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对某些行为做出是非判断,并思考和表达应该怎样去做。 2、 能够对失去土壤的后果进行预测。 3、 能够进行环保宣传。

4、 能做土壤蓄水能力的对比实验。 科学知识

1、 知道土壤为人类所做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

2、 知道人类的许多活动是破坏土壤的行为,知道垃圾对土壤的危害,知道废电池对土壤的

破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意识到土壤的重要。 2、 产生感激土壤的情感。

3、 愿意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土壤的资料,记录纸若干张。

学生准备:收集自己进行土壤研究的所有资料和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保护土壤。(板书课题) (二) 自主学习

1、 了解土壤为人们做了什么

(1) 小组交流:你认为土壤能为人们提供什么? (2) 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资料,分小组交流、讨论 (3) 把你知道的填写在书上。

(4) 小结:土壤是植物的母亲,植物又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食物,食草动物又为食肉动物提供了食物。动植物死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将它们的尸体还原成土壤中的养料,土壤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为生命提供着无尽的营养,正是有了土壤,才有这美丽可爱的世界。 2、 讨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

(1) 小组交流:你认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 (2)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3、 讨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

(1) 小组交流:你认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 (2)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4、 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

(1) 小组交流:你认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 (2)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3) 小结:我们小学生能做的就是搞好宣传工作。 (4) 指导学生自办土壤小报,搞好宣传工作。 (三) 巩固应用

总结课文,引导学生写出或画出他们的建议,指导学生办好土壤小报。 四、课后作业

1、 为保护土壤作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2、 完成实验册

第二单元

第1课:植物和我们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调查植物的用途。

2、 能用画图的方法描述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 科学知识:

1、 知道植物对人类的贡献。

2、 知道我们吃的某些食物是植物哪部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教学准备:

挂图以及图片,一些食物。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

(1) 问:我们平常吃什么? (2) 生回答

(3) 讲述:今天我们来研究植物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2、 新授:

(1) 了解植物的用途

A:出示图片:棉花、枸杞子、各种蔬菜、燃料、建筑材料 B:分组研究 C:大组交流 D:小结:

棉花就可以用来进行纺织,做衣服。各种蔬菜都是我们平常必须要的。还有一些建筑材料可以制作家具。还有……

(2) 了解我们吃植物的哪一部分。

A:出示图片:土豆、花生、香焦、南瓜、大豆、青菜。 B:分组研究:我们吃它们的哪一部分。 C:大组交流。 D:小结:

土豆是吃的茎,香焦是吃的果实,南瓜是吃的果实,青菜是吃的茎和叶,山芋吃的是根。

(3) 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植物以种子、根、茎、叶、果实等提供食物的有关信

息。

A:出示:一棵植物图

B:指出:叶、花、果实、茎、根、种子。 分组研讨:一棵西红柿植物。并进行记录。 C:大组交流: D:小结:

一棵西红柿植物,有根、茎、叶、果实和种子,我们吃的是果实。

四、作业:

1、 课后继续进行植物的研究。 2、 完成实验册

课后思考:

第2课、果实和种子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

结果。

2、能够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3、开始种植一株植物,经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观察、测量、收集、积累植物生长周

期的资料。 科学知识

1、认识果实和种子。

2、了解种子“旅行”的多种方式。 3、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 4、知道种子萌发需要和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验到要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准确的信息。 2、 愿意开展长周期的种植活动,坚持做观察记录。 二、教学准备:

植物挂图和一些图片。一些种子和与水浸过的。放大镜等。 三、教学过程: 1、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科学探究 科学知识

意识到坚持性和细心操作、认真观察是做科学研究必须具备的素养。 1、能够做种子前发实验。

2、会解剖种子,会用放大镜观察种子。 3、能够将观察到的种子画下来。 知道种子里有“胚” 教学重点:

1、知道种子的构造。 教学难点:

1、设计种子萌发的实验。 二、课前准备 教师:

放大镜、绿豆、培养皿或学生。3个分格的小盒子或三只同样的小器皿。(每组一套) 学生:

用水泡过的菜豆、花生、葵花子、蚕豆、黄豆种子和与之对应的干种子自带做绿豆发芽实验的器皿

三、教学过程(含课后活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评价 一、谈话

导入,回忆原有知识,引发研究内容 1、你已经知道那些植物的知识?

2、倾听学生发言,了解学生已有知识。 3、了解种子吗? 发表自己的看法 填写活动记录

学生提出种子构造!

能参与讨论,并在小组中发表意见。较快的记录;对研究问题有兴趣 二、解剖观察种子,发现种子的共同点 1、提出:你认识那些植物的种子? 2、提出:只有解剖了种子,才能观察。 3、你觉得解剖观察时要注意什么?

4、解剖观察其他植物种子,你发现什么? 1、说出常见植物种子的名字。 2、讨论发表注意点。

3、解剖、观察大豆的种子,并记录。

4、学生解剖其他种子,发现种子的构造相同点!讨论归纳 1、 讨论积极,认真倾听。 2、 实验、观察、记录合作好。 三、讨论种子的萌发

1、 猜一猜种子为何能长出一棵植物?你能根据你的观察说说吗? 2、 指导实验(讨论注意点) 1、 讨论,发表意见

2、 一起做好种子萌发的实验,填写活动记录 1、 积极发现问题

2、 能完成7天实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四、交流问题

关于今天的学习,你们还有哪些问题? 共同讨论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对某些行为做出是非判断,并思考和表达应该怎样去做。2、能够对失去土壤的后果进行预测。3、能够进行环保宣传。4、能做土壤蓄水能力的对比实验。科学知识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做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2、知道人类的许多活动是破坏土壤的行为,知道垃圾对土壤的危害,知道废电池对土壤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uxyh4mj6h371qz5cno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