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备战中考专题训练
专题四 氧气及其性质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氧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氧气参与燃烧是高能燃料
B.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低温下氧气可以变成无色液体
C.红磷与氧气反应产生浓厚白雾
2.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①混合物;②纯净物;③化合物;④氧化物;⑤单质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 D.②⑤ 3.近地面的臭氧是由于氮氧化物等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臭氧与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臭氧是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之一 C.汽车尾气大量排放会导致臭氧污染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蓝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冒白烟
5.要除去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CaO NaCl溶液 O2 Cu粉 杂质 CaCO3 MgCl2 水蒸气 Fe粉 所选试剂或方法 稀盐酸 适量NaOH溶液 浓硫酸 磁铁吸引 D.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臭氧的吸入
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 A.红磷 B.木炭 C.铁丝 D.酒精 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镁条在空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向石蕊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溶液由紫色变成蓝色 8.下列方法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 ) A.闻气味
B.观察颜色
C.倒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9.推理是一种主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能在空气中燃烧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放热、吸热现象一定是发生化学变化 D.某物质燃烧有CO2生成,所以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 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
B.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固体的颜色由红色变黑色 D.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二、非选择题
11.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CH4)气体,其发生装置为_______。
(3)实验室用装置B制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欲用活泼金属单质和稀盐酸反应制取纯净干燥的H2,请从这些装置中选择并连接成一套组合装置,按照气流从左到右的流向,写出所选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 )→( )
2
→( )→( )→( )→( )→( )→( )→( )→……(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12.根据下列仪器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 。
(2)实验室用A、C、D、E组合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导管放入集气瓶口的适宜时刻是 。
(3)请组装一套适合固体和液体反应并能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的发生装置 。 (4)若使用F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可在F装置中加入 ,气体应从 (填“a”或“b”)口进入。
1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装入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需将发生装置与装置E和装置______(填字母)相连,其中装置E内的试剂是___________,气体应从导管_____(填“a”或“b”)端通入。
(3)在2017年江苏省中学化学创新实验调演中,李彬老师设计了“氢氧焰”的实验装置如下:
3
利用氢气与要求的发生装置制取并储存纯净的气体于气球中。A瓶中硫酸铜溶液的作用是 ,B瓶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通过玻璃活塞K1、K2分别有序控制氧气和氢气的流量,先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关闭K2,打开K1,通入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三通管口处,观察到 ,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将燃着的术条移开,管口处无火焰。
②关闭K1,打开K2,通入氢气,将燃着的木条置于三通管口处,管口处有火焰。移去燃着的木条,氢气安静地燃烧,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把铁片放在火焰上一段时间,铁片呈红热状。打开K1,通入氧气,铁片迅速熔断被切割,由此得出的结沦是 。 14.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
请回答下列各题:
(l)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过程中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处,若观察到 ,说明已有氧气产生。
(3)既能收集氧气也能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______(填序号),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4)乙炔(C2H2)气体可用电石(CaC2块状固体)和水反应来制取,化学方程式为:
4
CaC2+2H2O=Ca(OH)2+C2H2↑,实验室制取乙炔(C2H2)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填序号)。
15.下面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如果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下列装置中的________(用编号表示),检验这瓶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16.观察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采用冰水浴的原因是 。
(2)写出此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H2O2与生成单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 。
17.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1.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2.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该气体为O2;猜想二:该气体为Cl2;猜想三:该气体为 。 【实验探究】 序号 1 实验操作 小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B两瓶 实验现象 A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中 实验结论 猜想 成立 5
(清晰版)九年级化学备战中考专题训练四: 氧气及其性质(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