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四川大学译者翻译团队 提供专业的简历及论文摘要翻译服务 咨询QQ:2545222946 邮箱:resumetranslate@163.com 团队网站:http://www.translators.icoc.cn/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7.上层建筑是指() A.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8.社会形态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10.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革 C.社会形态的更替D.科技的进步 11.社会革命根源于()

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1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实现社会公平

13.“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14.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A.唯心主义的观点B.折中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15.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A.阶级斗争史B.思想发展史 C.劳动发展史D.文化发展史 16.阶级实质上是一个()

A.思想范畴B.经济范畴C.政治范畴D.文化范畴 17.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

26

四川大学译者翻译团队 提供专业的简历及论文摘要翻译服务 咨询QQ:2545222946 邮箱:resumetranslate@163.com 团队网站:http://www.translators.icoc.cn/

四川大学译者翻译团队 提供专业的简历及论文摘要翻译服务 咨询QQ:2545222946 邮箱:resumetranslate@163.com 团队网站:http://www.translators.icoc.cn/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1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A.占人口大多数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具有先进思想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19.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 A.经济条件B.法律制度C.传统观念D.文化水平 20.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A.纯粹偶然的B.纯粹必然的

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 21.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 A.古为今用方针B.历史分析方法

C.彻底批判的革命精神D.全盘否定的分析方法 22.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 A.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B.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

C.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D.社会中的每个人不都是“合力”的一部分

23.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 24.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可以() 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 25.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 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

26.劳动过程是劳动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劳动的一般性质是指() A.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B.劳动者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C.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D.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27.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A.地理环境B.生产劳动C.社会关系D.社会意识 28.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29.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 A.制造使用工具B.具有宗教信仰 C.具有语言文字D.具有思想意识 30.社会各种矛盾中最基本的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关系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D.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27

四川大学译者翻译团队 提供专业的简历及论文摘要翻译服务 咨询QQ:2545222946 邮箱:resumetranslate@163.com 团队网站:http://www.translators.icoc.cn/

四川大学译者翻译团队 提供专业的简历及论文摘要翻译服务 咨询QQ:2545222946 邮箱:resumetranslate@163.com 团队网站:http://www.translators.icoc.cn/

1.社会存在包括()

A.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B.社会生活的物质生产活动 C.经济关系D.全部社会关系 E.社会生活的精神生产活动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E社会意识可以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

3.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法国在哲学上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

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 B.社会意识并不决定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E社会意识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4.马克思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说明()

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 B.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的成熟

C.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当它还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时,是不会灭亡的 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E.在一定程度上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5.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 A.生产方式是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 B.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C.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E.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6.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A.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人口生产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C.人口生产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D.人口生产不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E.人口生产的社会形式受生产方式制约 7.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 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B.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C,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 D.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E.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水平

28

四川大学译者翻译团队 提供专业的简历及论文摘要翻译服务 咨询QQ:2545222946 邮箱:resumetranslate@163.com 团队网站:http://www.translators.icoc.cn/

四川大学译者翻译团队 提供专业的简历及论文摘要翻译服务 咨询QQ:2545222946 邮箱:resumetranslate@163.com 团队网站:http://www.translators.icoc.cn/

8.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指出() A.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 B.社会形态是有机的统一整体 C.社会形态是永恒的不变的 D.社会形态是超社会的、超历史的 E.社会形态是由偶然因素所决定的 9.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 A.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 B.指出阶级斗争的长期性

C.论证了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D.说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E.指出阶级斗争只有暴力革命一种形式 10.“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B.这两种观点是互相补充的

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 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E.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史观 三、辨析题

1.“宿命论”不是英雄史观。

2.“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3.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4.劳动是财富的惟一源泉。 5.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2、如何理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3、为什么说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5、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6、简述当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7、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吗?为什么? 8、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吗?为什么? 9、有人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10、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什么? 五、材料分析题

1.分析下列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的不同观点:

[材料l]孟轲说:“民为贵,社樱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孟子》)

[材料2]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摘自《饮冰室合集》)

29

四川大学译者翻译团队 提供专业的简历及论文摘要翻译服务 咨询QQ:2545222946 邮箱:resumetranslate@163.com 团队网站:http://www.translators.icoc.cn/

四川大学译者翻译团队 提供专业的简历及论文摘要翻译服务 咨询QQ:2545222946 邮箱:resumetranslate@163.com 团队网站:http://www.translators.icoc.cn/

[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

请回答:

(1)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的思想倾向。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2.用历史发展规律性的原理分析下列材料:

[材料1]人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有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跃过任何重要的阶段。(摘自孔德:《实证哲学》)

[材料2]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3]每一种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既然一件事实只有当它被人想起时才是一件历史的事实,……问什么是历史的事实和什么是非历史的事实这个问题就毫无意义了。一件非历史的事实是一件没有被思想过的事实,因而是不存在的,而谁也没有遇见过一件不存在的事实。(摘自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这两段话所表明的基本思想倾向的不同点和共同点。 (2)材料3与材料1、材料2的主要分歧是什么? (3)材料2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什么思想?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A 4.D 5.C 6.D 7.D 8.B 9.B 10.C 11.D 12.C 13.D 14.C 15.C 16.B 17.C 18.B 19.A 20.C 21.B22.C23.A24.C25.D26.C27.B28.D29.A3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3.CD 4.ABCD 5.ACDE 6.ABCE 7.AB 8.AB9.CD 10.ACD 三、辨析题

1、错。因为:“宿命论”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它与唯意志论构成了英雄史观的两种典型形态。只不过,宿命论把决定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的意志看作是一种神秘精神力量的体现而已。

2.这是恩格斯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正确论断。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处于时代前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滞后,有的还超过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如18世纪末的法国之于英国,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的德国之于英、法两国,前者的经济发展水平均不及后者,但在思想领域内的发展却是领先的。

3.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这里的“创造”是指推动历史前进的行为,与破坏和阻碍相对应。如果英雄即历史人物是杰出人物,那就应包含在人民群众的范围之内,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创造历史活动具有统一性。所以,没有必要说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如果历史人物是反动人物,他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是背道而驰、南辕北辙的。因此,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只能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4.错。因为:首先,劳动的主体和客体是受自然制约的。从劳动主体来看,劳动离不开人的肉体组织的作用,而人的肉体组织是受自然制约的。从劳动的客体即劳动对象来看,无论是天然的劳动对象还是经过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都来自自然界,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其次,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离开自然界劳动便无从发生。劳动不能创造物质自然界本身,它只能改变自然物的形态,而且在改变自然物形态的过程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劳动并不是超自

30

四川大学译者翻译团队 提供专业的简历及论文摘要翻译服务 咨询QQ:2545222946 邮箱:resumetranslate@163.com 团队网站:http://www.translators.icoc.cn/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 

四川大学译者翻译团队提供专业的简历及论文摘要翻译服务咨询QQ:2545222946邮箱:resumetranslate@163.com团队网站:http://www.translators.icoc.cn/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7.上层建筑是指()A.社会的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社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kpxn1y5g19f98j84o1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