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钱学森情报学思想及对我国情报事业发展贡献的研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钱学森情报学思想及对我国情报事业发展贡献的研究

张立 杨俊杰

(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04)

摘要: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在科技情报领域也有着许多专业的见解,对我国情报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试从以下二个大的方面进行阐述:一是钱学森关于情报以及情报科学的研究,二是钱学森对我国情报事业发展的贡献。

关键字:信息;情报学;钱学森

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空气控制学专家,其学术思想颇丰,跨越了许多学科专业领域,并且成就卓著。在情报学领域,他也做了许多专业的研究,对情报的概念、情报科技的体系结构和研究方法以及情报事业的重要地位都提出了许多专业而又独到的见解,从而对情报学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钱学森情报学术思想研究 1.1.情报的概念

上世纪70年代,钱学森发表了第一篇关于图书情报工作的文献《情报资料、图书、文献和档案工作的现代化及其影响》,文中详细地论述了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以电子计算机检索为核心的自动化信息体系,并正处于十分迅速的发展之中。1983年7月,钱老在国防科技情报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的给出了“情报”的定义,他解释说:“情报是激活了、活化了的知识,是激活了、活化了的精神财富。”并进一步指出:“情报就是为了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所需要的知识,这里包含了两个概念:一个就是知识,不是假的、乱猜的,应该是知识。再有一个,它是为特定的要求,也就是为特定的问题提出来的。所以,及时性和针对性是非常重要的。”在谈到“情报资料”时,钱老指出:“我们常常说情报资料,我看现在要把情报和资料分开,情报之所以能产生,离不开资料,但是资料不等于情报。僵死的资料不是情报,情报是激活了,活化了的知识或者精神财富,或者利用资料提取出来活的东西”。这是钱老结合自己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对情报工作实践的深刻体会,为“情报”赋予的非常清晰的学术概念,这一点对情报科学的研究和情报工作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学术根基。 1.2.情报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钱学森在构建情报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上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79年1月,钱老在《科技情报工作》上发表文章指出:“现代技术,特别是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对于情报工作今后发展的影响,现在来看,我在那篇文章里所写的已是很不够了,特别是没有把科技情报工作作为一门科学技术来考虑。”续而他又在“科技情报工作的科学技术”一文指出:“开宗明义,必须强调我们研究情报这一门科学技术,一定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做。”这是钱学森首次明确提出情报研究是一门科学技术。

钱老所构建的情报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如下图图示1所示:包括两个领域以及三个方面。

解决特定问题,收集资料 资料库以及 检索系统 即激活、活化 情报

领域一:1、收集资料的科学技术

2、资料的检索存储技术

领域二:3、情报分析研究,生成情

图示1

1

1983年7月,钱老在国防科技情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科技情报工作的科学技术》文中指出:情报是为了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情报工作分应为两个领域或三个方面,一个是收集资料、建立资料库、建立检索系统;再一个就是把资料活化,激活后变成情报;并具体地阐述了情报科学技术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资料搜集方面的科学技术;二是资料的存储检索技术,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情报工作的第一个领域,大家提的比较多,而更重要的是第三方面的内容,即情报分析研究,也就是情报的提取、知识或精神财富的活化。

基于对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研究,钱学森对情报学的定位有着明确的理解,他说:“有没有情报学这门学问?我认为有情报学,它当然是一门应用科学,就是把情报工作上升到理论的、系统的学问,使科技情报工作成为一个有效的组织结构体系”。而且他是在整个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来讨论情报学, 并且把情报学作为思维科学的一个分支。1984年8月,钱老在全国思维科学讨论会上发言,明确地指出情报科学技术是思维科学的一门应用科学。他指出:我是把情报这个领域作为思维科学里面的一部分来考虑的。因为情报最后要和人的意识、思维交互作用,如果人没法用,那就不叫情报了。钱老之所以把情报研究作为一种科学技术,把这门学问称作情报学,就是看到了情报在科技工作中的重要性,所以要把这方面的工作提升到一个理论的、系统的高度,用于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1.3.情报学的研究方法

在钱老看来,情报研究是一门科学技术,在产生情报的过程中,他经常所说的“提取、激活”,并非仅仅是从资料库里提出几篇有关的文献资料,或者简单搞翻译工作,也不只是把这些资料作简单的综合分析,而是要运用一种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的方法,搞集体研究,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他结合自己在系统工程领域的认识和实践,认为“高级一点的情报研究工作,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技术,这种综合技术就要用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的方法”。因而他指出:“情报分析研究技术,也可以说成是生产情报的科学和系统工程的方法”。这种情报研究的科学技术方法,除了掌握资料外,还需要有一个模型框架,然后输入零碎的资料,如果没有这个模型,那就必须先对系统作定性分析,然后采用系统辩识,形成定量的系统模型,钱学森后来把这种综合技术方法发展成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即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

后来他进一步解释,当今人类的精神财富的量是极大的,以后情报研究的工作量比过去大得多,如果完全依靠人工是不可想象的,情报科学技术,不仅需要前面所说的信息系统,而必须要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并与其结合,这就是智能机,由它来代替人的部分智能工作。如果不搞智能机,那么我们将会被人类自己创造的大量精神财富压垮。 2. 钱学森对我国情报事业发展的贡献

2.1.钱学森关于情报事业的重要地位的论述

钱学森在航天事业上的卓著贡献使我国成功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之后,他就一直希望把这种系统工程中的理论抽绎出来,构建现代化的组织管理。于是,他站在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的理论基石上,研究在解决建国初期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中重大复杂问题中的成功经验,期望提炼成具有普遍的科学技术方法,发展成为系统科学,并力图推广应用到组织管理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此,钱老努力使社会科学走向社会技术,创建组织管理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系统工程。那么,要搞上述的社会系统工程,钱学森就首先强调,首先要获取确切的情报资料,他认为准确及时的情报资料是搞好社会工程的重要依据,社会生产、人民生活、生产技术、科学发展等各方面情报资料,都必须力求准确。他提出要建立一个情报资料库,把复杂繁多的资料组织存贮好,以便随时检索获取利用,用来成功地建设社会主义。同时他还指出:“情报事业也是社会主义精抻文明建设的一个重点,而这一事业的理论基础也是情报科学”。

钱学森十分重视我国信息情报事业的建设,把它列为当时之后的6O年我国应抓的三个方

2

面工作的第一项。他认为这是一个新的产业,把它作为第四产业,“就是知识的积累、提取和使用,可称为精神财富的创造和使用产业”。1984年9月,钱学森教授在一次学术报告会上就信息建设的问题发表讲话,把情报提到战略的高度,他说:“我们讲工业建设、农业建设、能源建设、交通运输建设,但很少讲信息建设。现在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了。我们要形成一个概念,信息建设就是所有这一类东西,包括我们的科技情报,都是信息建设事业。现在要提这么一个概念,信息建设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l989年,在国防科工委情报研究所建所30周年纪念日上,他则进一步明确地指出:“我们已进入信息社会,信息是新一次产业革命的特征之一,而情报研究又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知识和信息激活过程,所以情报研究是当今产业革命的一项核心工作。”钱老在指导国防科技信息中心时,也曾多次提出“一定要把我们的工作放到全局的大系统中去考虑,放到人类创造精神财富的整个活动中去考虑。”

2.2钱学森的情报学术研究在我国情报事业发展中的地位

符福峘2005年在《我国情报学理论体系建设的伟大成就——庆祝我国科技情报事业创建50周年》一文中指出:我国的情报事业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56年国家科技情报机构成立至1966年,这个阶段是我国情报事业创建的初期,主要是研究和探索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内容与方式,情报机构的职能与发展方向等,从总体上看,情报学理论认识落后于情报社会实践;第二阶段是从1966年至1980年,这个阶段的前10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十年动乱”,情报事业的发展遭受重大挫折,未能按照预定的目标向前发展,后4年是我国科技情报工作恢复、调整与改革的时期;第三阶段是从1980年至1992年,这个阶段是我国情报事业深化改革与全面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1983年钱学森发表题为《科技情报工作的科学技术》的重要讲话,提出“科技情报工作是一门科学技术”的新论断,为情报学理论与方法建设指明了方向,开拓了新局面。广大情报工作者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了建立新型的科技情报管理体制的活动,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善情报工作手段,以及采用科学的方法提高情报服务效能,并从战略高度研究我国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目标与方向等重大问题。第四阶段是从1992年至今。1992年召开全国科技情报工作会议,颁布了我国科学技术第6号蓝皮书《国家科学技术情报发展政策》,进一步明确了情报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方向。

不难看出,第三阶段是我国情报事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钱老的情报理论研究工作为情报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3.结语

虽然钱老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对我国情报科学的研究和对我国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里。我们将发扬钱老科技情报学术思想的精华,继续做好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工作和服务工作,为推动我国国防科技情报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陆近春,邵利勤.情报科学技术的广阔天地:钱学森论情报科学技术概述[J]. 浙江高校图书馆工作,1994,(4):13-16.

[2] 许志强.钱学森教授情报思维理论研究[J].中国图书馆科学,2004,(7): 3-5.

[3] 苏盈,阴双喜.钱学森的信息情报思想及其价值[J].图书馆杂志,1995,(3):21-22.

[4] 吕斌,李国秋.钱学森情报思想及其对情报学持续发展的启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7):1-6.

[5] 卢明森.钱学森的思维科学[J].中国工程科学,2002,(2).8-15..

[6] 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7.

[7] 李艳.钱学森的情报思想与我国情报学科体系重构[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6):1-4.

3

作者姓名:张立、杨俊杰

单位名称: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图书馆

联系电话:0431-638162(军线) 0371-66321260(地线) 通信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商城东路12号 邮政编号:450004

4

钱学森情报学思想及对我国情报事业发展贡献的研究

钱学森情报学思想及对我国情报事业发展贡献的研究张立杨俊杰(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图书馆,河南郑州450004)摘要: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在科技情报领域也有着许多专业的见解,对我国情报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试从以下二个大的方面进行阐述:一是钱学森关于情报以及情报科学的研究,二是钱学森对我国情报事业发展的贡献。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4ywt1ahpq2p7v440mc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