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梳 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 管理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1、管理: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

⑴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只要存在两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并具有一致认可的目标,就需要协作,需要管理。管理具有普遍性,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⑵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其责任是:

①管理一个组织,即确定组织的使命、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目标;

②管理管理者,即管理者要培训下属,并运用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进行管理; ③管理工作和员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⑶管理具有特定的任务、职能和层次。管理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其中共同工作的人们能够以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目标;任何管理者都要承担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与控制五项基本职能;管理具有层次性,组织中的管理者大致可以分为上、中、下三个管理层次,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拥有的权力大小不同,关注与处理问题的类型、方式不同。

⑷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使组织成员的行为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5-7 3、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⑴管理是一门科学,目前管理知识已经成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包括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技术;

⑵管理也是一门艺术。管理的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即管理活动要因地、因时、因人而制宜,具有灵活性;

⑶最富有成效的管理艺术建立在对管理理论的理解之上。靠经验、凭直觉、碰运气,难以取得有效成果;

⑷靠背诵管理原理和原则,忽视实际情况,缺乏创造性,其管理活动也会是无效的。 因此,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有效的管理活动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7-8 第二节 管理的性质

1、管理的性质管理具有的两重性,即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1

自然属性指管理的发展状况受到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水平的制约,社会属性指管理的发展状况受到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制约。

管理的两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管理的两重性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即管理是有效组织劳动所必需的)和目的性(即管理反映了生产资料占有者组织劳动的目的)。8-9

2、理解管理两重性的意义

⑴有助于认真总结建国以来我国管理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⑵有助于正确评价资本主义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构筑社会主义管理理论体系;

⑶有助于结合实际,根据具体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条件,随机制宜地学习和运用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9-11

第三节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11

2、管理学的特点

⑴一般性。相对于其他专门管理学,管理学具有基础学科的性质。 ⑵多学科性。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

⑶历史性。管理学是对前人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的总结、扬弃和发展;⑷实践性。管理学又是一门应用性科学。管理理论与方法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其有效性,并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11-13

3、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

⑴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管理是有效地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14。管理与科学和技术并列,成为促进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15。管理本身是一种经济资源16。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经济建设与改革的主要任务,管理是关键,必须先行。

⑵学习和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只有掌握扎实的管理理论与方法,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取得成效。

⑶学习和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化分工将更加精细,社

2

会化大生产将日益复杂,所有这些都需要更加科学的管理。17

第四节 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

1、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有三:⑴唯物辩证法,⑵ 系统方法,⑶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2、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总的方法论指导。17

3、系统方法: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系统方法就是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和分析管理活动的全过程。18-19

4、系统的特性

⑴整体性,⑵目的性,⑶开放性,⑷交换性,⑸相互依存性,⑹控制性。19 5、系统的观点

⑴整体观点, ⑵“开放性”与“封闭性”,⑶封闭则消亡的观点,⑷模糊分界的观点,⑸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⑹信息反馈观点,⑺分级观点,⑻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⑼等效观点。19-20

6、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包括案例调查和分析、边学习边实践以及带着问题学习等多种形式。21

第二章 管理学的形成

第一节 概述

1、18 世纪到19 世纪末是管理学的萌芽阶段。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是管理学形成的标志。22

2、管理学形成和发展的阶段

⑴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出现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出现,其特点是标准化、制度化;

⑵人际关系学说与行为科学理论阶段。20 世纪30 年代-20 世纪50 年代,主要指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其特点是重视人的因素;

⑶管理理论丛林。20 世纪50 年代-60 年代,这一阶段管理理论学派林立,全面性、系统性和精确性是这一阶段的特点;

⑷战略管理。20 世纪60 年代以后,其特点是长远性;

⑸全面质量管理。20 世纪70 年代以后, 其特点是注重持续改进和参与;

3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梳 理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管理概念及其基本特征1、管理: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2、管理的基本特征⑴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只要存在两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并具有一致认可的目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oz9d7iiam6j6mw9r6x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