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江苏省中小学教师班主任知识网络竞赛题库(含答案) 一单选题。 1
(),中共中央、国务院以中发〔2004〕8号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4年2月26日/2006年2月26日/2007年2月26日/2005年2月26日/ 2004年2月26日 2
()不是教师职业倦怠的常见表现。 个人成就感低/情绪耗竭/喜怒无常/去人性化/ 喜怒无常 3
()不是进入青春期后常见的心理矛盾。 自制性与冲动性的矛盾/果断性与优柔寡断的矛盾/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果断性与优柔寡断的矛盾 4
()常见于研究性学习、公民道德实践、法律伴我成长等综合实践活动的初期开题论证、中期检查、结束阶段的结题评审 拓展训练式班会/心理体验式班会/辩论式班会/答辩式班会 答辩式班会 5
()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教育离不开社会。社会是个大课堂,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教材,它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生动丰富的内容,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详尽、感性、富有人情味的环境。 蔡元培/魏书生/陶行知/孔子/ 陶行知 6
()的方法会增强家长教育子女的信心,能激发学生上进心,最终有益于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 反映其子女的某些不足/汇报其子女的明显进步/只说优点/喜忧兼报/ 喜忧兼报 7
()的需求是中学时代学生的特征 认同/保护/爱情/成功/ 认同 8
()对方,是礼仪规范的灵魂。 爱护/关心/尊重/帮助/ 尊重 9
()既是对我们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班主任加强班级建设和管理的需要,更是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之一。 加强对优等生的提升/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加强对中等生的提升/加强对贫困生的转化/ 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 10
()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心理特征。 幼儿期/青年期/童年期/少年期/
少年期 11
()具有传承性、教育性、规范性,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的制度、环境、人际关系和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 青少年文化/社会文化/学校文化/家庭文化/ 学校文化 12 ()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让师生在互动中产生积极影响。 良好的集体活动/合作的学习活动/顺利的咨询活动/成功的比赛活动 良好的集体活动 13
()认为把选择座位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仅是对学生上进愿望的信任,而且能对“座位”这一教育资源实行合理配置。 陶行知/任小艾/李镇西/魏书生/ 魏书生 14 ()是班级成员在班主任的引领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在一个班级中是客观存在的。 班级文化/班级风气/班级目标/班级制度/ 班级文化 15
()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学科教师/班主任/学生/家长/ 学生 16 ()是班级活动开展的关键,也是活动全过程的高潮 活动评价/活动组织/活动计划/活动实施/ 活动实施 17 ()是班主任或班委会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指导和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班会/班委会/队会/活动 班会 18
()是对自己的认同和评价 信念树立/自我概念/角色定位/情绪管理/ 角色定位 19
()是根据“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和心理学理论,运用相关心理学技术,创设体验情境和活动。 答辩式班会/辩论式班会/模拟式班会/体验式班会/ 体验式班会 20
()是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常用的有效形式。 开办家长学校/找家长谈话/成立家长委员会/家访 家访 21
()是每个学生个体生活的起点,同时将伴随学生个体生活终生。 集体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
家庭生活 22
()是实施班会的领导者,应发挥主导作用。 班长/家长/班主任/学生/ 班主任 23
()是学生在学习期间最主要的生活空间。 家庭/学校/书房/社会/ 学校文化 24
()是学校的细胞,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 教师/班主任/班级/团队/ 班级 25
()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它的有效配合。 终身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26
()是指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情绪/性格/脾气/ 个性 27
()说过:“真正的集体,并不是单单聚集起来的一群人……而是在自己面前具有一定共同目标的那种集体。” 洛克/苏格拉底/马卡连轲/夸美纽斯/ 马卡连轲 28 ()提醒我们教师在转化“差生”过程中要多些真诚,同时用足够的耐心鼓励他,就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鲶鱼效应/蝴蝶效应/南风效应/木桶效应 南风效应 29
()通过口头言语交换看法、收集信息,是人际互动最常见的方式。 访谈/讨论/记录/观察/ 讨论 30
‘读’学生后期的工作主要是进行跟踪调查,可以促使班主任()工作。 继续/努力/反观/开始 反观 31
“读”学生的常规方法分为()三个阶段。 观察了解认识/前期中期后期/交流观察了解/了解理解认识/ 观察了解认识 32
“离开诚信,我不知道市场经济能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出自() 陶行知/冯特/勒波而夫/苏格拉底/ 冯特 33
江苏省中小学教师班主任知识网络竞赛题库(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