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水圈和水循环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水圈和水循环》教案

吴国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圈的组成、水体及水圈的特点; (2).认识水循环的概念、类型、环节和意义; (3).掌握洋流的概念、形成、分布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图示熟悉各种水体的储量;

(2).根据“水循环示意图”比较三种水循环的差异。

(3).联系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认识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4) .联系世界气候、渔场,分析洋流的地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加深水资源有限性的认识; (3).增强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 2、洋流的形成、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洋流的形成、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时安排】 2-3课时

【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

2.读图分析讨论法; 3.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水是生命之源,在《地球的宇宙环境》一节中也讲过: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是因为地球有生命之源———水,地球上各种水体共同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就是水圈。

1

第三节 水圈和水循环 一、水圈的组成 1、水圈的概念

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共同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水圈。

材料展示

[材料] 课本材料 “地球表面71%被水面所覆盖,地球有水的行星之称”

思考讨论 :地球上有丰富的水,但为什么许多地方缺水严重?

读课本图2-3-2 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及所占的比重 2、水圈的水体组成 水圈是由各种水体组成的。

分析缺水的原因: (1) 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储量小——自然原因 (2)污染和浪费严重——人为原因

实际上,陆地上冰川是淡水的主题,但不易利用,浅层的地下淡水、湖泊淡水、河水容易利用。

(转折导入)李白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水奔流到海真的不复回吗?

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水循环的概念(学生看书自学)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

板图讲解水循环过程(教师边绘边讲)

2

拓展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目前人类主要有哪些活动影响着水的循环

如修建水库、植树造林;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 3、水循环的意义(学生看书自学)

地球上的各种水体通过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一系列过程和环节,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水循环系统。其意义有三点:

1)水循环维持着全球水体的动态平衡,促使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

2)水循环既是物质流又是能量流,它使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运动和能量传输得以转化。 3)水循环影响着全球气候,塑造着地表形态。

思考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并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这应从正反两方面来加以辩证的认识:水资源处于不断循环更新状态,从这一意义上讲,水资源是可更新资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而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缺水或水质性缺水,因此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课本活动 看图2-3-4和2-3-5:

讨论:比较两条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有和异同,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判断它们分别以那种补给类型为主。

3

水圈和水循环教案

《水圈和水循环》教案吴国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圈的组成、水体及水圈的特点;(2).认识水循环的概念、类型、环节和意义;(3).掌握洋流的概念、形成、分布和影响。2、过程与方法:(1).结合图示熟悉各种水体的储量;(2).根据“水循环示意图”比较三种水循环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kqcd0ws9z6h1tx45ff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