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医学生物化学课堂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目的】

在学习核酸的化学组成、一级结构的概念、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核酸的理化性质基础上,了解【教学要求】1.2.3.4.5.6.7.8.9.

掌握核苷酸的分类,基本组成成分及其相互间的连接方式。掌握核酸一级结构的定义、方式、方向性。

掌握DNA双螺旋结构特点及

DNA和RNA分子组成的区别、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的连接DNA的功能。

mRNA的结构特点。

Tm及DNA的增色效应的概念。

DNA与RNA的差异。

掌握RNA的种类及功能、真核生物

掌握DNA变性、复性及分子杂交的定义及原理;掌握熟悉核苷酸的结构及命名,核酸的书写方式。熟悉DNA超螺旋结构、核蛋白体的组成,熟悉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质。了解DNA二级结构的多样性,

tRNA三级结构的特点及

tRNA的二级结构特点。

rRNA的结构特点。

10.了解核酸酶的定义、分类及应用。【教学内容】1.2.3.4.5.

核酸的化学组成及一级结构:核苷酸的结构、核酸的一级结构。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其在染色质中的组装、

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模型、

RNA的结构与功能、转运

RNA及RNA组学。

DNA变性、DNA的复DNA的超螺旋结构及

DNA的功能。

RNA的结构与功能、核蛋白

R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信使

体RNA的结构与功能、其他小分子

核酸的理化性质、变性和复性及其应用: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质、性与分子杂交。核酸酶。

第三章酶

【教学目的】

在认识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生物大分子基础上,

学习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酶促反应

的特点与机制、酶促反应动力学、酶的调节、命名与分类、以及酶与医学的关系。【教学要求】1.2.3.4.5.6.

掌握酶、单纯酶、全酶、辅酶、酶的必需基团及活性中心的概念。掌握酶促反应的特点。

掌握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及米

-曼氏方程的表达式,掌握影响酶促反应速度

Km值的含义及意义。

的各种因素、各种可逆性抑制的酶促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特点;掌握酶活性的调节的几种方式,同工酶的概念。熟悉单体酶和多酶体系概念、酶的分子组成。熟悉酶含量的调节。

7.8.

了解酶促反应的机制、米医学上的应用。

-曼氏方程的推导过程;

酶与疾病的发生、诊断和治疗的关系及酶在

了解酶的命名、酶活性测定及酶活力单位、

【教学内容】1.2.3.4.概述:酶的概念。

酶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酶的分子组成、酶的活性中心。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制:酶促反应的特点、酶促反应的机制。酶促反应动力学: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抑制剂、激动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酶活性测定与酶活性单位。

5.酶的调节:酶活性的调节、酶含量的调节、同工酶。6.酶的命名与分类:酶的命名、酶的分类。

7.

酶与医学的关系:酶与疾病的关系、酶在医学上的其他应用。

第四章糖代谢

【教学目的】

学习糖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了解糖代谢异常在医学上的意义。

【教学要求】1.掌握糖酵解的定义、限速酶、生理意义。

2.掌握糖有氧氧化的定义、限速酶;三羧酸循环的定义、特点、限速酶,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3.掌握糖原合成与分解的生理意义。

4.掌握糖异生的概念、原料、限速酶及生理意义。5.掌握血糖的定义、来源及去路及影响血糖浓度的激素。6.熟悉糖的生理功能。

7.熟悉糖酵解的主要反应过程和能量生成的部位及调节。

8.熟悉糖的有氧氧化主要反应过程和能量生成的部位及调节;熟悉三羧酸循环的调控。9.

熟悉糖原合成与分解的反应过程及限速酶,熟悉肝、肌糖原分解的异同。

10.熟悉糖异生的反应过程,乳酸循环的基本过程。11.熟悉几种主要激素对血糖的影响及血糖水平异常的定义。12.了解糖的消化吸收及糖的代谢概况。13.了解巴斯德效应的基本概念。14.了解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

15.了解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调节和糖原累积症。16.了解血糖调节机理。【教学内容】1.概述:糖的生理功能、消化吸收、糖代谢的概况。2.糖的无氧分解:糖酵解的反应过程、调节、生理意义。3.糖的有氧氧化: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生成的ATP、调节、巴斯德效应。

4.磷酸戊糖途径:反应过程、调节、生理意义。

5.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原的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合成与分解的调节、糖原累积症。

6.7.

糖异生:糖异生途径、调节、生理意义、乳酸循环。

血糖及其调节: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血糖水平的调节、血糖水平异常。

第五章脂类代谢

【教学目的】

学习脂类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了解脂代谢异常在医学上的意义。

【教学要求】1.2.3.4.5.6.7.8.9.

掌握必需脂肪酸的概念和种类,甘油三酯合成原料。

掌握脂肪动员的概念、脂酰CoA进入线粒体的机制、脂肪酸的量的生成;掌握酮体生成与利用的反应过程及意义。掌握脂肪酸的合成部位、原料及脂肪酸的合成酶系。

掌握胆固醇结构特点、胆固醇合成的部位、原料、限速酶;掌握胆固醇在体内的转变产物。

掌握血脂、血浆脂蛋白、载脂蛋白的概念;掌握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化学组成特点及其功能。

熟悉脂类的概念、包含的种类及生理功能。熟悉甘油三脂的合成部位和过程;丙二酸单酰应及脂肪酸的合成过程及调节。

熟悉脂解激素及抗脂解激素的作用;熟悉甘油的氧化途径。熟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衍生物的名称。

CoA的合成、脂酰

CoA合成油酸的反β-氧化反应过程及能

10.熟悉甘油磷脂的名称、组成、合成所需的原料;11.了解不饱和脂酸的命名及分类。

12.了解脂类消化吸收过程的特点及胆汁盐微团的特征。13.了解脂肪酸的其他氧化方式,了解酮体生成的调节。14.了解脂肪酸合成的反应过程、

脂肪酸碳链的加长及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

了解多不饱

和脂肪酸的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理功能。

15.了解甘油磷脂的合成过程和降解;了解鞘磷脂的分类及代谢。16.了解体内胆固醇合成步骤及其调节。17.了解载脂蛋白的类型及功能;

谢异常引起的疾病。

【教学内容】1.2.3.4.5.6.

不饱和脂酸的命名及分类: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甘油三酯的代谢:甘油三脂的合成代谢、分解代谢、脂酸的合成代谢、多不饱和脂酸的重要衍生物。

磷脂的代谢:甘油磷脂的代谢、鞘磷脂的代谢。胆固醇代谢:胆固醇的合成、转化。

血浆脂蛋白代谢:血脂、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及结构、载脂蛋白、血浆脂蛋白代谢、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

各种血浆脂蛋白的结构特点和代谢途径及血浆脂蛋白代

第六章生物氧化

【教学目的】

学习生物体内【教学要求】1.2.

掌握生物氧化的定义。

掌握呼吸链的定义、呼吸链的组成、NADH氧化呼吸链和琥珀酸氧化呼吸链各复合体组成、呼吸链排列顺序及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掌握胞液中种方式和NADH的氧化。3.4.5.

熟悉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及体内高能化合物的种类。熟悉需氧脱氢酶和氧化酶的分类,等的作用特点。

了解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

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加单氧酶、

加双氧酶

NADH进入线粒体的两

ATP生成的氧化体系,了解氧化磷酸化是细胞内

ATP形成的主要方式。

【教学内容】1.2.

生成ATP的氧化体系:呼吸链、氧化磷酸化、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体内膜的物质转运。

其他氧化体系:需氧脱氢酶和氧化酶、过氧化物酶体中的酶类、超氧化物歧化酶、微粒体中的酶类。

ATP、通过线粒

第七章氨基酸代谢

【教学目的】

学习氨基酸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了解氨基酸代谢异常在医学上的意义。【教学要求】1.2.3.4.5.6.7.8.9.

了解人体蛋白质的重要功能;

掌握氮总平衡、正氮平衡、负氮平衡及必需氨基酸的概念、

种类。熟悉蛋白质需要量和营养价值。掌握腐败作用的概念、氨基酸的脱氨基方式。

掌握血氨的来源和去路及转运形式、氨的转运及鸟氨酸循环途径和生理意义。掌握一碳单位的概念、来源、运载体及其生理功用。熟悉氨基酸代谢概况、

α-酮酸的代谢。

S-腺苷蛋氨酸)的生成及功

熟悉尿素合成的调节及肝昏迷中毒学说的基础。

熟悉氨基酸脱羧基作用及产物的生理活性、活性甲基供体(用、3′-磷酸腺苷-5′-磷酰硫酸(PAPS)的来源与功用。了解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的过程。了解糖、脂、氨基酸代谢的相互联系。

10.了解芳香族氨基酸与支链氨基酸代谢。【教学内容】1.2.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蛋白质营养的重要性、蛋白质的需要量和营养价值。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蛋白质的消化、氨基酸的吸收、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3.4.5.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体内蛋白质的转换更新、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α氨的代谢:体内氨的来源、氨的转运、尿素的生成。

-酮酸的代谢。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一碳单位的代谢、含硫氨基酸的代谢、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支链氨基酸的代谢。

第八章核苷酸代谢

【教学目的】

学习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了解核苷酸代谢异常在医学上的意义。【教学要求】1.2.3.4.5.6.7.8.

掌握核苷酸从头合成、补救合成的概念、脱氧核苷酸的生成方式。掌握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产物及代谢异常引起的痛风病。掌握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补救合成的概念。掌握嘧啶核苷酸分解代谢的产物。熟悉核苷酸的生物学功能。

了解核酸的消化吸收及核酸代谢动态。了解嘌呤核苷酸合成过程及其调控。了解嘧啶核苷酸合成过程及抗代谢物。

【教学内容】1.2.

嘌呤核苷酸的代谢: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嘧啶核苷酸的代谢:合成代谢、分解代谢。

第九章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教学目的】

学习物质代谢的特点、调节方式,了解三大营养物在体内代谢的相互联系。【教学要求】1.2.3.4.5.6.

掌握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酶的变构调节和化学修饰调节、关键酶的概念。熟悉物质代谢的特点。熟悉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熟悉激素水平代谢调节方式、酶量的调节。了解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相互联系。了解细胞内酶的隔离分布及物质代谢整体调节。

【教学内容】1.2.3.4.

物质代谢的特点。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在能量代谢上的相互联系、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相互联系。

代谢调节: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激素水平的代谢调节、整体调节。

糖、脂和蛋白质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

医学生物化学课堂教案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教学目的】在学习核酸的化学组成、一级结构的概念、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核酸的理化性质基础上,了解【教学要求】1.2.3.4.5.6.7.8.9.掌握核苷酸的分类,基本组成成分及其相互间的连接方式。掌握核酸一级结构的定义、方式、方向性。掌握DNA双螺旋结构特点及DNA和RNA分子组成的区别、核酸的基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0xhe56pyx6trx01723y3gzju6vsv000dk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