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壮拳传承治理特征、路径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壮拳传承治理特征、路径

唐明欢

【摘 要】壮拳源起壮民农耕生产生活,兴于战争,久经战争洗礼,具有杀戮性拳术。壮拳内容极其丰富,有壮拳套路35个、器械14个、对练套路2个,具有典型代表的有擒功大王拳、霸王锤、梅花椿拳、八卦榔棍对练等等。壮拳流传至今已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被广西定为武术保护和发展的重点项目。作为壮民族文化实践载体与文化瑰宝,研究壮拳传承治理的特征、路径,具有重要学术积累价值。

【期刊名称】四川体育科学 【年(卷),期】2024(037)003 【总页数】3

【关键词】壮拳传承特征路径

1 壮拳传承治理特征

1.1 遴选内容

壮拳的动作彪悍粗犷,形象朴实、功架清晰准确,沉实稳健,拳刚、势烈、多短打、擅标掌、少跳跃,秆拳时结合使用壮语发音,借声气摧力。该拳种采用“站椿”、“打沙袋”“打树椿”“走梅花椿”“七步铁线基本椿功”等功法练功。壮拳讲求以重创致残对手为原则,除拳打、脚踢、肘击、膝击、肩挑、头撞等技法外,还有口咬、挖眼、锁颈、插阴、碎骨等以杀戮灭敌为主的拳技。壮拳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遴选壮拳内容,遵循传承路径原则。(1)套路;结合中国传统武术套路,融合南拳,洪拳、蔡李佛拳求同存异。凸显其功架特征,沉实稳健的表现形式,摈弃笨拙的象形形态,迎合现代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适应现代武术的审美情操。(2)格斗术;现代东西方格斗术百家齐放,西方的拳击,柔术,东方的跆拳道,空手道,泰拳等百家争鸣,壮拳具有典型的杀戮拳术,实战性突出,充分发挥拳打、脚踢、肘击、膝击、等技法外,革除肩挑、头撞、口咬、挖眼、锁颈、插阴、碎骨等以杀戮灭敌为主的拳技,适应现代竞技规则,重登竞技舞台。(3)武舞;武术与舞蹈的结合开创武术发展的先河,将壮拳民族特色服饰,音乐等元素结合,传统文化转向现代化文化,适应现代民族需求,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与竞争力。 1.2 载体培育

非物质载体:传承人,传播壮拳文化,使之不断延续下去的个人或群体就是传承者,传承人是壮拳发展的核心要素。审核壮拳传承人的标准,遴选与培养壮拳传承人,直接影响壮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赋予权力:传承人角色定位,传承人作为传承的载体,明确传承人社会地位,给予传承,讲学,学术研究,传艺等政策支持,提高生活保障,经济资助。(2)明确义务,落实责任:传承人就是壮拳的“名片”,不但要继承掌握壮拳的知识与技艺,将其延续下去,还要通过各种有利的途径来传播、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传播与创新中,传承者发挥自身价值与能力,做到壮拳的实践者,而不是言论者。

物质载体:壮拳文化的原生态物质的保存,是壮拳的民族特色。语言文字的族群特性,练习场所的农耕性,器械的庞杂,套路繁多,对壮拳种进行了全面记载,传递了壮拳文化,对壮拳武德风范、族群崇拜和生活诉求作了深刻的解读,是壮拳传承的重要成果。 1.3 传承路径

1.3.1 自然传承 壮拳文化有原生态文化和次生态文化之分,产生于农耕生活,

盛行于战争杀场并流传至今,古壮拳完全保留原生态文化,延续其古朴,笨拙动作,以杀戮灭敌为技术特点。

而“舞武壮拳”在古壮拳上与舞蹈音乐等元素的新文化融合创造“次生态文化”。自然传承意识到保护与传承原生态壮拳的重要性,而对壮拳的保护主要以自然保护为主,目的在于保留原汁原味的武术文化。

1.3.2 经济传承 壮拳与搏击产业融合发展,开发与利用壮拳文化特色,创造良好经济效益,是壮拳文化保护的另一种手段。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中,武术融入市场,武林风、昆仑决等商业赛的开辟,供给壮拳等传统武术新的发展机遇。壮拳民族特色文化融入旅游业,壮拳民族特色显著,语言,服饰充满壮族少数民族风情,在旅游产业中传承与弘扬壮拳,在市场中寻求壮拳的植根土壤。 1.3.3 自主传承 壮拳的传承有静态传承与活动态传承之分,静态传承注重原生态壮拳的挖掘,整理。动态传承主体主导壮拳的可持续发展。植根于民间传承人在壮拳的传承中起到主体作用,传承人自主性的发挥对壮拳文化的传承效果起决定性作用。政策引导,商界,新闻媒体及其学术界对壮拳关注,掀起壮拳发展的新高潮。

1.3.4 整体传承 壮拳传承力求整体性,壮拳套路35个、器械14个、对练套路2个形成较为完整的技能体[1]。该体系的主要内容套路种类、习练方法、技法运用、练习口诀、传承制度、理论体系、武林轶事、门派典故、礼节仪式等,缺一不可。对这些要素进行传承,必须基于壮同胞民间文化,壮拳的整体传承要以壮拳的产生背景为基础,产生于古代农耕文明时期,兴与战争,要依赖民间文化,从而在传承中保护壮拳文化的特色,发扬壮拳民俗风格。 1.4 传承基地

壮拳传承治理特征、路径

壮拳传承治理特征、路径唐明欢【摘要】壮拳源起壮民农耕生产生活,兴于战争,久经战争洗礼,具有杀戮性拳术。壮拳内容极其丰富,有壮拳套路35个、器械14个、对练套路2个,具有典型代表的有擒功大王拳、霸王锤、梅花椿拳、八卦榔棍对练等等。壮拳流传至今已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被广西定为武术保护和发展的重点项目。作为壮民族文化实践载体与文化瑰宝,研究壮拳传承治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cc3n8vfu40daes3y3831emx02sb8q00vs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