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综述 学校教学改革情况综述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学校教学改革情况综述

自2013年底开始,我校启动了综合改革与转型发展项目建设工作,集中围绕应用型大学建设和“1+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了一系列四级项目建设,这是我校近年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

一、 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及政策措施

以学生成长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 才为目标,以建设应用型课程体系为龙头,以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为重点,实施专业转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和课程体系转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推进邯郸学院综合改革和转型发展进程。

为此学校制定了相关政策和出台了校级文件:

党字?2013?34号中共邯郸学院委员会邯郸学院综合改革指导性意见 政字?2013?85号邯郸学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政字?2014?10号邯郸学院综合改革与转型发展项目管理办法

政字?2014?11号邯郸学院关于公布2014年综合改革与转型发展四级项目立项的通知

政字?2014?10号邯郸学院关于聘任教学单位下设机构教学管理人员的通知

政字?2014?48邯郸学院关于修订本科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 政字?2014?56号邯郸学院本科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实施方案 政字?2014?78号邯郸学院关于推进教研活动工作实施方案

政字?2014?92号邯郸学院第三次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综合改革与转型发展院长、系(教研室)主任论坛实施方案

政字?2015?35号邯郸学院关于批准2014年度综合改革与转型发展四级项目结项并奖励推广优秀项目成果的决定

政字?2015?36号邯郸学院关于公布2015年综合改革与转型发展四级项目立项的通知

教字[2014] 6号 关于启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通知

教字[2014] 14号关于推进2014年综合改革与转型发展四级项目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

教字[2014] 15号 关于进一步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实施方案 教字[2015] 12号 关于完成本科人才及培养方案装订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关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一)实施“1+2+1”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邯郸学院大类招生实施方案的要求,学生入学后,第一学年实施通识课程教育,第二学期末专业分流后,累计两年时间完成专业课程的教育,累计一年实施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的实践教育。其中,第一个“1”由教务处负责统筹设计,“2”由各专业自主设计与实施,第二个“1”由教务处、各二级学院结合企业行业需要共同设计。

(二)改革课程体系

按照课程性质,将本科课程分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岗位能力、拓展教育四大课程平台。每个平台的课程按照内容和方向的不同分成若干系列,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分为思想政治、公共基础、学业导航三个系列;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分为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方向三个系列;岗位能力平台课程分为岗位基础、岗位实训、综合实践三个系列;拓展教育平台分为专业拓展、职业拓展、素质拓展三个系列。每个系列要设置一定比例的自主学习课程。

(三)实施课程模块化分解或重组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岗位群和学生能力培养需求,对所有课程进行分解和重组。通识教育要按知识内容点或不同的难易程度,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模块,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组合成不同的课程。专业教育首先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对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核心能力进行模块化分解,并按照小型化的原则,组合成不同的课程。实践课程要按照项目的形式进行模块化分解,实现实践教学项目化的目标。每门理论课程或模块都要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明确对应的能力培养模块。

(四)提高专业培养标准与规格的针对性

各专业要深入企业行业开展广泛调研,与行业企业共同确定符合岗位群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培养标准与规格,并作出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的描述。

(五)改革教学时间

为了避免课程开设周学时过少,学生课程学习间隔时间长,周周断线的现象,每个学期按照9+9+2的模式安排教学,集中开设课程。即每学期分成两个教学时段和一个小学期,课堂教学主要在两个教学时段进行,每门课程要在一个时段内完成教学任务,包括课堂教学和学业成绩考核。每学期设置一个2周的小学期,可以开展专业见习、课程设计、课程实习等培养计划内的实践教学活动,也可以开设培养计划内的若干门小型课程。为压缩课堂理论教学时间,促使教师精选课堂教学内容,每节课改为40分钟。

(六)规范自主学习的要求

每门课堂教学课程都由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两部分构成,课程开设按照学时(学生自主学习的时数)与课时(课堂教学时数)两部分安排。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要有设计、实施、监督、检查和成绩考核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课程要安排具体的任课教师,有具体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安排一定指导的时间,有具体的考核要求,进行严格的学习成绩考核。

(七)改革考试方式

实施“N+2”的学业成绩考试改革。“N”是教学过程中的考核次数,包括实践考核、平时测验、作业、学习态度等。“2”中的一个“1”是期末考试,另一个“1”是学习笔记,包括课堂笔记、课前和课后自主学习笔记等学生学习任务考核。按照课程性质,科学分配各考核环节所占成绩比重。

(八)改革教师教育模式

根据教师教育标准,教师教育将按照选修的模式实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学、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的教师教育课程列入相应专业的专业课中;其他师范专业学生,可以选修教师教育课程,成绩考核合格,教师教育课程成绩计入专业方向课程成绩,培养目标是达到教师专业标准,取得教师资格证,并成长为优秀教师;非师范专业学有余力、有志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学生,经本人申请,学校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审批后,可以选修教师教育基础必修课程,成绩合格,课程成绩置换为公共选修课学分,培养目标是基本达到教师专业标准,取得教师资格证。

综述 学校教学改革情况综述

学校教学改革情况综述自2013年底开始,我校启动了综合改革与转型发展项目建设工作,集中围绕应用型大学建设和“1+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了一系列四级项目建设,这是我校近年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一、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及政策措施以学生成长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建设应用型课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4r906g9a29s4tk8l1f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