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专题1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测)
(满分60分,40分钟完成)
班级 姓名 总分
一、单选题(30分,每题3分)
1. 下图为苹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发酵过程中温度应严格控制在18~25℃
B. 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 C. 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群呈“J”型增长
D. 若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最可能原因是发酵瓶漏气 【答案】C
【解析】在制苹果酒的过程中,要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时间控制在10~12d,A项正确;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而且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能产生CO2气体,所以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B项正确;有氧装置中的空间和营养等资源都是有限的,所以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群呈“S”型增长,C项错误;若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最可能原因是发酵瓶漏气,醋酸菌大量繁殖所致,D项正确。
2. 用酵母菌酿制果酒时,先往塑料装置中通入一定量的18O2,然后密封进行发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酵初期进行有氧呼吸,产物中只有水含有18O
B. 发酵初期进行有氧呼吸,需经常拧松瓶盖避免装置内气压过高 C. 发酵后期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二氧化碳中含有18O
D. 发酵后期进行无氧呼吸,需经常拧松瓶盖避免装置内气压过高 【答案】C
【解析】发酵初期进行有氧呼吸,产物中的水和CO2中均含有180,A错误;发酵初期进行有氧呼吸,由于消耗的O2与产生的CO2量相等,故无需拧松瓶盖避免装置内气压过高,B错误;发酵后期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二氧化碳中不含180,C错误;发酵后期进行无氧呼吸,
因有二氧化碳的产生,故需经常拧松瓶盖避免装置内气压过高,D正确。
3.下图是某生物研究小组在“探究果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因素”时,获得的两组实验数据(图中O、M、N、P代表相应发酵时间)。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M点前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 B.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在P点时 C.酒精浓度过高会抑制酵母菌繁殖 D.N点时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答案】C
【解析】M点前酵母菌进行的是有氧呼吸,不产生酒精,A错误;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在P点以后,B错误;种群数量的变化与酒精浓度、营养物质的减少等多种因素有关,C正确; N点时种群数量已达到最大值,增长速率不再变化,D错误。
4.用酵母菌酿制葡萄酒时一般酒中所含的酒精成分不超过14%,其原因是( ) A.是加水过多造成的 B.原料中用于发酵的糖太少 C.一定浓度的酒精影响酵母菌的存活 D.发酵过程产热多,高温使酵母菌死亡 【答案】C
【解析】酒精浓度不会太高是因为高浓度的酒精会使酵母菌失活,故C正确。加水过多会对酒精浓度有一定影响,但都不会超过14%,说明不是因为水过多造成的,故A错误。原料中发酵的糖太少但只会是个别的酒精浓度低,故B错误。发酵过程会产热,但一般会散出去,故D错误。
5.关于“果酒、果醋的制作”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一般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可用来制作果酒
B.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度,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C.醋酸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醋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 D.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
【答案】D
【解析】果酒是水果本身的糖分被酵母菌发酵成为酒精的酒,含有水果的风味与酒精,在制作果酒时,一般选择含糖量较高的水果,A项正确;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度,抑制杂菌生长繁殖,B项正确;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所以果醋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C项正确;果酒的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制作果醋的菌种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所以在果酒、果醋的制作过程中,先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然后供氧进行果醋发酵,D项错误。
6.关于果酒的制作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先去烂子粒和枝梗,再用清水冲洗掉污物 B.发酵的温度维持在18~25 ℃最好
C.发酵过程中需要适时打开瓶盖放气,以防止发酵瓶破裂 D.需要不断地充入氧气 【答案】B
【解析】为防止杂菌污染,烂子粒应该在冲洗之前去除,而去枝梗应在冲洗之后,A错。酵母菌酒精发酵需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排气时只能拧松瓶盖而不可打开瓶盖,CD错。发酵的最适宜温度为18~25 ℃,B正确。
7.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pH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析】果醋发酵初期,发酵罐是密闭的,不需要通气,但发酵装置中仍有部分氧气,此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溶于水,pH下降,随着氧气的消
耗,到发酵中期,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少的二氧化碳和酒精,pH稍下降,后期接种醋酸菌并通气,醋酸菌大量繁殖,生成醋酸,pH迅速下降,为曲线②,B正确。 8.对制葡萄酒和葡萄醋发酵条件的控制中,错误的是( ) A.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的空间 B.用清水冲洗葡萄除去污物,应反复多次冲洗
C.制葡萄酒的过程中,除在适宜的条件下,时间应控制在10~12d D.制葡萄醋的温度要比葡萄酒的温度高些,但时间一般控制在7~8d左右 【答案】B
【解析】A、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的空间,A正确; B、用清水冲洗葡萄除去污物,但不能反复冲洗,防止菌种流失,B错误;
C、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时间控制在10~12天左右,C正确; D、制葡萄醋的温度要比葡萄酒的温度高些,温度控制在30~35℃,但时间一般控制在7~8d左右,D正确.
9.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过程①和都③只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 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答案】C
【解析】A、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有氧进行有氧呼吸,无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过程②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过程①有氧和无氧都能发生,故A错误; B、过程①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过程③的场所是线粒体,故B错误;
C、过程③是酵母菌的有氧呼吸,过程④是醋酸菌的有氧呼吸,都需要氧气的参与;故C正确;
D、过程①②③是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18~25℃),过程④是醋酸菌的酿醋过程,所需的最适温度在30~35℃,故D错误.
10.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两种装置都可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 B. 利用装置甲制作果酒时,瓶中的果汁不能装满
C. 用装置乙制作果酒时温度应控制在30℃左右,制作果醋时应适当降温 D. 装置乙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答案】C
【解析】两种装置都可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先密封后通入空气,所以A正确;利用装置甲制作果酒时,瓶中应留1/3的空间,B正确;用装置乙制作果酒时温度应控制在18~25℃左右,制作果醋时温度为30~35℃,故C错误;装置乙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排出果酒制备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而且能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所以D正确。
二、非选择题(30分,每格2分)
11.(14分)果醋有消除疲劳和减肥等功效,该饮料深受广大女士的喜爱。某果酒厂的果酒滞销,计划将生产的部分果酒“转变”为果醋。研究人员设置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分别利用了_____________(填微生物名称);果醋制作时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__。
(2)由果酒转变成果醋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改变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瓶为发酵瓶,你认为甲、丙两个装置瓶中,盛有果酒和果醋的装置瓶分别是
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修1专题1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测试(教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