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神经病学(更多执业医师考试资料请关注公众号医研杂坛)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3、脑膜刺激征是软脑脊膜受到炎症、出血或理化内环境的改变刺激时出现的一系

列提示脑膜受损的病征,其包括颈强直、克匿格征和布鲁津斯基征,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后者以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瘤等为主,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血液会渗入脑室及脑池刺激脑膜。

第五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

1、中年女性,有间断头痛史,MRI左顶枕脑内蜂窝样血管流空影,呈模形,脑动

静脉畸形的可能性大。DSA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脑血管病变的金标准,因而最有诊断价值。

2、头部外伤史,枕部着地,伤后深度昏迷,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四肢强直,

双侧Babinski征阳性,在急诊科静脉输入20%甘露醇250ml/后,进一步有效(提示有颅内压升高表现),应考虑诊断为急性颅内血肿伴脑疝,应立即采用头颅CT检查以明确诊断。

第七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1、四肢中枢性瘫痪的病变部位是脊髓高颈段。

双上肢正常,双下肢中枢性瘫疾的病变部位是脊髓圆锥。 双下肢周围性瘫痪的病变部位是马尾。

第八章 头痛

1、偏头痛预防发作用药:托吡酯、苯噻啶和普萘洛尔。

2、有先兆偏头痛最常见的先兆是视觉先兆。持续时间为5~60分钟。

3、紧张型头痛主要由颅周肌肉或肌筋膜结构收缩或缺血、细胞内外钾离子转运异

常等原因引起,一般无神经系统异常和影像学异常表现,典型特征为持续性钝痛、头周紧箍感以及疼痛部位肌肉触痛或压痛。患者中青年男性,持续性头痛

6天,自觉后枕部紧箍样疼痛,无恶心、畏光和畏声,查体:眼压无异常,张口颌关节无弹响,双颞肌和枕肌明显压痛,余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脑MRI无异常,诊断为紧张性头痛。

第九章 脑血管疾病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由于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

损,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一侧肢体无力,突然不能言语,骑自行车于路口转弯处,扭头后视时突觉全身松软无力,犹如“骨架消失”,人和车倒地。神志清楚,四肢无法动弹,持续约3分钟后缓解。间断感觉环境晃动伴恶心2天。共发作5次,每次持续10~15分钟。临床症状一般不超过1小时,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且无责任病灶的证据。

2、对频繁发作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用的治疗是华法林。

心源性脑梗死的最主要病因是心房颤动。

急性缺血性脑率中(心源性)起病24小时后的治疗应选用低分子肝素(有争议)。

高血压脑出血最好发的部位是.内囊和基底节附近。

脑出血的诊断依据是急性偏瘫者,伴CT中对应区域有高密度灶。 脑血管畸形中最常见的类型是动静脉畸形。 易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疾病是颅内动脉瘤。 诊断脑出血最迅速、最可靠的检查头颅CT。 目前颅内动脉瘤主要的确诊检查是脑血管造影 心房颤动引起的常见卒中类型是脑栓塞

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最不相关的因素.脑血管畸形范围.血压上升的程度.动脉瘤的大小以及颅内压的变化。不包括性别。

脑出血的预后与部位有关、出血量有关、出血量、部位有关以及并发症的严重

程度。

脑出血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是小脑血肿>10ml、壳核出血大于40ml、严重脑室出血。

男,58岁。突感头、颈项部剧烈疼痛,大汗伴恶心、呕吐、眩晕。查体:急性病容,四肢活动自如,脑膜刺激征阳性。头部CT示脑沟与脑池高密度影。最可能的诊断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3、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脑动脉粥样硬化。

导致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是脑血栓形成。

4、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的表现;导致三偏症状,即病灶对侧偏瘫(包括中枢性面舌

瘫和肢体瘫痪)、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脑梗死时头颅CT检查应在24-48小时才能显示出梗死灶,该患者发作5小时,故头颅CT检查正常。

大脑前动脉病变会出现截瘫、二便失禁、意志缺失、运动性失语综合征和额叶人格改变等表现。

椎-基底动脉病变会出现眩晕、呕吐、四肢瘫痪、共济失调、肺水肿、消化道出血、昏迷和高热等表现。

5、男,63岁。晨起发现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活动不适,既往体健。发病后5小时体

检神志清楚,血压120/80mmHg,右中枢性面瘫,舌衰,右侧上下肢体肌力2级,右半身痛觉减退.头颅CT未见异常。应选择的治疗方法是溶栓治疗。患者初步诊断为左侧大脑中动脉脑血栓形成。脑血栓形成的治疗分为一般治疗和特殊治疗。一般治疗以维持生命体征、处理并发症等对症治疗为主。特殊治疗早期首选溶栓治疗,本例患者属于脑血栓形成早期,故首选溶栓治疗以挽救缺血半暗带。

6、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栓塞性脑梗死,脑缺血最主要的恢复血流,措施是静脉溶栓,未行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在48小时之内尽早服用阿司匹林,但在阿司匹林过敏或不能使用时,可用氯吡格雷替代。他汀类药物属于脑保护剂,

可通过降低脑代谢、干预缺血引发细胞毒住机制减轻缺血性脑损伤。应制定短期和长期康复治疗计划,分阶段、因地制宣地选择治疗方法。 7、相邻两血管供血区分界处缺血所导致的卒中类型是分水岭脑梗死。

8、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起病3小时内的治疗应选用.重组人纤维酶原激活剂(r-PA) 9、心源性脑栓塞急性期一般不推荐抗凝治疗,急性期的抗凝不比抗血小板更有

效,但显著增加了脑出血和全身出血的风险。对大部分房颤导致的卒中患者,可在发病4-14天开始口服抗凝治疗,预防卒中复发。但患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心源性)起病24小时后,(低分子肝素)存在争议。

10、突出右侧肢体无力1小时,头颅CT左基底节区高密度,应诊断为脑出血。 11、脑出血的诊断依据是急性偏瘫者,伴CT中对应区域有高密度灶。

12、患者中年男性,既往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提示颅内动脉瘤存在可能性大,

出现右眼睑下垂伴复视2个月、查体右眼球外斜位、右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等动眼神经麻痹表现提示动眼神经受压或病损,增强CT检查显示鞍旁右侧有一直径约0.5cm圆形高密度影,周围无脑水肿征提示该高密度影非脑出血引起,而是动脉瘤所致。综上,考虑诊断为右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 13、患者老年女性,左眼睑下垂,复视5个月,查体见左眼球外展位提示左侧动眼

神经麻痹。因此,考虑诊断为左侧后交通动脉瘤。

14、男,65岁。突发头痛、头晕和行走困难10小时。既往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史10

年。查体:神志消,颈有抵抗,对答尚清晰,眼可见眼震,瞳孔等大且对光反射存在,无明确面舌瘫或肢体瘫痪,听力正常,腱反射对称,无深浅感觉异常,未引出病理征,行走步基宽大、不稳,直线行走不能。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小脑出血破入脑室。

15、男,31岁。曾诊断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3天后,剧烈头痛意识朦胧躁动频

繁呕吐,查体可见视乳头水肿。可能的判断是再次出血。

16、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目标主要有四个:防治再出血、降低颅内压、防治继发性

脑血管痉挛、减少并发症。

绝对卧床休息4~6周可减少再出血的可能。蛛网膜下腔出血不同于脑出血,出血部位没有脑组织的压迫止血作用,应适当应用止血药物预防再出血。

静滴20%甘露醇可以降低颅内压,为临床一般处理。口服尼莫地平可以很好的起到防治继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作用。

而低分子肝素是抗凝药物,会加重出血,禁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

17、男,72岁。脑血管病患者。住院期间突然半夜起床活动。无目的地摸床,摸墙,

摸病友的头,自语,白天安静入睡。患者为老年男性,有脑血管病史,突发精神神智异常症状。考虑诊断为血管性痴呆。最有意义的检查是MRI检查。血管性老年痴呆如能早期治疗,预后相对较好,其治疗包括运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的病因治疗,运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等对认知症状的治疗和运用氟哌啶醇等抗精神病药物、苯二氨类镇静催眠药等对症治疗。

丙戊酸钠是一种广谱抗癫痫药物,对血管性痴呆治疗无效。

18、青年女性患者跟邻居吵架时(可为脑出血诱因)突发剧烈头痛伴呕吐,视物双影

2小时伴畏光(颅内压增高表现)。查体:右眼睑下垂,右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右眼向上、下、内活动受限(提示患者可能蛛网膜下隙出血压迫视神经或者视放射),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阳性)。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查体,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头部CT对急性SAH早期显示最清晰,最有价值,应作为首选检查。

19、女,35岁。近5年来间断头痛,每月发作1~2次,MRI示左顶枕脑内蜂窝样血管

流空影,呈楔形。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脑动静脉畸形。

20、女,35岁。近5年来间断头痛,每月发作1~2次,MRI示左顶枕脑内蜂窝样血管

流空影,呈模形。该患者最佳治疗方案是血管内介入治疗。

21、无症状脑梗死,临床上无明显体征,梗死多位于白质非功能区,查体无神经系统

定位体征,脑CT扫描、脑MRI检查发现有脑梗死病灶。无症状脑梗死与脑梗死

神经病学(更多执业医师考试资料请关注公众号医研杂坛) 

3、脑膜刺激征是软脑脊膜受到炎症、出血或理化内环境的改变刺激时出现的一系列提示脑膜受损的病征,其包括颈强直、克匿格征和布鲁津斯基征,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后者以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瘤等为主,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血液会渗入脑室及脑池刺激脑膜。第五章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1、中年女性,有间断头痛史,MRI左顶枕脑内蜂窝样血管流空影,呈模形,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bjqm76hvs4m0xd0pw4b4c2db011p100m9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