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色彩构成教案(全面完整)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寓意的象征,他的作品色彩单纯,有时甚至采用个

涂勾线的技法,具有浓烈的东方装饰风味,后被认为是现代象征主义绘画的创始人。 8.4.3 分离派画家的色彩观

与后期印象派时期产生的以居斯塔夫?克里姆特为首的分离派,在画坛上也颇具影响。分离派绘画力求摆脱传统的写实主义手法,以象征与装饰

手段取而代之.开创了装饰色彩与绘画相结合的新画风,丰富了绘画的表现形式。

克里姆特十分崇拜东方美术,特别是中国的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并从中汲取营养,作品具有浓郁的东方趣味。

小蚂蚁 发表于 2007-2-28 16:37 8-8

8.4.4 现代派画家的色彩观

19世纪末的印象主义。特别是后期印象主义画家”,在艺术的创作上反对传统,强调自我表现,到了20世纪初,由于受西方的政治变革和

工业革命的影响,这种思潮进一步冲击西方整个画坛.艺术新流派、新团体层出不穷。所谓立方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抽

象主义等现代派艺术应运而生,他们打着向传统挑战的旗号,扬弃传统的艺术模式,反对古典主义的写实风格,不断标新立异,大胆进行新艺

术形式的尝试和探索,出现了蒙德里安、马蒂斯、康定斯基、毕加索等一大批绘画大师。 8.4.4.1 蒙德里安

是抽象主义画派创始人之一。人们称他为“冷抽象”。蒙德里安受毕加索影响较大,开始崇拜立体主义,以后又超越立体派,他所追求的新的

风格的基本特征是“构成”,倡导构成主义绘画表现,并建立抽象派美术的理论体系。他在《造型艺术与纯粹造型艺术》一文中说:“我感到

‘纯粹实在’只能通过纯粹造型来表达”,“抽象艺术的首要和基本的规律,是艺术的平衡”。 他把绘画的语言限制在最基本的元素:直线、直角、三原色(红、黄、蓝)和无彩色的黑、白、灰上。他的作品只是由直线和横线构成,色彩

面积的比例与分割以“造型数学”为指导,一切都在严格的理性控制之下,故人们称他为“冷抽象”。蒙德里安的抽象主义对现代实用美术、

家具设计、装饰艺术、特别是建筑设计具有很大影响。 8.4.4.2 康定斯基

同样是抽象主义绘画的创始人之一,曾被聘为德国鲍豪斯学院的教授,是抽象主义理论家。他主张艺术创作不应参照自然物,纯粹的颜色、线

条和形状足以表达一种思想,色彩、点、线、面是能唤起感情的独立的视觉语言。他把纯抽

象因素作了主观想像的分析,确认横线为冷,竖线

为暖,锐角为暖,钝角为冷。他的作品大多题为“即兴”和“构图”,画面色彩狂乱,红、黄、蓝、黑色块相互交融,用笔热情奔放,纵横交

叉的线条、形状各异的点子富有强烈的节奏感,粉笔色彩似乎都是那么随心所欲,但又都是作者情感的发泄和思想的爆发。

康定斯基的画风与蒙德里安决然相反,前者偏感性,后者偏理性,因此人们称他为“热抽象”。人们称他为“热抽象”。 8.4.4.3 马蒂斯

是“野兽派”画家的代表。野兽派绘画完全摒弃传统绘画的明暗和透视,形象单纯简略;构图精练,注重色彩的表现,常常以红、黄、蓝、绿

等原色为基调,大块的浓艳的色彩对比强烈,线条粗野豪放,表现形式自由夸张,画面具有浓厚的装饰效果。

马蒂斯追求的艺术最高准则是“均衡”、“纯洁”、“宁静”,更加强调个人的感情和意趣,主张表现对事物的感觉,而不必表现客观事物的

本身,以致作品过于率意狂简。他的作品中常常汲取非洲艺术、东方艺术和波斯装饰图案的风格,是现代美术界中极有影响的一位画家。 8.4.4.4 毕加索

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现代派绘画大师之一,立体派艺术(或称立方主义)创始人之一。他与另一位立体派画家勃拉克赞同塞尚的所谓一切自

然形体都是由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构成的理论,主张画家的职责不是借助具体物象来反映现实,而是把自然形体还原成为抽象的基本几何形

态。只有借助创造抽象的几何语言,才能表现所谓科学的真实。毕加索一生画风多变,追求个断创新,才气横溢,成就杰出。他认为过去的绘

画只表现了物体的表面和局部,没有表现出它的全貌,因此常常采取同时从多角度表现物象的画法,把同一对象进行分解或肢解后又重新组合 。

毕加索早期作品近似表现派的主题,题材大多为流浪汉、乞丐、马戏演员等社会下层人物,色彩以蓝色为主,色调暗淡单一,表达了画家本人

对病态社会的揭露和对弱者的同情。后期推崇原始艺术和东方艺术,并制作了大量的雕塑和陶艺等惊世之作。毕加索绘画艺术对西方现代派艺

术至今仍有巨大的影响。

第8.5节 共同的色彩心理反应

人类虽然种族、肤色不同,但是具有共同的生理机制和七情六欲、共同的生理机制和情与欲

以及生存环境使人类在对外界事物的感应心理方面

也存在着一定的共性。根据实验心理学研究,人们在色彩心理方面确实存在着共同的感应,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8.5.1 色彩的冷暖感 8.5.2 色彩的轻重感

色彩的轻重感主要决定于明度,高明度色具有轻感,低明度色具有重感,白色为最轻,黑色为最重。凡是加白提高明度的色彩变轻,凡是加黑

降低明度的色彩变重。

色彩的轻重感也与知觉度有关,凡纯度高的暖色具有重感,纯度低的冷色具有轻感。色彩的轻重感的基本规律为:

(重)黑>低明度>中明度>高明度>白(轻) (重)高纯度>中纯度>低纯度(轻) 8.5.3 色彩的强弱感

色彩的强弱决定于色彩的知觉度,凡是知觉度高的明亮鲜艳的色彩具有强感,知觉度低下的灰暗的色彩具有弱感。色彩的纯度提高时则强,反

之则弱。色彩的强弱与色彩的对比有关,对比强烈鲜明则强,对比微弱则弱。有彩色系中,以波长最长的红色为最强,波长最短的蓝紫为最弱 。

8.5.4 色彩的软硬感

色彩的软硬感主要取决于明度和纯度,高明度的含灰色具有软感,低明度的纯色具有硬感。色彩的软硬感与色彩的轻重、强弱感觉有关,轻色

软,重色硬;弱色软,强色硬;白色软,黑色硬。在5级明度灰的状态时呈现“硬”的感觉,4级以下就更硬了。在纯度运用上,中纯度的颜色

感觉“软”一些,高纯度和低纯度的色彩均呈硬感。明度太高,接近9级的白色,反而会减弱软感。

因此,中高明度、中低纯度的色彩搭配易取得和谐的软感,低明度、高纯度或低纯度的色彩搭配易取得硬感的色彩效果 8.5.5 色彩的明快与忧郁感。

色彩的明快与忧郁感主要与明度与纯度有关,明度较高的鲜艳之色具有明快感,灰暗浑浊之色具有忧郁感。高明度基调的配色容易取得明快感

,低明度基调的配色容易产生忧郁感。在无彩色系列中,黑与深灰容易使人产生忧郁感,白与浅灰容易使人产生明快感,中明度的灰为中性色

。色彩对比度的强弱也影响色彩的明快忧郁感,对比强者趋向明快,弱者趋向忧郁。纯色与白组合易明快,浊色与黑组合易忧郁。 8.5.6 色彩的兴奋与沉静感

色彩的兴奋与沉静感取决于刺激视觉的强弱。在色相方面,红、橙、黄色具有兴奋感,青、

蓝、蓝紫色具有沉静感,绿与紫为中性。偏暖的色

系容易使人兴奋,即所谓“热闹”;偏冷的色系容易使人沉静,即所谓“冷静”。在明度方面,高明度之色具有兴奋感,低明度之色具有沉静

感。在纯度方面,高纯度之色具有兴奋感,低纯度之色具有沉静感。色彩组合的对比强弱程度直接影响兴奋与沉静感,强者容易使人兴奋,弱

者容易使人沉静。

8.5.7 色彩的华丽与朴素感

色彩既可以给人以华丽雍容的感觉,又能给人朴实无华的韵味。华丽感主要取决于色彩的高纯度的对比配置,其次是明度和色相的微秒变化,

色调的倾向应活泼、强烈、鲜艳、冷暖对比强烈。如果色调灰、暗,对比弱,柔和的明度在6级以下的色彩则可以取得朴素的色调感觉。有彩色

系具有华丽感,无彩色系具有朴素感。 色彩的华丽与朴素感也与色彩组合有关,运用色相对比的配色具有华丽感,其中以补色组合为最华丽。为了增加色彩的华丽感,金、银色的运

用最为常见,所谓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的宫殿色彩,昂贵的金、银装饰是必不可少的。 色彩的华丽与朴素还体现在对质感和肌理的合理运用上,表面光滑、闪亮的色彩容易呈现华丽的视觉感染力,表面粗糙、对比弱的,则易体现

出朴素的“味道”。

小蚂蚁 发表于 2007-2-28 16:38 9

第9章 色彩的性格与表现力 第9.1节 色彩的移情与暗示

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对不同色彩的不同理解和感情上的共鸣,并赋予其不同的象征意义。色彩人格化的移情,暗示着它具有不同的

性格和表现力。 9.1.1 色彩的音乐感

音乐与色彩关系密切,彼此借鉴,相得益彰,人是由“通感”将音乐的感受转化为配色启示的。音乐旋律组合的美,节奏的美,韵味的美,让

人感觉很有色彩,有力、响亮、明快、抒情、委婉、优柔等等。音的高低、快慢、组合构成各样各式的音乐旋律。音符,如同某一色彩一样,

充当构成整体的基本元素,如何搭配,给音乐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就色彩和音乐来讲,均包含许多抽象的要素可以有各种的搭配、组合,能

产生各种各样的色彩图形。

不同的音调,不同的乐曲,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复杂的视觉与听觉的通感,可以把不同的乐音组合感觉和“翻译”成不同情绪和“味道”的

色彩配置,如柔悦优美的小夜曲可以联想到中明度的柔和色调,铿锵有力的进行曲可以联想到饱和度很高的纯色调,《天鹅湖》里“四只小天

鹅”的乐曲可以联想到明快、亮调的优美色彩配置等,通过对不同乐曲的赏析,可以做出各自感觉对应的抽象色彩。

强调音乐与色彩表现是一种精神的传达:色彩本身便是能构成一种足以表达情感语言的因素,如同音乐的音阶直接诉诸心灵一样。 康定斯基

的抽象绘画就是充满音乐旋律和节奏感的范例。而康定斯基在色彩上的造诣,则是在他的艺术作品里体现出音乐的旋律感、节奏感,色彩与音

乐之间的类比关系,刻意追求抽象的形状与色彩音乐性的表现。如:《相互的和谐》《伴奏中心》《赤色的卵》等作品,是最容易让人将视觉

元素与听觉元素联系起来的抽象艺术。 9.1.2 色彩的味觉感

人的味觉主要通过舌头对各种可食物品的品尝刺激来完成。通过生活的经验,在科学的指导和启示下,人可以将自己的味觉与许多事务的色彩

对应联系了起来。

比如酸,使人联想到不成熟的果实,如生桃、生梨、生苹果、生葡萄等,因此,黄绿色和嫩绿色往往能传达出酸涩的联想感觉来,而辣味能使

人联想到红辣椒、咖胆椒、辣椒、辣油等辛辣的调味品色彩;咸的味觉可以和冷灰、暗灰色、白色联系起来;甜的味觉往往可以和淡红、粉红

、淡赭等色联系起来。可以进一步把这种联觉引申到抽象的概念范围。 9.1.3 其它

(如春夏秋冬、喜怒哀乐、华丽朴实等)

人的感觉器官总在大脑的统一指挥下联合协调工作,在同一物体的刺激下,联合地做出反应。偶尔有某一器官受到外物刺激时,其他器官会下

意识做出反应,这就是色彩感觉通过视觉而产生其他联觉的缘由。

第9.2节 色彩的性格

色彩常常具有多重性格,任何色彩的表现性都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色彩的性格和表现力实际上是人们对色彩生活体验的结

果,它既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社会性和功能性,又必须与形态相结合。总而言之,讨论色彩的性格和表现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下面将主要

色彩构成教案(全面完整)

寓意的象征,他的作品色彩单纯,有时甚至采用个涂勾线的技法,具有浓烈的东方装饰风味,后被认为是现代象征主义绘画的创始人。8.4.3分离派画家的色彩观与后期印象派时期产生的以居斯塔夫?克里姆特为首的分离派,在画坛上也颇具影响。分离派绘画力求摆脱传统的写实主义手法,以象征与装饰手段取而代之.开创了装饰色彩与绘画相结合的新画风,丰富了绘画的表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zzg97d6656c4rp7pop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