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完整版)《庄子》故事两则中考题集锦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庄子》故事两则中考题集锦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6—19题(9分)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6.庄子是_________家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例如 ________ 、________。(3分)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①庄子来,欲代子相 ②于是鸱得腐鼠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的意思。(2分)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9.庄子在文中将自己比作 ________ 的“鸩鶵”,将惠子比作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鸱”,把“腐鼠”比作 ________,巧借鸩鶵的故事辛辣地讥讽了惠子。(2分) 参考答案:

16.道 游刃有余 望洋兴叹(螳臂当车 涸辙之鲋 朝三暮四 沉鱼落雁 相濡以沫 等)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每格l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7.(1)做宰相 (2)在这时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个l分。 18.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19.志向高洁 功名利禄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6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8-10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以梁国而吓我邪?

(节选自《<庄子>故事两则》)

8.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孟子《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也体现了这种追求。(1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三篇文章中孟子的形象与《<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庄子的形象有很大不同。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孟子与庄子形象的不同点。(3分)

参考答案: 8、舍生取义

9、 鱼,是我喜爱(想要)的;熊掌,也是我喜爱(想要)的 。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愿意舍弃鱼而得到熊掌。(得分要点:整句翻译准确流畅得满分,其中“所欲”、“得兼”的准确翻译各占0.5分)

10、孟子积极入世;庄子消极避世。答到“积极”、“消极”或“入世”、“避世”的意思,均可得满分;答到孟子“重义轻生”,庄子“不贪图富贵,幽默风趣”等也可给满分。

(二)惠子相粱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或谓惠子曰 (2)欲代子相 (3)非梧桐不止 (4)于是鸱得腐鼠

17.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18.请揣摩“庄子往见之,曰:??”中庄子“曰”的神态或表情,用一个词描摹。(2分)

19.本文比喻巧妙贴切,请你说说“鵷鵮”和“鸱”分别比作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6.(1)有人 (2)想 (3)栖息 (4)在这时 17.惠子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

18.冷笑(或嗤笑、愤怒、鄙夷)(意思符合即可)。

19.“鵷鵮”比喻庄子(或志向高洁之人),“鸱”比喻惠子(或贪求名利之人)。

(二)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节选自《庄子·秋水》) 1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是鱼之乐也 是日更定矣 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苟全性命于乱世 C.子固非鱼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云归而岩穴暝 20.下列各项中“之”字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我知之濠上也

A.公与之乘 B.杀之以应陈涉 C.何陋之有 D.择其善者而从之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3分)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2.这一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你欣赏的是谁?为什么?(3分) 答:

19.A评分标准:3分。 20. C评分标准:3分。

21. 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评分标准:3分。整句意思正确、语言通顺即可,不一定要逐字翻译。

22. 欣赏庄子,因为庄子能以愉快的心境,对待周围的事物,追求天人合一,推崇自然,机智善辩。 欣赏惠子,因为惠子机智好辩,善于抓住对方的漏洞之处,对于事物有着寻根问底的认知态度。 也可以一同欣赏两位,理由综合以上所述即可。

评分标准:3分。指出欣赏对象,1分。 说明理由,2分。言之成理即可。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B.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C.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D.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 相( ) ② 止( )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

4.请具体分析本文中庄子的语言技巧。(2分)

5.结合文意说说庄子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案】 1. C

2.①做宰相;②栖息、停留。

3. 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吗?

4. 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是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和比喻修辞手法,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间接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和志趣,讥讽惠子心胸狭窄。

5. ①面对惠子的猜忌,庄子主动与惠子见面,可见他的勇敢与机智。(1分)②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可见他谈泊名利、志向高洁。(1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粱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固:_____________ (2)请循其本。 循:_____________

(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之: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可以看出两个人的心境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概括《庄子》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文,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关于这一点,历来争论不休。下面是其中看法之一:

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请你对谁是胜者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固然 (2)顺着,沿着 (3)代词,鱼的快乐 2.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3.惠子求实的态度近乎呆板,而庄子极富灵性,有诗人一般的心境。 4.机智、幽默、富有想像力。 5.“略”。

(完整版)《庄子》故事两则中考题集锦

《庄子》故事两则中考题集锦(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6—19题(9分)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ds3j2j6nl02ra61x73m28mwx1483k01ct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