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溶质的质量(单位为克)

(2)溶解度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 练习:指出下列各句的含义及判断是非:

1、2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表示 。

2、20℃时,100克食盐溶液里含有10克食盐,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 3、在2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里含硝酸钾24克,则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4 4、在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9克氯化铵,则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9 5、在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9克氯化铵,则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9克 6、在30℃时,50克水里最多溶解20克硝酸钾,则硝酸钾的溶解度 (二)、溶解度曲线(P33图):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形象地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1、曲线上各点:表示该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表示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曲线的交点:表示这几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

读图回答:

1、大多数固体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温度对溶解度影响最大的物质是硝酸钾,影响最小的物质是氯化钠; 3、极少数固体的溶解度(如 )随温度的升高而 。 根据以上溶解度曲线回答 :

1、 ℃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80克; 2、10 ℃时硝酸铵的溶解度为 ;

3、 ℃时硝酸钠与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为 克。

4、20 ℃时硝酸钠 、氯化铵、氯化钠 硝酸钾四种物质的溶解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 。

5、10 ℃时150克硝酸铵投入100克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温度升高到20 ℃,所得溶液为 溶液。 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①有的影响很大(曲线较陡)。如:硝酸钾。 ②有的影响很小(曲线平缓)。如:氯化钠。

16

2、极少数物质及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熟石灰。 3、曲线上的点:表示某温度下溶质的溶解度,且溶液是饱和溶液。 4、曲线下面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5、曲线上面的点:表示溶液是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 6、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7、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8、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巩固练习:

1.某温度下,把10克氯酸钾入50克的水中,结果发现还有6克氯酸钾没有溶解,求该温度下氯酸钾的溶解度。

2.如下左图,A、B、C分别表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在t 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

在t 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在 ______℃时,B和C的溶解度相等

(三)物质的溶解性等级: 20℃时的溶解度 溶解性等级 大于10克 易溶 1-10克 可溶 0.01-1克 微溶 小于0.01克 难溶 说明:所谓的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时相对的。自然界没有绝对不。习惯上称作“不溶”的物质,只是溶解度很小,一般忽略不计而已。

例1:0.05克某物质在室温时溶于10克水中达到饱和,这种物质的溶解度是多少?该物质属于溶解性哪个等级?

提问: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温度高低、是否搅拌、食盐颗粒的大小 探究: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一、提出问题: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二、建立假说: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我们猜测: 猜测1:溶解度可能与 温度 有关 猜测2:溶解度可能与 压强 有关 猜测3:溶解度可能与 溶剂 有关 猜测4:溶解度可能与 溶质 有关 三、设计实验进行检验:

(方案1)在室温下配制硝酸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给饱和溶液加热后再加入硝酸钾,观察此时硝酸钾是否溶解了?一直加到硝酸钾不能再溶解为止。想一想:为什么加热后硝酸钾还能继续溶解?

将此时的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你观察到什么现象?是否有大量的硝酸钾固体析出?想一想:为什么会有硝酸钾固体析出的?

17

得出结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温度是影响硝酸钾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方案2(控制变量法) 目 的 条件控制 验证溶解度是否与温度有关 温度不同,溶质、溶剂一样 (1)称量一定质量的硝酸钾固体M克,在室温下用一定量100克的水配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剩余N克。即溶解度为M-N克。升高温度,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继续溶解硝酸钾,称量剩余的硝酸钾为P克。即溶解度为M-P克。 (2)或配制较高温度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进行 M克,N克,P克,100克 对于同一种溶质,温度改变,溶解度改变 实验方案 实验数据 结 论 通过几次实验,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有: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内因)、温度(外因) 三、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 讲解P33例题

四.溶液的配制(P34)--略 附:体积分数(P35)

18

课题:1.6物质的分离

教学目标:1.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

2.了解晶体形成的几种方法。

重点难点:1.不同的晶体要用不同的提取方法的原因

2.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的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为主,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的要用

蒸发溶剂的方法来提取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

溶液普遍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自然界中的河水、海水和泉水等都不是纯净物,都是溶有多种溶质的溶液。那么,怎么将这些物质从水中提取出来,比如从海水提取食盐? 一、 晶体的形成

1、 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

A.常见物质的晶体如,硫酸铜晶体、云母晶体、食盐晶体、明矾、水晶、金属等,观察。B.常见的非晶体物质,如硫磺粉、红磷、蔗糖、玻璃、橡胶、塑料、蜡烛、松香等。 发现:晶体都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不同的晶体具有不同的形状。 2、 晶体的形成

思考:我们所吃的食盐是如何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

解答:我们所吃的食盐大多数就是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人们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

吹日晒,水蒸发后,溶液变浓,最后食盐就会结晶析出。 方法1:蒸发溶剂--适用于所有的饱和溶液。如食盐的提取 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提取到晶体呢?实验:P38-39 实验:1)配制一杯70摄氏度的硫酸铜的饱和溶液。

2)利用吸管吸取一滴硫酸铜饱和溶液,滴在凹穴片上。 3)仔细观察(或用显微镜观察),有没晶体出现? 4)静置、冷却、析晶

19

总结出这是利用了什么方法获得晶体?即: 方法2:冷却热饱和溶液

总结可得出获得晶体的两种方法:可以通过蒸发溶剂使溶液变浓,再继续蒸发溶剂而获得晶体;也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来获得晶体。

事实上,在生活生产中人们通常是将两种方法综合起来使用,也就是先通过加热使溶液浓缩(减少溶剂),再将溶液冷却(降低温度),使溶液中的物质结晶析出。 问1:为什么蒸发溶剂能析出晶体?

问2:为什么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可得到晶体? 问3:这两种方法是不是适合所有物质晶体的获得? (前一种是,后一种不一定。)

例: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试用你学过的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 二、结晶水合物

无水硫酸铜粉末 是白色的 硫酸铜晶体 是兰色的 硫酸铜溶液 也是兰色的

三、关于溶解和析出的平衡

由于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从宏观角度看,把硫酸铜晶体放入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不会继续溶解,但是从微观角度看,一块硫酸铜晶体上可能左边有一部分在溶解的同时,另一部分在析出,溶解和析出的质量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说溶解和析出平衡,质量不变,形状发生变化。

20

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溶质的质量(单位为克)(2)溶解度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练习:指出下列各句的含义及判断是非:1、2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表示。2、20℃时,100克食盐溶液里含有10克食盐,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3、在20℃时,100克硝酸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n6e77zyte0a6ri16zt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