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上册《正确认识广告》教案,同课异构3套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

上册《正确认识广告》教案,同课异构3套

9 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上册《正确认识广告》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提高学生认识广告的能力。

2.知道广告的种类、呈现方式、特点及其功能,明白商家做广告的目的性。

3.引导学生知道如何理性的识别商业广告的虚假,怎样才能不被商业广告牵着走。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身体验、情景体验、小调查、小讨论、案例分析、提建议、阅读感悟等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提高认识广告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知道对广告的内容不可全信;对广告应有基本的辨别和判断能力。

2.难点:让学生具有对广告应有基本的辨别和判断能力。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三年课程的学习,对广告信息接受较快、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逐渐摆脱形象思维的特点,初步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再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教法和学法。

1.教法: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法

2.学法:自主学习法及活动与探究

3.教学准备:教师制作PPT课件及搜集资料,学生课前准备好参与活动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播放视频:广告视频

师再出示一张纸质广告。提问:视频和一张纸是什么?大家还见过什么形式的广告? 2.生自由回答。(广告)

3.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广告问题。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无处不在的广告 活动与探究一:看一看,说一说 (1)生阅读教材第64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说在电视上我们还可以在哪里找到广告? ☆你你认为广告多了有好处还是坏处?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活动与探究二:认真看第65面的知识窗。 (1)生阅读教材第65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广告在生活中有很多的隐藏形势,你知道哪些? ☆广告无处不在,你能否做到一天不看到广告。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

活动与探究三:认一认,写一写 (1)生阅读教材第66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对广告持什么态度?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厂家商要做广告呢?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二:广告都可信吗? 活动与探究一:调查(课前进行) (1)生阅读教材第67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认为什么样的广告才会对你产生影响? ☆你买的东西和广告上的东西我差别吗?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生完成教材P67空格内容,师指导、补充。 活动与探究二:小讨论 (1)生阅读教材第68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认为广告是真的还是假的? ☆你知道哪些是虚假广告吗?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广告里的内容不一定可信,那么虚假广告的内容就更不能可信了。虚假广告,要么是推销假冒劣质产品。要么是直接骗取消费者的财权,这样的后果更加严重。 活动与探究三:认真看一看第69面的知识窗 (1)生阅读教材第69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认为虚假广告会对人造成哪些危害? ☆如果对你产生了不良影响,你会怎么办?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生完成教材P69空格内容,师指导、补充。 目标导学三:学会识别广告。 活动与探究一:看一看,想一想 (1)生阅读教材第70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能识别这些虚假广告吗? ☆你能抵制住虚假广告的诱惑吗?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面对广告,我们要学会识别,不能被广告牵着走。要摆脱广告的控制,需要了解广告的秘密招数。 活动与探究二:仔细看一下第71面的知识窗。 (1)生阅读教材第71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帮助主人公? ☆假如你是主人公,你会怎么办?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面对广告的猛烈攻势,我没有学会善与识别广告。做聪明的消费者。

(三)师总结:认识了广告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我们要增强对广告信息基本的辨别和判断能力,学会理性地对待社会中的商业广告,不被广告牵着走。 板书设计。

9.正确认识广告

无处不在的广告:种类,呈现方式,特点和功能 正确认识广告:虚假广告的危害

9 正确认识广告 一、知识点。

1.当电视走进千家万户时,电视广告也随之而来。

2.正确认识广告。广告无处不在,广告的内容不一定都可信。 3.广告的内容不一定都可信,虚假广告就更不可信了,虚假广告要么是推销假冒、劣质商品,要么是直接骗取消费者的钱财,这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4.学会识别广告。面对广告的猛烈攻势,我们要善于识别广告,做聪明的消费者。

二、问答题。 1.如何正确认识广告? ①广告无处不在;

②广告的内容不一定都可信;

③面对广告的猛烈攻势,我们要善于识别广告,做聪明的消费者。 2.虚假广告有哪些危害呢?

(1)对消费者:①误导消费者,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②欺

骗消费者,相应会对消费者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失。

(2)对商家:①破坏了自身的良好形象;②造成自身财产损失。 3.你能想出破解虚假广告的方法吗?

①需要了解虚假广告的秘密招数;②根据需要购买消费,不盲目,不从众;③不贪小便宜。

课 题 9、正确认识广告 课时 日期 1、知道广告分为商业广告、公益广告等等,了解生活中的广告无处不在,形式多种多样,为消费者进一步了解商品提供了便利。 2、了解商家做广告的目的,明白广告有传递信息、提高产品知名度、劝说教学目标 人们购买等作用。 3、知道生活中的广告繁多,但并不是所有的广告内容都是可信的,虚假广告往往具有欺骗的性质,我们要学会辨别广告的内容。 4、了解广告的特点,识别广告中的虚假内容,做聪明的消费者。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广告的特点以及作用,学会识别广告,做聪明的消费者。 教学难点 学会识别虚假广告,谨防上当受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等等。 预习要求 看电视,了解一些产品的广告,想一想这些广告写出了这些产品的什么特点。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一则广告,引导学生看一看,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广告。) 2、广告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广告,听到广告,那么大家有没有关注过广告,研究过这些广告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广 告这个话题。 3、板书课题:9、正确认识广告 活动一:无处不在的广告 1、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看到过广告吗?看到过什么广告?在哪里看到的?

旁 注

学生说一说自己生活中看到的广告。 2、引导学生给这些广告分分类。 预设: 按照广告出现的地点来看,可以把广告分为电视广告、手机广告、电脑广告、大街广告、包装袋广告等等。 按照广告的对象来分,可以分为食品广告、生活用品广告、住房广告、交通广告、旅游广告等等。 …… 3、生活中的广告这么多,你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预设: 广告真多呀! 广告真是五花八门啊! 广告制作的真漂亮啊! 广告词写的真好啊!让我看了都心动。 4、教师引导:除了我们刚刚谈到的能够看到的广告之外,广告在生活中还有很多隐藏的形式,你们知道吗?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这些图片中哪里有广告? 出示课本65页的三幅插图,引导学生找一找这三幅图中的广告。 这三幅图中的广告隐藏的可真深了,不过还是被同学们一眼就看出来了,下面的这些图中的广告你们还能看出来吗? 教师再次出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找一找中间的广告。 5、由此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广告真的是无处不在呀!我们能否做到一天不见广告呢?有一位叫余强的同学决定亲自做一做这个实验,他是怎么做实验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学生自由读课本61页中间的一段文字,了解余强做的是什么实验?他是怎样做实验的? 讨论:同学们,你们认为余强他能成功吗? 预设: 余强是不能成功的,因为爸爸妈妈有时候谈话的时候会说到广告,家里面的某些生活用品上面也会有广告,就连他喝的饮料都有广告,所以余强的实验

很难成功。 6、我们知道广告无处不在,那么大家知道广告的一些知识吗? 出示课本65页知识窗,学生读一读,了解广告的一些知识。 7、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则广告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首先是设计广告,然后是制作广告,广告制作出来之后,还要宣传广告,如此一来,一则广告从设计到诞生,再到被我们看到,要花费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几百万,甚至逾亿的费用,老师就想问同学们,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商家要做广告呢?广告究竟有怎样的作用呢?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广告先生对自己功能的介绍吧。 出示课本66页的广告先生的自我介绍,学生自由读一读,了解广告的作用。 预设: 传递信息。人们可以通过广告了解商品的基本信息,如功能、价格、特点和产地等等。 提高知名度。人们可以通过广告熟悉产品,并且喜欢上这种产品,从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劝说购买。广告可以让那些原本不想买、犹犹豫豫的人,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 教师出示一则电脑的广告,引导学生看一看,并且从传递信息、提高知名度、劝说购买这三个方面了解这则广告的作用。 8、教师小结:看来广告在宣传商品方面的确有一定的作用,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广告都可信呢? 活动二:广告都可信吗 1、首先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相信广告吗?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小调查。 出示课本67页的小调查,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调查的内容,然后如实填写小调查。 学生填写调查,教师巡视,提醒学生一定要如实填写。 2、全班交流,展示学生填写的小调查表,并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调查你觉得广告对你有什么影响?你买的东西和广告上宣传的有差距吗?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教师小结:同学们,其实广告的内容不一定都可信,虚假广告就更加不可信了。虚假广告要么是推销假冒劣质商品,要么就是直接骗取消费者的钱财,这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下面一个例子。 3、出示课本68页的小讨论这幅图,引导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这则广告的内容是什么?你认为这则广告可信吗?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同学们,这则广告老师虽然没有看过,但是,我认为他是不可信的。学习不好并不是由于没有使用某某学习枕,成绩的好坏跟自己努力的程度有关系,如果说使用了某某学习枕,就能够增强记忆力,那么,大家还用学习吗?你还要努力吗? 4、除此之外,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虚假的广告,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见过的虚假广告。 5、其实虚假广告非常多,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这些虚假广告往往会对消费者产生一定的危害,有的时候还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危害。请大家想一想,这些虚假广告,究竟会有哪些危害呢? 预设: 对于消费者的危害: 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虚假广告中的假冒伪劣商品会对消费者的身体产生伤害。 消费者花了大量的钱,仍然买不到质量好的商品,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 一些治病的小广告,会耽误患者的治疗。 有的药品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 对商家的危害: 破坏了商家自身的良好形象。 使消费者对这种产品,失去了信任。 6、正因为虚假广告有这么大的危害,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4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生活中因为虚假广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还会依法判刑,比如我们书上的两个案例。 学生自由读一读68页和69页上的案例1和案例2,了解两个案例的内容,了解因为虚假广告而获得的处罚的。

7、过渡:尽管国家对虚假广告打击力度非常大,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仍然要多一份心眼,学会识别广告,不要被广告牵着鼻子走。 活动三:学会识别广告 1、教师引导:怎样才能识别广告呢?首先我们要了解广告的秘密招数。一般来讲,绝大多数广告都有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出示课本70页的4幅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了解图片内容,再读一读相关的文字内容,了解绝大多数广告共同的特点。 预设: 招数1:简单重复。使消费者加深对商品的印象。 招数2:名人代言。一般广告都喜欢找名人代言,想借助名人的人气,增加商品的吸引力。 招数3:利用人们贪便宜的心理打出广告,让消费者认为不买就吃亏了。 招数4: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让消费者认为自己不买就要落伍了。 3、一般来讲,商家都是利用这些广告的秘密招数,我们怎样才能破解这些秘密招数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破解方法。 全班交流,预设: 不要贪小便宜。 多种商品,进行横向比较。 多了解一下这种商品的质量,而不要因为他是明星代言,就去买它。 消除从众心理,不要因为别人买,自己就要买。 教师小结:同学们,现在的广告是无孔不入,五花八门,所以我们面对广告的猛烈攻势,更要善于识别广告,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 4、情境题讨论 出示课本71页的知识窗《彩色蘑菇的诱惑》这篇文章,学生读一读,了解什么是彩色蘑菇的诱惑?我们怎样才能抵御彩色蘑菇的诱惑? 预设: 请父母帮助判断。 同类商品作比较,根据实际需要购买。 向购买过的同学了解情况,判断商品的质量究竟怎样。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广告的内容,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在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广告,他们无处不在,无奇不有,我们要多动脑筋,学会辨别这些广告,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不要被虚假广告所蒙骗,还要抵御住彩色蘑菇的诱惑。 教 后 记 9 正确认识广告

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版教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的第三课。《信息万花筒》是信息技术主题,本单元涉及的电视、网络、广告都是四年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本课重点是通过正确认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广告,了解广告并不都是可信的,学会识别广告,做聪明、理性的消费者。本课共三个话题:话题一“无处不在的广告”,引导学生感受在我们的生活中,广告无处不在。话题二“广告都可信吗”,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经验的回顾,了解到广告并非都是可信的,存在虚假广告。话题三“学会识别广告”,引导学生了解广告的一些常用的“招数”,能够正确识别广告,学会破解广告招数、抵御广告诱惑的方法。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广告,学会破解广告招数、抵御广告诱惑的方法。 2. 引导学生能够理性地看待广告。了解《广告法》的相关法律条例。 3. 了解广告是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广告同样也是一种文化。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抵御商业广告诱惑的方法。同时了解广告的多种形式和功能,感受广告的不可或缺。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广告分享卡”每人一张。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广告欣赏

1. 播放:可口可乐创意动画广告视频。 2. 交流:说说欣赏广告后的感受。(预设:觉得可乐很好喝、很诱人) 3. 揭示课题:“广告”。 设计意图:

借助创意动画的广告视频,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引发其对“广告”的兴趣。 二、活动二:广告无处不在

学习环节1:无处不在

1. 交流: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广告?(预设:电视上、网络上、宣传单上、公交车上等) 2. 补充:公交站、超市、杂志报纸、街头楼宇各类广告牌、朋友圈等。 3. 总结:广告无处不在。 4. 讨论:“广告小达人”小组讨论分享广告。

5. 汇报:小组以自己喜欢的形式汇报,如小组表演广告等。 6. 活动:播放音频“余强的一天”。 7. 交流。

(1)联系生活:说说有没有和余强相同的被广告包围的经历。

(2)小组讨论:余强能不能做到一天不接触广告?(预设:家里有各种商品的标签广 告、包装袋广告、家门口还有叫卖广告,无法做到完全不接触广告) 8. 欣赏:电子相册总结,进一步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广告。(板书:无处不在的广告) 设计意图:

通过广告的交流、分享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受广告内容的多元化,认识广告形式的多样性。

学习环节2:形式多样 1. 活动:“火眼金睛找一找”,从老师播放的影视作品中找到隐形广告。 2. 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隐形广告?隐形广告有什么好处? 还可以从综艺节目、大型活动和体育赛事中找到隐形广告。

3. 小结: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广告形式越来越多样,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知名度。 设计意图:

通过剖析“余强的一天”和欣赏“电子相册”,引发情感共鸣,让学生深切感受广告的无处不在。

学习环节3:历史悠久

1. 交流:现代的生活被广告包围着,回到古代是否就没有广告了呢? 2. 微课:播放《古时候的广告》视频。

3. 小结:古时候的广告形式就很多,广告的历史悠久。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喜爱的“火眼金睛找一找”活动,帮助其了解生活中除了一些直接可见的广告,还存在着许多隐形广告,从而进一步感受现代社会广告的多元形式。

三、活动三:广告功能多多

1. 补充:商业广告中商家投放广告需花费高昂的广告费。(举例:中央一台黄金时间中投放一次30 秒的广告需20 万)

2. 讨论:为什么商家愿意花费那么多钱做广告? 3. 音频:播放“广告先生的介绍”,进一步认识广告的功能(传递信息、提高知名度、劝说购买)。

4. 交流: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有这样的体会吗。(预设:如从广告里获得了什么信息, 被常常看到的某广告影响,有了购买的欲望……) 设计意图:

通过广告费知识的学习,结合生活体验,分析归纳广告的功能,认识其功能的多样化。

四、活动四:拓展小结

1. 补充:美国广告大师大卫· 奥格威曾经说过:“这个世界是由空气、水和广告组成的。”

2. 交流:发挥想象,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广告,会变成什么样? (预设:我们对产品了解减少,选购产品时会不知所措……)

3. 小结:广告无处不在、形式多样、历史悠久且功能多多,是现如今重要的信息传播途径之一,广告同样也是一种文化。

4. 延伸:面对形形色色的广告,你有什么感受?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广告?下节课,我们再来讨论。

设计意图:

通过想象生活中没有广告的情景,感受广告的重要性。同时引发学生思考:怎样正确认识广告,为下节课作铺垫。

五、课后作业

回家的路上留心观察一下,看看都有哪些广告。(同时注意交通安全哦)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1. 课前小调查发放与回收,数据分析。 2. 合作探究单的设计。 教学过程

一、广告并非都可信

1.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生活中广告无处不在,广告有传递信息、提高知名度、劝说购买等功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正确认识广告》,了解广告里藏着的秘密。(板书:正确认识广告)

2. 反馈:课前,同学们已经填写了一份关于广告的调查问卷,结果如图表所示。(出示教材P67 调查表格)

(1)在“你相信广告吗?”这个问题中,有58%的学生选择不相信,30%的学生小部分相信,10%的学生选择大部分相信,只有3%的学生选择绝对相信。

(2)在“你购买商品的质量或效果和广告宣传一致吗?”这个问题中,40%的学生认为几乎一致,37%的学生认为不太一致,20%的学生选择完全不一致,仅有3%的学生选择比宣传的还要好。

4. 板书:广告并非都可信 设计意图:

简单回顾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为学生顺利进入本课的学习作好铺垫。呈现课前小调查结果,直观反映本班学生对于广告的看法,教师基于真实学情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意识到并非所有的广告内容都可信。

二、秘密招数真不少

1. 交流:广告有哪些秘密招数? 预设:

(1)明星代言,盲目相信明星。 (2)贪图便宜,看到打折就想买。

(3)盲目跟从,看别人买什么自己就想买什么。 ……

(板书:秘密招数真不少)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广告的“秘密招数”,而后链接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出广告中更多的“秘密招数”。

三、虚假广告危害多

1. 视频:“神奇”的学习机。

某学习机广告被工商部分认定为典型的虚假广告。这则电视广告中含有“门门高分上名校”“内容好,成绩当然好”等不科学的保证。此外,广告中关于“某学生使用产品后成为学习状元”的内容,其真实性无法证实,构成虚假宣传,被处罚五万余元。

2. 情景:推销“记忆枕”。

3. 交流:集体交流学生在课前搜集到的虚假商业广告。 4. 小结:虚假广告有哪些危害?(板书:虚假广告危害多) 预设:

(1)会对消费者造成身体上的伤害。

(2)会对消费者造成精神上、心理上的伤害。 (3)会使商家受到法律制裁。 (4)会使商家遭受经济损失。

5. 辨析:哪些是虚假广告?用你们的火眼金睛一辨真假吧! (1)薯片——100% 不含反式脂肪酸,还能瘦身哦! (2)运动鞋——非一般的感觉,让运动与众不同! (3)保健品——包治百病,延年益寿! 6. 法律知识拓展

“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

设计意图:

通过看视频、情境模拟、案例分析、主题辨析,引导学生具象地感受虚假广告带来的不良影响,能简单地总结出虚假广告对消费者和商家带来的危害,进一步提升识别虚假商业广

告的能力。拓展相关的法律知识,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法治意识。

四、抵御诱惑有妙招

1. 案例:“彩色蘑菇”的诱惑。(出示卡通频道中常见的花花绿绿、色彩鲜艳的玩具、零食)

2. 合作讨论:你们能想到哪些帮助小朋友们抵御广告诱惑的小妙招呢? 预设:

(1)请父母帮助判断。 (2)同类商品作比较。 (3)根据实际需要购买。 3. 板书:抵御诱惑有妙招。

4. 视频:播放公益广告视频,知道有些广告内容是真实的,是能够传递温暖和正能量的。

5. 小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广告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其中既有传递正能量的公益广告,也有虚假广告。广告并不是完全可信的,广告里有很多“秘密招数”。虚假广告会给消费者和商家造成危害。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学会正确认识广告,做聪明的较为理智的消费者。

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上册《正确认识广告》教案,同课异构3套

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上册《正确认识广告》教案,同课异构3套9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上册《正确认识广告》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提高学生认识广告的能力。2.知道广告的种类、呈现方式、特点及其功能,明白商家做广告的目的性。3.引导学生知道如何理性的识别商业广告的虚假,怎样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k1up3zv1o0daes3y3831emx02sb1m00vsf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