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条 规划安排
规划在“十二五”期间规划区共新增居住用地2685公顷、改造存量建设居住用地2240.66公顷,主要包括:
1. 规划区居住用地共9447公顷,其中惠城组团4212公顷,仲恺组团1308公顷,惠阳-
大亚湾组团惠阳片区2509公顷,惠阳-大亚湾组团大亚湾片区1418公顷。 2. 改造旧区2240.66公顷用地,其中惠城组团1200.82公顷,仲恺组团989.89公顷,惠
阳-大亚湾组团惠阳片区49.95公顷。
3. 完善新区3255.06公顷,其中惠城组团1620.90公顷,仲恺组团363.63公顷,惠阳-
大亚湾组团惠阳片区657.67公顷;惠阳-大亚湾组团大亚湾片区612.86公顷。 4. 建设保障房9919套,用地30.98公顷,其中惠城组团28公顷,仲恺组团0.58公顷,
惠阳-大亚湾组团惠阳片区1.1公顷,惠阳-大亚湾组团大亚湾片区1.3公顷。
第六章 旧区改造规划
第二十一条
改造目标
规划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城市重点功能区的旧城镇成片改造、“城中村”全面改造工作以及不符合城乡规划的旧厂房搬迁改造工作,加快现代、文化、山水城市轴线的打造,全力推动建设宜居宜业的惠民之州实现新突破。
第二十二条
改造重点
1. 结合三旧改造项目,重点对惠城、仲恺、惠阳三大组团的旧城进行改造,通过“退二
进三”、旧城更新、城中村改造等途径,加强城市公共设施配套、公共空间建设、绿道环境建设,提高旧区居住质量。
2. 结合“三条轴线”战略要求,对历史文化主轴串联的惠城高榜山、西湖、桥西、桥东
等历史文化风貌单元,以及各组团重点保护单位实施保护。
3. 切实保护原居民的利益,同时结合“惠民之州”的建设要求,在旧区改造中加大经济
适用房、保障房、廉租房建设力度。 第二十三条
规划安排
规划在“十二五”期间规划区共改造完善旧区用地4818.19公顷,重点建设项目共136项,主要分布在惠城组团和仲恺组团。其中:
1. 惠城组团主要改造白鹭湖地区、惠博沿江路地区、江北南片东区、西枝江东岸地区、
江东水口地区、金山湖-南部新城地区、古塘坳-尖峰山地区,建设规模1200.82公顷,新增用地1229.31公顷,利用存量用地279.01公顷,重点改造项目264个。 2. 仲恺组团主要改造仲恺新中心区、陈江中心区、产业配套居住区,建设规模1002.89
公顷,新增用地828.67公顷,利用存量用地174.22公顷,重点改造项目85个。 3. 惠阳-大亚湾组团惠阳片区主要改造惠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片区、新桥片区、秋长
中心区、淡水中心区,建设规模1744.30公顷,新增用地1044.67公顷,利用存量用地699.63公顷。
4. 惠阳-大亚湾组团大亚湾片区主要改造中心北片区、中心南片区、西区配套区,建设
规模870.18公顷,新增用地290.98公顷,利用存量用地579.20公顷,重点改造项目1个。
第七章 综合交通规划
第二十四条
建设目标
以深莞惠区域合作和珠三角区域合作为契机,重点建设铁路和公路对外通道及交通枢纽,着力调整运输结构,基本建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运行高效、发展协调的多种运输方式衔接紧密、综合运输能力明显提高、运输服务质量显著提升、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积极推进区域一体化和市域同城化发展。
第二十五条
建设重点
1. 轨道交通:重点建设厦深沿海铁路惠州段、深惠城际轨道惠州段、莞惠城际轨道惠州
段、广州至汕尾铁路惠州段,构建惠州与广州、深圳、东莞、粤东及海西地区对接的轨道骨架,实现与珠三角东岸城市的高快便捷对接,并联合区域主干道路网络优化,共同建构深莞惠半小时生活圈。同时启动北京至深圳客运专线惠州段的前期工作,为与国内重点城市对接打造良好的基础。
2. 高速公路:构建“五横两纵”的高速公路网络,加快外联珠三角东岸城市、内联三大
组团与市域各县的高速交通建设。其中“五横”为广惠高速、莞惠高速、沙清高速、
深汕高速、沿海高速,“两纵”为长深高速、惠大高速—惠龙高速(惠城至龙门)。“十二五”重点新建沙清高速、惠大高速、惠龙高速,扩建广惠高速、长深高速(含惠深高速、惠河高速)。
3. 快速路:规划重点新建惠桥快速路(惠城至桥头)、大亚湾龙山一路北延线、惠州四
环路东段和惠州四环路南段,加强组团之间的快速交通联系。
4. 主干道路:规划重点改造国道205、国道324、省道120、省道357、省道356和主要
的县道,完善各组团内部路网,构建规划区内外联接的高通达性。
5. 港口航运:重点建设大亚湾荃湾港区和东马港区,力争把惠州港建设成为具有为外向
型经济发展和大型临海工业开发服务为特色,粤东地区中心枢纽的国际化重要港口。“十二五”期间加快公用码头的建设,同时推动自用码头公用化;加快沿海航道改造和国际航道的建设,加快港口和临港物流设施建设,提升沿海港口吞吐能力和集疏运能力;疏浚东江航道,结合东江生态休闲旅游建设内河港口,提升内河运输能力。 6. 客货运站场:规划重点建设惠州客运南站、惠州客运北站、惠州客运东站、三栋客运
站、客运河南岸站、仲恺高新区客运站、惠州火车南站、大亚湾中心汽车客运站等客运站场,以及大亚湾危险品货运站。积极推进市域同城化、珠三角客运一体化发展,营造便捷、安全、有序、经济的客货运交通系统。
7. 公共交通:大力推进城市组团公交畅通工程,新建或改造一批公交首末站、停靠站和
公交枢纽站,积极推动深莞惠三市公交一体化建设。 第二十六条
规划安排
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各类综合交通运输项目96项,主要包括: 1. 规划建设铁路项目5项,其中高速铁路3项,城际轻轨2项。
2. 规划建设公路项目23项,区内总长度374.1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项目5项,区内
总长度148.7公里;快速路项目5项,区内总长度74公里;一级公路项目9项,区内总长度123公里;二级公路项目2项,区内总长度11.5公里;三级公路项目3项,区内总长度16.94公里。
3. 规划建设城市道路项目34项,区内总长度140.65公里。 4. 规划建设港口项目13项,新增泊位54个,建设航道项目5项。
5. 规划建设各类客货运枢纽项目7项,占地52.5公顷,其中:客运枢纽项目5项,占地
37.7公顷;货运枢纽项目1项,占地6公顷;客货运枢纽项目1项,占地8.8公顷。 6. 规划建设重大桥梁项目3项,总长度3.7公里。
第八章 公共设施规划
第二十七条
建设目标
适应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要求,强化金融、物流、科技与信息服务、总部经济、商务会展、文化创意、游憩等重点服务设施在三大组团中心集聚发展,优化金融流通与商贸服务设施的布局格局与空间环境,为创新服务内容、提升服务业态、拓展服务领域创造条件,建构有利于惠州商贸物流国际化发展的空间体系,提升批发零售、商贸、餐饮行业发展水平,全面推进惠州商贸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使现代服务业成为惠州市的重要产业之一,为惠州建设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基地提供坚实支撑。
第二十八条
公共设施结构
规划形成“一个市级服务中心、两个市级服务次中心、多个片区服务中心”的公共设施结构。其中市级公共服务中心为惠城中心区,市级公共服务次中心为陈江——仲恺次中心、惠阳——大亚湾次中心,片区服务中心为重点镇区和新建城区服务中心。其中:
1. 惠城中心区市级公共服务中心由惠城核心区(桥东、桥西)、江北新城和南部新城共
同构成,惠城核心区作为零售商业中心,江北新城作为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医疗卫生中心,南部新城中心作为文化中心、医疗卫生中心、体育中心、高等教育中心。 2. 陈江——仲恺次中心、惠阳——大亚湾次中心分别以区级公共设施为主,构成服务本
区域的城市公共服务次中心。
3. 片区服务中心包括小金口、水口、三栋、淡水、秋长、镇隆、澳头、霞涌、陈江等镇
区和火车站片区、惠博新城、水口西区、东部新城等片区中心。 第二十九条
建设重点
1. 行政办公:切合仲恺高新区“双扩”改革,重点加快推进仲恺新行政中心建设,进一
步优化园区的行政服务职能,营造优质组团中心城区。
2. 商业服务:优化提升惠城、惠阳核心区商贸服务职能,重点建设南部新城商业中心、
陈江——仲恺组团商业中心、惠阳火车南站商业中心,强化惠南大道商业轴建设。同时加快组团外围休闲游憩基地建设,建设仲恺生产服务中心和惠城江北商贸物流基地,改善提升村镇和独立工业区的商业服务水平。
3. 文化娱乐:全面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惠州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馆等
地标性文化设施建设,加快以惠州报业传媒基地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加快构建“城市十分钟文化圈”,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现到20XX年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设施全部达标。
4. 体育设施:“十二五”期间主要强调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包括综合性体育馆、社区体
育中心和乡村体育设施,满足城乡居民就近便捷享受体育服务的需求;推动户外体育的发展,形成多层次的体育服务格局。
5. 医疗卫生:加大对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重点提升三大组团中心医院的服务设施,
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力发展乡镇卫生监督站,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6. 教育科研:均衡基础教育设施布局,以中职新城、惠州市技师学院、惠州农业学校建
设为重点,建立适应惠州市产业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实现建设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的发展目标。注重产业园区农民工业余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建设,完善新建小区的中小学配置,每年平均新建或扩建1-2所高中。
7. 社会福利设施:以中国南方(惠州)连锁养老服务基地、激流坑福利院、激流坑干休
所、激流坑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建设为重点,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福利服务需求。大力发展老年福利服务,兼顾残孤儿童、托养康复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福利服务。 第三十条 规划安排
“十二五”期间建设各类公共设施用地2946.72公顷,主要项目139项,重点项目16项。主要包括:
1. 惠城组团建设规模1528.22公顷,新增用地1301.94公顷,利用存量用地226.28公顷。
主要建设项目82项,用地497.17公顷,重点项目11项。
2. 仲恺组团建设规模454.85公顷,新增用地440.9公顷,利用存量用地13.95公顷。主
要建设项目20项,用地180.71公顷,重点项目2项。
3. 惠阳-大亚湾组团惠阳片区建设规模700.03公顷,新增用地577.23公顷,利用存量
用地122.8公顷。主要建设项目24项,用地310.52公顷,重点项目2项。 4. 惠阳-大亚湾组团大亚湾片区建设规模263.62公顷,新增用地88.15公顷,利用存量
用地175.47公顷。主要建设项目13项,用地205.53公顷,重点项目1项。
第九章 市政设施规划
第三十一条
建设目标
适应惠州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持续快速发展和“八大产业基地”进一步巩固强化的趋势要求,加大规划区内各类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满足规划区内对市政基础设施的使用要求,重点优化和完善区域市政基础设施网络,保障供应安全,提高污水处理率、管道气化率和用水、用电的供给率。
第三十二条
供水工程建设重点
规划落实惠城组团科技城水厂、仲恺组团潼湖水厂建设,其中:
1. 科技城水厂选址在东兴区惠泽大道以南、广惠高速以西地块,近期规模20万m3/d,用
地12公顷。水厂的水源为东江,供应东江科技新城用水。
2. 潼湖水厂选址在潼湖镇观洞水库南坝下东南侧,紧靠S120省道。水厂近期规模为20
万m3/d,用地面积为11.2公顷。水厂的水源为东江,观洞水库为备用水源。 3. 此外,根据城市道路规划及可预测的大用水项目建设相关工作部署,立足实际需要,
加快实施城市供水管网改建扩建工程。 第三十三条
排水工程建设重点
1. 污水厂建设:规划落实惠城组团马安污水厂、仲恺组团惠州市第六污水厂二期及第七
污水厂二期、惠阳-大亚湾组团惠阳片区第二生活污水厂、大亚湾中心区污水厂二期及西区污水厂建设,其中:马安污水厂安排用地3公顷,惠州市第六污水处理厂二期14.09公顷,惠州市第七污水处理厂二期5.68公顷,惠阳城区第二生活污水处理厂14.41公顷,大亚湾中心区污水处理厂二期 9.77公顷,大亚湾西区污水处理厂10.39公顷。
2. 污水管网建设:立足实际需要,加快实施城市排水管网建设和改造工程,其中:惠城
组团和惠阳-大亚湾组团惠阳片区主要改造完善旧区现有排水管网;仲恺组团和惠阳-大亚湾组团大亚湾片区主要结合道路和工业园项目配套相应的排水管网;结合排水设施建设整治淡水河、坪山河及淡澳河。 第三十四条
电力工程建设重点
1. 电厂建设:“十二五”期间主要扩建惠城组团深能源丰达电厂,建设3×39万千瓦机
组,用地面积9公顷;建设仲恺组团的公用工程岛冷热电水多联供项目,新建4台9F级(1600MW)机组,占地面积30公顷;建设惠阳-大亚湾组团大亚湾片区的LNG发电二期工程和神华国华惠州大亚湾热电二期,分别占地36.21公顷、28.48公顷。 2. 变电站建设:近期主要建设500kV变电站1座(大亚湾变电站,占地12公顷)、220kV
变电站13座(惠城组团4座、仲恺组团2座、惠阳-大亚湾组团惠阳片区2座、惠阳-大亚湾组团大亚湾片区5座)、110kV变电站35个(惠城组团18座、仲恺组团5座、惠阳-大亚湾组团惠阳片区5座、惠阳-大亚湾组团大亚湾片区7座),扩建110kV变电站5座(惠城组团2座、仲恺组团1座、惠阳-大亚湾组团惠阳片区1座、惠阳-大亚湾组团大亚湾片区1座)。
3. 电网建设:近期主要结合变电站建设完善相应的输变电工程,对各等级电网控制相匹
配的高压走廊。 第三十五条
通信工程建设重点
1. 电信通信设施:规划新建4座电信目标局,安排用地共1.79公顷,分别设于惠城组团
(1座)、仲恺组团(1座)、惠阳-大亚湾组团大亚湾片区(2座);在惠阳-大亚湾组团惠阳片区建设5座电信支局。
2. 移动通信设施:在惠城组团建设1座省级移动通信局,建设用地约1.5公顷;在仲恺
组团新建移动通讯机房1座,占地1.5公顷;在惠阳-大亚湾组团惠阳片区建设2座移动机楼。规划新建4座中国移动生产调度中心,安排用地共9.33公顷,分别设于惠城组团(2座)、惠阳-大亚湾组团惠阳片区(1座)、惠阳-大亚湾组团大亚湾片区(2座)。规划新建中国联通广东惠州通信综合楼,安排用地0.89公顷;新增TD基站497个,实现2G(GSM)网络与3G(TD)网有效结合。
3. 有线电视分中心:在仲恺组团新建有线电视分中心,占地面积0.5公顷。
4. 邮政局所:规划建设13座邮政局所,分别设置于惠城组团(1座)、惠阳-大亚湾组
团惠阳片区(7座)、惠阳-大亚湾组团大亚湾片区(5座)。 第三十六条
燃气工程建设重点
1. 燃气站点:惠城组团新建12座燃气站点,共占地10.35公顷;仲恺区新建2座燃气站
点,共占地4.2公顷;惠阳-大亚湾组团大亚湾片区新建1座燃气站点,占地0.61公顷。
2. 燃气管网:各区组团结合新区开发和工业园区建设,配套相应的燃气管网。 第三十七条
环卫工程建设重点
1. 垃圾处理场站:规划共建设4座垃圾处理站场,其中:在惠城组团建设市建筑垃圾处
理厂(一、二期),占地63公顷;在仲恺组团建设TCL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及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处理项目,占地13.37公顷;在惠阳-大亚湾组团惠阳片区建设山子顶垃圾处理场、沙田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占地分别为20公顷、60公顷。 2. 垃圾转运站:规划在仲恺组团建设陈江街道垃圾压缩转运站,占地0.5公顷。 3. 资源循环利用工程:规划建立大亚湾石化区废料循环利用系统,建设大亚湾石化区环
境服务及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将中海壳牌、中海炼油、煅后焦、LNG电厂等项目的锅炉、加热炉安装脱硝设施,加强对石化废料的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第三十八条
综合防灾建设重点
1. 防洪工程:
1) 完善东江流域和西枝江流域整治工程,治理河道长16.77公里; 2) 完善惠州市中心区河涌综合整治工程,整治河道长37.46公里; 3) 完成淡水河流域(惠阳段)综合整治工程,整治河道长39.63公里;
4) 完成大亚湾淡澳分洪河和坪山河整治工程,分别整治河道11.18公里、9.8公里。 5) 对仲恺组团的甲子河、马渡河进行综合整治,包括排涝工程、水环境综合整治工
程和市政景观工程等。
2. 防灾工程:
1) 规划新增消防站12座,其中惠城组团新增6座,陈江-仲恺组团新增1座,惠阳
-大亚湾组团惠阳片区新增2座,惠阳-大亚湾组团大亚湾片区新增3座; 2) 建设惠城组团消防战勤保障中心和市消防支队直属特勤消防站。
3) 新建3个消防队,分别是惠阳-大亚湾组团惠阳片区的秋长街道办专职消防队、
永湖镇专职消防队和大亚湾的石化区消防二中队。
4) 陈江-仲恺组团规划建设市级应急避灾中心,惠阳-大亚湾组团大亚湾片区规划
建设区一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占地0.51公顷。
第十章 生态保护规划
第三十九条
保护目标
1. 严格执行生态分区控制要求,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
园和湿地等的强制性保护,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完善主体生态功能,重点关注次级结构的构建,建立稳定、可持续和高质量的生态网络体系,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有效保障生态安全,提升宜居宜业生态文明水平,使惠州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生态良好和环境优美、适宜人类居住的现代化区域性生态城市。
2. 规划通过“东江生态廊道”和“红花岭——白云嶂——大鹏半岛生态廊道”两条区域
性生态廊道、各级绿道和交通防护绿地,对内串联规划区内部山体、公园、湿地和耕地,对外联系外围山林及南部海域,形成规划区连续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 3. 至20XX年,规划区内绿化覆盖率达到50%左右,绿地率达到40%左右;人均公共绿地
达到15平方米。 第四十条 保护重点
1. 进一步完善主体生态功能,夯实绿色生态惠州的生态本底格局,包括:按照惠州市一
级空间管制区要求,衔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区域绿地、基本农田、水源保护区、潼湖湿地的保护范围,实施严格强制保护,优化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以生态控制线强化城市增长边界的控制,阻止城市建设用地的无序蔓延;巩固和完善省立2、3号绿道建设,使区域绿道的市内绿道网络骨架支撑作用更加突出,综合生态休闲服务功能更加齐全完善。
2. 加强推进次级生态结构建设,进一步提升绿色生态惠州成效,包括:全面推进城市绿
道主线、支线建设,形成完善的区域-城市绿道网络,并积极推进社区绿道建设,区域绿道向城市和社区延伸;建设一批城市公园,优化城市居民生活环境,提升生态绿地的享用水平和享用效率,丰富生态惠州的文明宜居内涵。
3. 以构建“3510”旅游体系为指引,在三大组团外围建设一批生态休闲游憩项目,建设
潼湖湿地公园,丰富粤港澳休闲旅游度假基地的服务内容与层次,增强生态本底环境的服务效能。
4. 加强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安全保障体系和水环境保护体系建设,推进江河、湖泊和中小
河流域治理,包括:完善东江、西枝江流域整治工程;加强深莞惠三地区域联动,协调推进坪山河、淡水河跨界河流整治,优化水质;积极推进西湖和淡澳分洪河水环境整治,提高水环境质量,优化环境。
第四十一条
规划安排
规划保护维育生态用地共810.7平方公里;建设生态型公园广场、休闲度假区共95.70平方公里;建设生态休闲型绿道293.88公里。具体包括:
1. 自然保护区:规划共保护用地10145.07公顷,其中惠城组团2363.51公顷,仲恺组团
1808.41公顷,惠阳-大亚湾组团惠阳片区5138公顷,惠阳-大亚湾组团大亚湾片区835.15公顷;
2. 区域绿地:规划共保护用地38682.01公顷,主要保护四大组团之间的绿带廊道; 3. 绿道:规划建设各级绿道293.88公里,其中:区域绿道2条,共80.54公里;城市绿
道5条,共213.34公里;
4. 基本农田:保护基本农田8841.13公顷,惠城组团、仲恺组团、惠阳-大亚湾组团惠
阳片区、惠阳-大亚湾组团大亚湾片区分别保护4805.27公顷、2517.85公顷、1355.7公顷、162.31公顷;
5. 湿地:重点保护仲恺组团的潼湖湿地,占地27.07公顷;
6. 风景名胜区:重点建设惠城组团的西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维育生态面积2155.43公
顷;
7. 河湖流域:重点保护东江、西枝江、坪山河、淡水河、淡澳河等主要河流流域,面积
共4246公顷;
8. 水源保护区:重点保护东江干流、西枝江和主要水库等饮用水源区,其中惠城、仲恺、
惠阳、大亚湾分别保护用地4927公顷、1888公顷、5980公顷、6334公顷; 9. 城市公园:重点建设城市公园15个,用地共1579.82公顷,其中:惠城组团建设9
个重点公园,惠阳-大亚湾组团大亚湾片区建设4个,仲恺组团和惠阳-大亚湾组团惠阳片区各建设1个;
10. 城市广场:重点建设城市公园4个,用地共17.4公顷,其中:惠阳-大亚湾组团惠
阳片区建设2个,惠阳-大亚湾组团大亚湾片区建设2个;
11. 休闲度假区:重点建设11个休闲度假区项目,用地共计5817公顷,其中惠城组团建
设3个,仲恺组团建设2个,惠阳-大亚湾组团惠阳片区建设5个、惠阳-大亚湾组团大亚湾片区建设1个。
第十一章 历史保护规划
城市规划-惠州市十二五城市建设规划 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