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之品德的培养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 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辩析、奖励与惩罚。
一、 有效的说服
二、 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 利用群体约定 具体可按如下程序操作
1) 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
2) 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意识,使他们明白只有改变态度才能更令人满意;
3) 清楚而客观地说是要形成的新态度;
4) 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
5) 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学生都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
6) 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
7) 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邀请码:8806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四、 价值辩析 不论应用什么策略,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须经历三个阶段七个子过程
1、 选择阶段
1) 自由选择
2) 从多种可能范围内选择
3) 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行选择
2、赞赏阶段
4) 喜爱自已的选择并感到满意
5) 愿意公开承认自已的选择
3、行动
6) 按自已的选择行事
7)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
五、 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1、 奖励
首先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邀请码:8806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其次应选择、给予恰当的奖励物。
2、 惩罚 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
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谴责等
二是取消个体喜受的责无旁贷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
3、 除上述所介绍的各种方法外,角色扮演、小姐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邀请码:8806
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之品德的培养 - 毙考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