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8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卷: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含答案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8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卷: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含答案解析)

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③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 12.【答案】C

【解析】 :A、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把盆栽的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耗尽叶片中的淀粉.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A正确; B、实验中的变量是光,需要在常温下进行,B正确;

C、叶片见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C不正确; D、本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需要光,D正确. 故选:C.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13.【答案】D

【解析】 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而人类的工业生产和对植物的破坏是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主要原因,A不符合题意;

B.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是调节气候,有利于维持措施碳-氧平衡,B不符合题意;

C.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与维持碳-氧平衡有关,C不符合题意;

D.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自然界中百分之九十的氧气都是藻类植物产生的,对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贡献最大的植物是藻类植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不断地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所制造的氧气量大大超过自身的呼吸作用对氧气的需要量,多余的都以气体形式排放到大气中;动物又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进行有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部分生物及其残体被微生物分解或形成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释放于大气中,形成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一氧平衡。 14.【答案】C

【解析】 A、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碳循环;但在生物群落间是通过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合成有机物(Cn(H2O)n碳水化合物),再被下一营养级捕食等传递物质能量的,

11 / 16

2018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卷: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含答案解析)

因此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A正确;

B、呼吸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因此①过程是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生产者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费者动物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呼吸作用)都能产生二氧化碳.B正确; C、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C错误;

D、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因此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D正确. 故选:C

【分析】气候变化问题进一步成为人类关注的热点,可以根据“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的含义方面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图示中①代表呼吸作用,②代表光合作用,③代表化石燃料的燃烧. 15.【答案】B

【解析】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主要体现在:①绿色植物作为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②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③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 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植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 16.【答案】C

【解析】 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的原因是,因为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 故选:C

【分析】解此题考查叶片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对酒精脱色的操作.解答要点:一是弄清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的原因;二是弄清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的目的. 17.【答案】C

【解析】 :A、叶片的绿色是叶绿素的颜色,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在叶片的②叶肉细胞和⑤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分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由植物的根吸收,再由导管运输到叶,图中的③是叶脉,其内有导管和筛管,故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水分由图中结构③中的导管运输而来正确,B正确,不符合题意;

12 / 16

2018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卷: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含答案解析)

C、①是上表皮,④是下表皮,叶片上的气孔主要分布下表皮,在上表皮较少,C错误,符合题意; D、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植物体散失水分的门户,它的开、闭受保卫细胞控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开放;保卫细胞吸水皱缩,气孔关闭.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图示为叶片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其中①是上表皮,②是叶肉细胞,③是叶脉,④是下表皮,⑤气孔(保卫细胞),据此解答: 二、非选择题 18.【答案】(1)适应 (2)叶绿体 (3)管状叶;③ (4)光圈

【解析】 :(1)紫色洋葱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它的叶分为两种: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2)管状叶伸展于空中,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中没有叶绿体.(3)图乙是洋葱管状叶示意图.图乙的③叶脉具有运输和支持作用.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通过叶脉中的导管运输的.(4)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所以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所看到的视野较暗,应选择大光圈和凹面镜. 故答案为:(1)适应;(2)叶绿体;(3)管状叶;③(4)光圈 【分析】图乙中①上表皮,②叶肉,③叶脉,④气孔,⑤下表皮. 图丙中a细胞壁,b细胞核,c液泡. 19.【答案】(1)蒸腾 (2)B (3)②

【解析】 :(1)图中③是水,绿色植物通过根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绝大部分水分又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促进了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促进了生物圈中水循环的进行.(2)呼吸作用的场所是B线粒体.(3)据分析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②二氧化碳和③水,适当增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增多,从而导致大棚作物的产量增多. 故答案为:(1)蒸腾;(2)B;(3)②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释放出氧气并储存能量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场所是叶绿体,条

13 / 16

2018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卷: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含答案解析)

件是有光.这一过程可用反应式表示如下: .细胞

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这一过程可用反应式表示如下: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图中A是叶绿体,B是线粒体,①是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是水. 20.【答案】(1)蒸腾 (2)光;光合 (3)气孔

(4)植树造林、使用新型能源

【解析】 :(1)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2)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3)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4)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保护绿色植物,应该植树造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使用新型能源等. 故答案为:(1)蒸腾;(2)光;光合;(3)气孔;(4)植树造林、使用新型能源.

【分析】(1)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2)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间作套种、合理密植.(3)气孔是由两两相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的开闭.(4)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形式进入大气,并且产生的氧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 21.【答案】(1)C (2)叶的数量 (3)A>B>C

(4)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5)4

【解析】 :(1)题中A、B、C的变量是叶片,其它条件都一样,因此是一组对照实验.A的叶片多,B的叶片少,C没有叶片,观察三个装置中液面的下降情况.因此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2)该实验中A枝条有叶片,B枝条没有叶片,C没有叶片,因此变量是叶的数量.(3)A、B、C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叶的数量,A所在的量筒中液面下降的快,B所在的量筒中液面下降的慢、C所在的量筒中液面下降的最慢.原因是,A枝条叶的数量多,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通

14 / 16

2018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卷: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含答案解析)

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多,散失的水分是来自量筒中的水.(4)实验结论: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5)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6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散布在表皮细胞中的由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因此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通过4气孔来完成的.

故答案为:(1)C;(2)叶的数量;(3)A>B>C;(4)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5)4;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2)图二中1是表皮、2是叶肉、3是叶脉、4是气孔.据此解答. 22.【答案】(1)叶绿体 (2)水

(3)③;有机物;呼吸 (4)碳﹣氧平衡 (5)合理密植

【解析】 :(1)光合作用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能量;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和水,水是在植物体内部通过导管运输的,二氧化碳是通过气孔进入植物体的;其产物为有机物和氧,其中有机物是通过筛管运输的,氧气是从气孔散失到空气中的.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可以判断A是叶绿体.(2)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了①水和无机盐的运输.(3)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③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这些能量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动力.(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即碳﹣氧的相对平衡.(5)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合理密植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光照,是提高单位面积内农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光合作用进行的时间,有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施用农家肥,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多种无机盐,促进植物的生长,有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故答案为:(1)叶绿体(2)水(3)③有机物;呼吸(4)碳﹣氧平衡(5)合理密植

【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释放出氧气并储存能量的过程叫光合作用.(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反应式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

有机

物+氧+能量,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和叶绿体,场所是含叶绿体的细胞.

15 / 16

2018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卷: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含答案解析)

2018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卷: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含答案解析)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③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12.【答案】C【解析】:A、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0yno5fdoc4ddq3430jm4g4gh0kze500ydg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