家再去接她的时候,

老妈都要感叹地说:

“小龙女太好带了,什么都不用我管,都做得好好的。我这个勤快妈妈养了你这个懒女儿,你这个懒妈妈倒养出来了一个勤快的女儿!”

所以说家长越是关怀得无微不至,孩子越是接近白痴,家长剥夺了孩子的权利,走孩子的路让孩子

“无路可走”。就像我们书上说的康姐,

正因为自己照顾得太周到,

所以孩子依赖性很强。

(二)测——对照自测。

那么,您是一位什么样的家长呢?您的孩子的自理能力怎么样呢?让我们打开教材第二课的自测题,自己检测一下,能做到

5条以上的请举手,说明您的孩子具备了

初步的自理能力,其余的就是孩子的自理能力不理想的,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三)议——讨论策略。

首先请自理能力差的孩子的家长来说说,您有什么困惑;接着请自理能力强的孩子的家长说说您在这方面有什么经验。

(四)点——点拨支招。

大家刚才都各抒己见,谈了自己的看法。那么我也想把教材上的内容帮大家梳理一下:

孩子为什么自理能力差呢?主要原因就是家长的溺爱:心疼孩子,怕孩子累着;担心孩子,怕添乱,不干还好,越干越乱;学习重要,家务活有大人呢,小孩就学习吧。家长溺爱的同时,抹杀了孩子的自理能力、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所以,家长只要舍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就可以了。在这里帮大家总结了生活自理能力“四步走”策略。第一步:领着走。家长教,孩子做;

(边播放叠衣服、叠

家庭教育手册

8

教学设计

小学

塑料袋的视频。)第二步:陪着走。孩子做,家长看;第三步:跟着走。孩子做,家

长夸;第四步:大放手。孩子天天做,家长欣欣然。

(五)用——灵活运用。

我们了解了问题的原因,也知道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最重要的就是付之以行动,在这里给家长布置一个大作业,希望大家如期完成。

1.第一周,想一想。

引导孩子想一想:我自己能独立做哪些事情呢?然后跟孩子共同绘制表格。2.第二、三周,做一做。

指导孩子做一做,灌输“我能做得很棒”的思想,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把生活习惯、家务劳动做成表格,贴在白板上,然后开始贴星星、小花。

3.第四周,夸一夸。

“爱我你就夸夸我!”定期表扬,巩固孩子的好习惯。4.实施小贴士。

(1)在生活中,父母要有意识地锻炼孩子对日常生活的处理能力。

例如,让孩子从洗自己的小毛巾开始,逐渐学会洗自己的袜子、小衣服等。从帮父母拿筷子、拿碗,逐渐学会洗米、洗菜、煮饭。从与小朋友玩儿开始,逐渐学会在客人来时,迎接客人、拿食品招待客人、主动与客人讲话、求教、讨论等等,使孩子逐渐学会自己处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2)如果孩子自愿要求帮助父母干点儿小事,帮父母的忙,父母应该鼓励并指导孩子去干,不要常常认为孩子还小,干不了,就不许孩子动手。

(六)拓——拓展阅读。

我是怎样培养儿子好习惯的

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作为家长,基本可以在10年里让孩子

养成他应有的学习、生活、运动、兴趣、爱好、礼貌等良好习惯,但这一切不需要操之过急,需要父母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努力。儿子读一年级时,我刚好调任小学校长,可以与他一起成长。他上学第一天我就找他谈话,告诉他一年级小学生应该要做到的事,主要为

3件:

1.完成作业之后才能玩或看电视等。

一年级9

2.晚上8∶00前洗澡、上床睡觉,早上6∶40闹钟响,自己起床上学。

3.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例如收拾书包、准时起床、作业独立完成等。其实他每天乓球,等到

5点下课后就在教室里自己把作业做完,然后跑到操场上玩单杠和乒

6点我下班时他就跟着我回家。正是这样,我用了两年的时间不停地告诉

3件事,结果他轻松读完二年级,我从没操心过。成绩基本保持在

和暗示他就做好这

班上前3名,分数我倒从不在意,却极在意他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运动和意志力的培养,两年下来他的乒乓球居然打得相当不俗,他自己睡房的墙上全是自己练乒乓球打下的斑斑点点痕迹,当时基本可以跟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对打了。

三、疑难解答,班务交流。

各位家长,除了刚才讲课中提到的这些问题,您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遇到了哪些问题,请您提出来,我们大家帮您一起解决。请填写问题卡,我们搜集整理后,下次解答。

现在请允许我介绍一下近一段时间的班级情况……布置作业:

1.育子经验:把您两个月中教育孩子的经验写下来,最好是以生动的案例形式或叙事讲故事的方式。期中考试后上交给班主任或理成册,跟大家分享。

2.成长笔记:希望您买个笔记本做好记录,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记录孩子习惯的养成情况,下次上课的时候请把教材、

笔记本、孩子的成长记录带来,

跟大家分享,

Email发送到班主任邮箱,我们将整

我们将对认真学习的学员、有进步的学员、热心的学员进行颁奖。

教师小结:

各位家长,我们今天共同学习了两方面的内容,希望大家回去以后,认真地学习教材的内容,多方查阅资料,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制定合适的成长方案,为孩子奠定良好的基础。谢谢大家,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家教格言

路是走出来的,书是读出来的,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

家庭教育手册教学设计小学

一年级5要太花哨,以免分散孩子注意力。文化准备:跟孩子一起背诵弟子规,让孩子懂得做学生就得懂规矩。2.开学第一周:悦纳——亲近喜欢。首先让孩子亲近他周围的人,跟同学交朋友,跟老师打招呼,喜欢周围的人,喜欢要做的事,接纳身边的一切。家长通过每天放学后的“望闻问切”了解情况,调整孩子的心理状态,最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用正向的力量引导孩子,让孩子感到每天都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lry92hmxm7f2vc1v0ey6gjog0oh7b0067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