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系统解剖学讲义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使股骨旋外的肌肉有哪些?哪些肌肉能使髋关节内旋? 3.哪些肌肉参与膝关节的运动?

4.足的跖屈、背屈、外翻和内翻运动各产生于什么关节?各由哪些肌肉参与? 5.既跨过髋关节,又跨过膝关节的肌肉有哪些?它们对这二个关节各起什么作用? 6.既跨过膝关节,又跨过踝关节的是什么肌肉?有何作用? 7.在下肢能触摸到哪些肌性标志? 8.维持人体直立的原动肌有哪些?

第二篇 内脏学

第一章 总 论

内脏位于体腔内,并借孔道和外界交通,具有进行物质代谢和繁殖后代的机能。 内脏包括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四个系统。

每个系统包括一系列器官,按其基本结构可分为二大类:

中空性器官 内有空腔,管壁自内向外由粘膜、粘膜下层、肌织膜(主要为平滑肌)和外膜四层构成。

实质性器官 无明显空腔,是柔软的组织集团,表面包以结缔组织的被膜,并向内部伸入,隔成若干小叶、血管、神经、淋巴管及导管出人处称为门。大多属于腺体,具有分泌功能。

胸部的标志线——前、后正中线、胸骨线、胸骨旁线、锁骨中线、肩胛线、腋前线、腋中线及腋后线。

腹部分区——通过二条水平线和二条垂直线将腹部划分成九个区:腹上区、左、右季肋区;脐区、左、右外侧区;腹下区和左、右髂区。 第二章消化系统

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

消化管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组成,在临床工作中,通常把从口腔到小肠的起始部(十二指肠)称为上消化道;其余部分则称为下消化道。消化腺包括大唾液腺、肝、胰以及散在于整个消化管管壁上的小腺体,它们的分泌物均借排出管排入消化管腔内。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摄取食物,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和排出糟粕。是保证机体新陈代谢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功能系统。 第一节 口 腔

掌握口腔的境界及分部: 口腔的境界;

前壁和侧壁——上、下、唇及颊。上唇中线有人中;上唇与颊之间有鼻唇沟,上、下唇内面正中线处有上、下唇系带。

上壁——硬腭(占前2/3,由上颌骨的腭突及胯骨水平板构成,表面覆以粘膜)和软腭(占后1/3,其后部向下后倾斜,称为腭帆,腭帆的后缘游离,中央有一突起称腭垂或悬雍垂,自腭帆向两侧各形成二条弓形皱襞:前方为腭舌弓,后方为腭咽弓)。

下壁——封闭口腔底的肌肉、粘膜和舌。 分部 口腔借上、下牙弓分成两部:

口腔前庭 位于牙弓的前外侧部,经口裂与外界相通。 固有口腔 位于牙弓的后内侧部,向后借咽峡与咽交通。 当上、上牙列咬合时,口腔前庭与固有口腔相通否?

26

掌握咽峡的组成——咽峡由腭垂、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和咽的分界处。 掌握牙的形态及构造:

牙是人体内最坚固的器官,嵌在上、下颌骨的牙槽内,可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四种。

形态 每个牙均可分为: 牙冠 露在口腔内的部分。

牙根 嵌在牙槽内的部分,牙根与牙槽骨之间有牙周膜。

牙颈 牙冠和牙根的交界部,外包牙龈(牙龈、牙周膜和牙槽骨三者组成牙周组织)。

牙腔 牙中心的空腔,内有血管、神经及结缔组织共同构成的牙髓,发炎时→剧痛。 构造 牙主要由牙质组成。牙冠部表面覆以釉质,牙根部及牙颈表面覆以粘合质。

出牙、换牙和牙式——人类一生中,先后有两组牙齿发生。第一组乳牙,共20个,在出生后约六个月开始萌出,至3岁时全部出齐。另一组叫恒牙,共32个,约6岁开如换牙,至20岁左右完成。

掌握舌的形态及构造

形态 上面——舌背,有界沟,沟后为舌根,沟前为舌体,体的前端为舌尖。沟的尖端为舌盲孔。

下面——舌系带、伞襞、舌下阜、舌下襞。 构造 舌为肌性器官、表面覆以粘膜。

舌内肌 起止均在舌内,收缩时改变舌的形状,有纵、横、垂直三种方向。 舌肌(横纹肌) 舌外肌 起于舌外,止于舌内,收缩时改变舌的位置,包括颏舌肌、茎突舌肌

和舌骨舌肌(注意颏舌肌的作用)。

舌粘膜——在舌根部呈结节状,内含淋巴组织,称舌扁挑体,舌体部粘膜有微。小突起称舌乳头(丝状乳头、菌状乳头);界沟前方有较大的呈“V”形排列的轮廓乳头。乳头(丝状乳头除外)的粘膜上皮中含味蕾,是味觉,感受器。

掌握三对唾液腺的位置及开口部位:

腮腺 位于外耳道前下方,咬肌后缘及下颌后窝内,开口于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的颊粘膜(口腔前庭)。

下颌下腺 位于下颌骨体内面,开口于舌下阜。 舌下腺 位于口底粘膜深面,开口于舌下襞及舌下阜。 第二节 咽

掌握咽的位置、形态和分部:

位置 咽是消化道与呼吸道的共同通路,位于鼻腔、口腔和喉的后方,脊柱前方,上达颅底,下平第6颈椎下缘。

形态 前后较窄扁的漏斗形肌性(横纹肌)管道,几乎没有前壁。 分部 鼻部(注意侧壁上的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咽隐窝) 以软腭为界。 口部 (腭扁桃体) 以会厌为界。 喉部(梨状隐窝)

注意各部交通。

咽淋巴环 由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和舌扁桃体组成。机能意义。 第三节食管

掌握食管的位置、形态、分段及三个狭窄部,

位置 第6颈椎下缘与咽相接一脊柱前方→穿过膈的食管裂孔入腹腔→平第11胸椎续于胃的贲门。

27

形态 前后扁窄的管道,为消化管最狭的部分。

分段 食管全程分颈(较短)、胸(最长)、腹(最短)三段。

狭窄部 第一个狭窄部即食道起始部,平第6颈椎下缘。距中切牙约15厘米。

第二个狭窄部在与左支气管交叉处。平第4—5胸椎之间高度。距中切牙约25厘米。 第三个狭窄部在穿过食管裂孔处,平第10胸椎高度,距中切牙约40厘米。 弯曲 前后、左右方向上均有弯曲。 第四节 胃

掌握胃的位置、形态、分部及胃壁的构造:

胃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其位置、大小、形态随充盈度而改变。 位置 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形态 基本呈曲颈瓶状,分: 两壁——前壁、后壁。

两缘——上缘较短,凹向右上方,称胃小弯。其最低处为角切迹;下缘较长,凸向左下方,称胃大弯。

两口——入口为贲门,接食管;出口为幽门,通向十二指肠。在活体上於幽门前方可见幽门静脉,为手术中确认幽门的标志

分部 贲门部、冒底、胃体和幽门部(胃窦),后者又分为幽门窦和幽门管。

胃壁 由四层构成,粘膜形成皱襞,在幽门处形成了凸向管腔的幽门瓣;粘膜下层疏松;肌层较厚,由外纵、中环、内斜三层平滑肌组成,环行肌在幽门处增厚形成幽门括约肌。最外为浆膜。

第五节小肠

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也是进行消化吸收的最主要部位。上端起自幽门,下端与盲肠相接,全长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掌握十二指肠的位置、形态、分部及各部的构造特点:

位置 十二指肠位于后腹壁,贴近脊柱腰部。仅在起始处和末端完全为腹膜包被,其余为腹膜外位。

形态 全长25厘米,呈“C”形包绕胰头。 分部 分上部、降部、水平和升部。

构造特点 上部起自幽门,管壁较薄,粘膜面光滑无环状襞,称十二指肠球,为溃疡好发部位;降部内面粘膜环状襞发达,在后内侧襞上有一纵行皱襞,该襞下端有十二指肠大乳头,上有胆总管与胰管的共同开口,有时在大乳头上方可有小乳头,是副胰腺管的开口;水平部横过第3腰椎前方,其前方有肠系膜上动脉通过;升部最短,续于十二指肠空肠曲,该曲借十二指肠悬肌(由骨骼肌、结缔组织和平滑肌构成,自膈的右脚→十二指肠空肠曲)悬吊固定于后腹壁,有悬吊、固空十二指肠空肠曲的作用,也是手术中确认空肠起始部的重要标志。

掌握空、回肠的位置、形态鉴别特点:

位置 空、回肠盘曲于腹腔内,空肠主要在腹腔的左上部,回肠在腹腔的右下部。空回肠全由腹膜包被并由腹膜形成的小肠系膜→后腹壁,肠管与系膜相连的缘叫系膜缘。

空、回肠的区别如下

28

空 肠 约占2/5 较 大 较 厚 回 肠 约占3/5 较 小 较 薄 长 度 管 径 管 壁 系膜内血管 形成1—2级血管弓,由弓发出到肠形成3—4级血管弓,由弓发出到肠管的直血管较长 管的直血管较短 粘 膜 环状襞密集,较高,有散在的孤立淋环状囊稀疏而低,除有孤立淋巴滤泡巴滤泡 还有集合淋巴滤泡 第六节大肠

大肠为消化管的末段,长约1.5米,起自右髂窝,止于肛门。 掌握大肠的分部及形态特征:

分部 大肠可分为盲肠、阑尾、结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直肠和肛管。 形态特征 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阑尾、直肠无此特征)。 掌握盲肠的位置及形态结构:

位置 盲肠一般位于右髂窝内,为腹膜内位器官。

形态结构 为大肠的起始端,最短,向上连升结肠,在盲肠内侧壁,有孔与回肠连通,该处有回盲瓣,可防止大肠内容物倒流入小肠,瓣的下方有阑尾的开口。

掌握阑尾的位置、形态及体表投影:

位置 因人而异,多数位于右髂窝内,但变化甚大。

形态 根部附于盲肠的后壁,远端游离,形如蚯蚓的一段肠管,管径在0.5—1厘米之间,长约6—8厘米。全被腹膜包裹,并有三角形的阑尾系膜。

体表投影 阑尾根部通常投影在脐和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点。 手术中寻找阑尾的标志 结肠带。 结肠的位置与分部:

结肠位于盲肠和直肠之间,整体呈方框状围于空、回肠的周围,分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分。

掌握直肠的位置、形态结肠:

直肠位于盆腔内,自第3骶椎前方→盆膈(直肠盆部)。直肠不直,在前后方向上有两个弯曲(骶曲,凸向后;会阴曲,凸向前),在左右方向上也有三个弯曲。表面无结肠带、肠脂垂及结肠袋。直肠下端膨大称直肠壶腹,腔内有2—3个直肠模壁。

掌握肛管的位置及粘膜面的结构特点:

肛管位于盆膈以下,终于肛门(直肠肛门部)。肛管粘膜面有肛柱、肛瓣、肛窦、齿状线、肛梳(痔环)和白线(为肛梳的下缘)。齿状线上下的上皮、动脉、神经、静脉、淋巴归注均有区别。

第七节 肝

掌握肝的位置、形态和分叶:

位置 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上下界高度。体表投影。 形态 近似楔形,右部厚钝,左部扁薄。 两面:上面(膈面)隆凸,对向膈,有肝管状韧带;

下面(脏面)凹凸不平,有“H”形沟,即左纵沟(前部有肝圆韧带、后部有静脉韧带)、右纵

29

沟(前半部称胆囊窝,容纳胆囊,后半部称腔静脉沟,有下腔静脉通过),横沟(有肝管、门静脉、肝固有动脉、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称为肝门)。

四缘:前缘锐利,右侧有胆囊切迹(胆囊底在此露出),左侧有脐切迹(有肝圆违带通过,肝圆韧带为胎儿期的脐静脉闭锁而成)。

后缘较钝。 左缘锐薄。

右缘钝圆。

分叶 肝的上面借肝镰状韧带分为左叶(小而薄)和右叶(大而厚)。

肝的下面借“H”沟分左、右两叶,左右纵沟之间,在肝门前方称方叶,在肝门后方称尾状叶。

肝表面有纤维膜,纤维膜外覆有浆膜(各沟及裸区除外)

肝的主要功能——肝为人体内最大的腺体,也是最大的消化腺,有分泌胆汁、储存糖元及解毒等重要功能。

掌握胆囊的位置、形态、分部及功能:

位置 胆囊位于肝右叶下面右纵沟前部的胆囊窝内。 形态 略呈梨形。

分部 胆囊可分为胆囊底、胆囊体、胆囊颈和胆囊管(其粘膜形成螺旋状皱襞,可节制胆汁的进出)四部。胆囊底投影于右侧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界处,为临床胆囊触诊部位。

功能 贮存和浓缩胆汁,以及调节胆道压力。

掌握输胆管道的组成、胆总管和胰管的汇合及开口部位:

组成 输胆管道是将肝脏分泌的胆汁输送到十二指肠的管道系统。包括肝内的小胆管、肝外的肝左、右管、肝管管及由肝总管与胆囊管(为胆囊颈的延续)合成的胆总管。

肝胰壶腹(Vater氏壶腹)胆总管和胰管汇合处形成的扩大部分。肝胰壶腹括约肌(Oddi氏括约肌)在胆总管和胰管末端及肝胰壶腹周围的环形平滑肌。

开口部位 十二指肠大乳头。 第八节 胰

掌握胰的位置、分部:

位置 胰位于胃的后方,横贴于后腹壁上部。

分部 胰可分为头、体、尾三部,其间无明显界限。注意胰头与十二指肠、胆总管及门静脉的关系,胰尾与脾的关系。

胰实质内有胰管,自胰尾一胰头,与胆总管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在胰头上部常存在副胰管,开口于十二指肠小乳头。

胰能分泌胰液,经胰管→十二指肠,有消化作用;其内分泌部(胰岛)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内脏 2.口腔前庭 3.咽峡 4.咽淋巴环 5.腭扁桃体 6.肝门 7.胆囊三角 8.Vater壶腹 9.回盲瓣 二、问答题

1.消化系统包括哪些器官?顺序说出消化管各部的名称。 2.在活体上,张开口腔可看到哪些结构?

3.咽的位置?分部?在各部所见结构及咽的交通?

4.食管的位置及分部?其狭窄部位在何处?各距中切牙多少距离? 5.胃的位置、分部及形态结构? 6.结肠包括哪几部?如何确认结肠?

30

系统解剖学讲义 

2.使股骨旋外的肌肉有哪些?哪些肌肉能使髋关节内旋?3.哪些肌肉参与膝关节的运动?4.足的跖屈、背屈、外翻和内翻运动各产生于什么关节?各由哪些肌肉参与?5.既跨过髋关节,又跨过膝关节的肌肉有哪些?它们对这二个关节各起什么作用?6.既跨过膝关节,又跨过踝关节的是什么肌肉?有何作用?7.在下肢能触摸到哪些肌性标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42dk327pb3jk4h7snm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