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8新高一化学合格性考试考前练习十四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8旧宫中学化学会考练习十四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Fe 56 Ba 137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5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氯化镉(CdCl2)是一种常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上的物质,由于它有毒,科学家选用了另一种盐来替代它。这种替代物质是

A.Cl2 B.HCl C.MgCl2 D.Mg(OH)2

2.钠作为一种重要原料,可用于制造许多在国防工业上有重要用途的金属。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银白色固体 B.密度比水的大 C.能与水剧烈反应 D.可保存在煤油中

3.电解质是一类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Cu B.K2SO4 C.MgCl2溶液 D.NaOH溶液 4.合金在生产及科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

A.水银 B.石墨 C.硅晶体 D.不锈钢 5.在周期表中,下列各组元素位于同一主族的是

A.H、O B.Mg、Al C.Si、P D.F、Cl 6.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A.Na B.Al C.S D.Cl 7.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下列物质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油脂 B.淀粉 C.纤维素 D.蛋白质 8.空气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气体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A.N2 B.O2 C.CO2 D.NO2

9.离子化合物是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成的化合物。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H2O B.HCl C.NaCl D.CO2 10.运输汽油的车上,贴有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A. B. C. D.

11.合成氨工业为人类解决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

反应:N2(g) + 3H2(g) 2NH3(g),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等于零时,下列说法不.

正确..

的是 A.N2、H2完全转化为NH3 B. N2、H2、NH3在容器中共存 C.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 N2、H2、NH3的浓度不再改变 12.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关于右图

所示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Cu为负极,Zn为正极 B.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C.正极反应式为Zn - 2e

Zn2+

D.原电池的反应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13.在宾馆、办公楼等公共场所,常使用一种电离式烟雾报警器,其主体是一个放有镅-241

24195Am)放射源的电离室。24195Am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A.241 B.146 C.95 D.51 14.一定条件下能与苯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是

A.H2 B.溴水 C.NaOH溶液 D.KMnO4酸性溶液

15.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16 2 8 6 ,关于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核电荷数为16 B.核外有3个电子层 C.属于非金属元素原子 D.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 16.甲烷和乙烯是两种重要的有机物,区分它们的正确方法是

A.观察两者的颜色 B.观察两者的状态 C.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D.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17.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 .. ..

N .. .. .. N Na : Cl - : B .

.. : C . H + [: Cl .. : ] D. : O..

: C : ..O : 18.浓硫酸是实验室必备的重要试剂,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具有强腐蚀性 B.能使蔗糖变黑

C.能用于干燥氨气 D.加热时能与铜发生反应

19.某课外小组同学通过实验发现Cl2和Br2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都是非金属单质 B.都是双原子分子 C.组成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相同 D.组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0.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2H2O2 2H2O

+ O2↑。下列条件下,该反应的速率最快的是

H2O2的质量分数 温度 催化剂 A. 5% 5℃ MnO2 B. 5% 40℃ MnO2 C. 10% 5℃ 无 D. 10% 40℃ MnO2

21.下列行为不符合...

安全要求的是 A.做实验剩余的金属钠直接丢弃在废液缸中 B.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C.配制稀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D.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立即用湿毛巾盖灭 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mol NO的质量是30 g B.标准状况下,1 mol H2O的体积是22.4 L C.17 g NH3含有的氢原子总数为6.02×1023

D.100 mL 0.1 mol/L Na2CO3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为 0.01 mol 23.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Cl2 + 2OH-

ClO-

+ Cl-

+H2O

B.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CO2?3+ 2H

CO2↑+ H2O

C.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产生沉淀:Ba2+ SO 2-

+ 4

BaSO4↓

D.铜片放入稀硝酸中产生气体:Cu + 4H+ + 2 NO?3 Cu2+ + 2NO2↑+ 2H2O

24.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氯气可用于制漂白粉 B.碱金属的化合物可用于制烟花 C.二氧化硅可做半导体材料 D.二氧化硫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

25.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分离水和酒精 分液 B. 从食盐水中获得食盐 过滤 C. 将海水淡化为可饮用水 蒸馏 D. 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碳酸钠 加热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一、必答题(共30分)

1.(3分)工业上制取纯硅的主要反应:SiCl高温

4 + 2H2

Si + 4HCl。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物

质是 (填化学式),作为还原剂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若反应中生成了1 mol Si,则消耗H2 mol。

2.(3分)生活中常见的3种有机物 ① 甲烷、② 乙酸、③ 葡萄糖中,可用于清除水壶中水垢

(主要成分CaCO3)的是 (填序号,下同),可做高效清洁能源的是 ,可用于医疗输液补充能量的是 。

3.(4分)现有下列4种物质:① SO2、② NO2、③ Na2O2、④ Al2O3 。其中,难溶于水的是 (填序号,下同);常温下为红棕色气体的是 ;能与水反应生成氧气的是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加热时又显红色的是 。

4.(4分)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氨气的性质。

氨气 尾气处理 浓盐酸 湿润的

红色石蕊试纸 ①

请回答:

(1)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共热制取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①中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氨气的水溶液显 (填字母)。

a.碱性 b.还原性 (3)向②中滴入浓盐酸,现象是 。

(4)①、②中的现象说明氨气能与 (填化学式)发生化学反应。

5.(8分)实验室现有一包NaCl、FeCl3、Al2(SO4)3组成的粉末,某课外小组同学为测定其中NaCl的含量,取13.69 g样品进行如下实验(所加试剂均为过量)。 加热 纯净物 沉淀C 试剂X 1.60 g 溶液 A ③ BaCl2溶液 溶液D 样品 H2O 13.69 g ① 溶液 ② 沉淀B 6.99 g 请回答:

(1)①~③所涉及的实验操作方法中,用到过滤的是 (填序号)。 (2)生成沉淀C的离子方程式是 。

(3)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溶液D是无色的碱性溶液

b.溶液D中至少含有5种离子

c.向溶液D中加入过量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 d.仅用硝酸银一种试剂不能检验溶液D中的氯离子 (4)样品中NaCl的物质的量为 。

6.(8分)甲、乙、丙、丁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甲、丙为单质,乙、丁为化合物。其转化关系如下: 甲 丙 C C

乙 丁 请回答:

(1)若甲由短周期元素X组成,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之和比次外层电

子数多1。丙能使淀粉溶液变蓝。 ① 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甲的氧化性强于丙

b. 甲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c. 可用四氯化碳将丙从其水溶液中分离出来

(2)若丙在常温常压下为可燃性气体,丁是一种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

① 写出甲与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 上述反应中转移1.6 mol 电子时,生成丙的体积为 (标准状况)。

(3)有白烟产生 ……………………………………………………… 1分

2015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

化学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

说明:考生答案如与本答案不同,若答得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原题所规定的分数。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50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D D D A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D A D D A C D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A A C C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一、必答题(共30分)

1.(3分)SiCl4

················································································ 1分

H2 ·················································································· 1分

2 ··················································································· 1分

2.(3分) ② ···················································································· 1分

① ···················································································· 1分 ③ ···················································································· 1分

3.(4分) ④ ···················································································· 1分

② ···················································································· 1分 ③ ···················································································· 1分 ① ···················································································· 1分

4.(4分)(1)2NH △ 4Cl + Ca(OH)2

2NH3↑+ CaCl2 + 2H2O …………1分

(2)a ············································································ 1分

(4)H2O、HCl ··································································· 1分

5.(8分)(1)② ③ …………………………………………………………2分

(2)Fe3+ + 3OH-

Fe(OH)3↓

…………………………………2分

(3)a b c d ········································································ 2分

(4)0.12 mol ······································································ 2分

6.(8分)(1)① 第3周期 第VIIA族 …………………………………………2分

② a c ········································································· 2分 (2)① 3Fe + 4H △ 2O(g)

Fe3O4 + 4H2 ································· 2分

② 17.92 L(或1.792×104 mL) ………………………… 2分

1yxht2df8a7f2vc1v0ey6gjog0oh7b0069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