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姓名
★写卷子应注意:
1、用手指着认真读题至少两遍;
2、遇到不会的题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可在题目的前面做记号。(如:“?”) 3、画图、连线时必须用尺子,画图要用铅笔,要清晰; 4、口算题做一道马上在心里演算一道。 5、检查时,要注意是否有漏写、少写的情况;
第一单元 对称
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切记: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第二单元 万以上数的认识
1、读:先分级,然后从数位的高位开始,一级一级地读。 如:46┆3800┆6254 读作:四十六亿三千八百万六千二百五十四
2、写:先从读法中找到“亿”、“万”字,将其视作分级线,再从高位往低位写。若某一位上没有数字以0补充。
如:六千八百亿三千零二十万五千六百零八写做:6800┆3020┆5608
※注:除了最高级,每一级都有4位数,在写数的时候,若某一位没有数字,必须填“0”补充。
3、读零法则: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其他位上有一位或多位0时,都只读一个零。
例:用4个8和4个0写出满足以下条件的数字: ※一个零都不读:8888┆0000 ,8880┆8000 等 ②只读一个零:8808┆8000 ,8088┆8000 等 ③读两个零:8808 0800 ,8808 0080 等
※注:在写含有几个零或读几个零这种题型时,写出之后一定要读一遍,看与要求是否符合。
4、求近似数(省略尾数,或有约字),并以“亿”或“万”作单位:
改变数的大小,要用“≈”,56789要入,01234要舍去。
首先,先分级,若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则先将亿后面的一位(千万位)进行“四舍五入”,再将亿后面的数字全部去掉,并添上一个“亿”字;
若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则先将万后面的一位(千位)进行“四舍五入”,再将万后面的数字全部去掉,并添上一个“万”字。 例:求下列各数的近似数(省略尾数):
573┆8000≈574万495┆4460┆0000≈495亿 5、改写,并以“亿”或“万”作单位 不改变数的大小,要用“=”
首先,先分级,若改写成以“亿”做单位,则先将亿位与千万位之间画上分级线,再将分级线后面的0全部去掉,并添上一个“亿”字;
若改写成以“万”做单位,则先将万位与千位之间画上分级线,,再将分级线后面的0全部去掉,并添上一个“万”字。 6、比较大小
先分级,位数越多,数越大;如果位数相同,再从高位看起,相同数位上大的那个数大。
相关链接:数字编码
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例如:身份证号码、邮政编码、车牌号码、条形码、参赛号码、电报译码等 身份证号码的组成一定要记住。
前六位表示出生地址代码(省市区)、7到14位表示出生年月日、15到17位是顺序码,最后一位是校验码。倒数第二位表示性别,单数为男性,双数为女性。
参赛号码为了号码的整齐划一,不满10的数字前面用0占位,此处要注意。
你知道吗?
自然数都是整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第三单元 年 月 日
(一)年月日
1、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4个季度。
1、2、3月——第一季度 90天(平年) 91天(闰年) 4、5、6月——第二季度 91天 7、8、9月——第三季度 92天 10、11、12月——第四季度 92天 2、记大小月的方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十二),31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十一),30天,平年二月28,闰年二月29。 3、①平年:2月(28)天, 全年(365)天; 上半年有(181)天。 ②闰年:2月(29)天, 全年(366)天, 上半年有(182)天。 ③每年下半年都是(184)天。
4、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先判断是不是整百年份)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2100等不是闰年,而1600、2000、2400等是闰年。 ①一般的公历年份÷4,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②公历年份是整百的÷400,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5、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
① 1小时 = 60分 ② 1分 = 60秒 ③ 1日=24小时 ④ 1周 = 7天 1日=24小时,1年=12个月,1世纪=100年 (二)计时法:
1、 1日=24时→ 24时也叫0时。
在一日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2、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中午以后+12 并去掉时间前面的词) 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中午以后—12 并加上凌晨、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这些词)
例如:上午8点(普通计时法)→ 8点(24时计时法) 下午4点(普通计时法)→ 16点(24时计时法)
3、计算经过时间时,一定把不同的计时法变成相同的计时法再计算。 4、经过时间的小时数(时间段):
结束时间(时刻)-开始时间(时刻)=经过时间(时间段) 5、时间段与时刻的不同:时间段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 6、重要日子必须记住: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月1日元旦节; 3月12日植树节; 5月1日劳动节; 6月1日儿童节; 7月1日建党节; 8月1日建军节; 9月10日教师节; 10月1日国庆节。
第四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1、1分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米,也就是0.1米。 2分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2份是 米,也就是0.2米。 其它的以此类推。
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0.1、0.2、0.3、0.4、0.5、0.6、0.7、0.8、0.9)。0.1表示1个十分之一。
2、1厘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 米,也就是0.01米。 55厘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55份是 米,也就是0.55米。 其它的以此类推。
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0.01、0.02、0.03……0.98、0.99)。0.01表示1个百分之一。 3、(1)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
整数部分相同的,再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 (2)实际应用
比大小的两种情况:跑步是数越少越好,跳远、跳高是数越大越好。
3、小数加减法计算: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记住在得数中点上小数点。并且要从低位开始算起。
在小数加减法计算时,出现得数为几点0,例如3.0直接写3就可以了。体现
数学的简洁美。出现整数减小数的情况,可以把整数看做小数减,不容易出错。 例如:1—0.7= 计算时可以计算1.0—0.7,便于小数点对齐。 4、小数的组成及读法
小数点的左边是它的整数部分,小数点的右边是它的小数部分。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是几就依次读几。(像读电话号码一样)。 单位转化:(用大的单位表示不够1,就用小数表示。)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1角=0.1元 1分=0.1角=0.01元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分米=0.1米 1厘米=0.1分米=0.01米 5、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 (如:5.1 >5 ;1.3 > 1等) 6、会在数轴上表示数
第五单元 线和角
1、线段、射线、直线区别: 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延长,可测量;
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不可测量;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不可测量; 将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将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线段和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
2、角的定义: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完整word版)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