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word可编辑]宜宾市中考物理基础150选择题狂练含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word可编辑]宜宾市中考物理基础150选择题狂练

本试卷精选150题中考物理单项选择题

1.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鲜味.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做功实现的 C.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 D.附近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炒肉片时,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说法正确; B、在炒肉片时,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热传递实现的,说法错误;

C、肉片外的淀粉糊可以减小液体的表面积,能够有效防止肉片里水分的蒸发,说法正确; D、附近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说法正确; 所以选B. 考点:内能、扩散

点评: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大小跟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是能的转移过程,即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做功实质是能的转化过程;

分子运动是看不见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2.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下面是车明同学对生活中相关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约500g B.中学生正常体温约35℃

C.教室内一盘日光灯的功率约200W D.中学生课桌高约80cm 【答案】D 【解析】 【详解】

A、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大约是100g,故A错误; B、人的正常体温大约为37℃,故B错误;

C、教室中的一个日光灯的功率为40W左右,故C错误;

D、中学生身高平均为160cm,课桌高度约为人身高的一半,即约为80cm,故D正确.

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对其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甲图中,月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B.乙图中,塔在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实像 C.丙图中,放大镜把字“放大”是由于放大镜具有发散作用

D.丁图中,近视眼形成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月食是由于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是由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故A正确; B、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 C、放大镜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故C错误;

D、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应用凹透镜矫正,故D错误。

4.如图是甲、乙两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像,由此可以判断

A.R甲=R乙 B.R甲<R乙 C.R甲>R乙 D.无法比较 【答案】C 【解析】

根据图像,可知甲乙两个电阻是定值电阻,并且甲电阻大于乙电阻.

5.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后,甲乙两表是电压表,示数之比是3:2,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是电流表,则两表的示数之比为

A.2:1 【答案】D 【解析】 【分析】

B.3:1 C.2:3 D.1:3

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是电压表时,两个电阻串联,电压表甲测量电源电压,电压表乙测量R2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和欧姆定律得到两个电阻的阻值之比;若甲、乙均为电流表时,断开开关S,两个电阻并联,电流表甲测量通过R2的电流,电流表乙测量R1和R2总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和欧姆定律得到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之比,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得到两个电流表的示数之比。 【详解】

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是电压表时,两个电阻串联,电压表甲测量电源电压,电压表乙测量R2两端

U甲?U乙U?U乙U甲R31I?甲=-1=-1=,的电压,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两个电阻之比1?若甲、

U乙R2U乙U乙22I乙均为电流表时,断开开关S,两个电阻并联,电流表甲测量通过R2的电流,电流表乙测量R1和R2总电

UI1R1R22???,两个电流表的示数之流,并联电路各个支路的电压相等,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之比

I2UR11R2I甲I211=??比。 I乙I1?I22?13故选D。

6.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等质量的不同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此时甲、乙试管中的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大小关系

A.p甲>p乙 C.p甲<p乙 【答案】A 【解析】 【详解】

B.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由图可知,甲容器中的液体体积要比乙容器小,因液体质量相同,所以根据ρ=

m可知,甲液体的密度比V乙液体密度大,即ρ甲>ρ乙;又因为两试管中液面等高,所以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p甲>p乙。 7.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

B.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逐渐变大 C.黑板面反光是由于光发生漫反射造成的 D.日食的形成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 【答案】D 【解析】

凸透镜对任何光线都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故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不变,故B错误;当黑板表面太光滑,光射到这里发生了镜面反射,反射光线朝着同一方向射出,反射光线方向的同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就是黑板反光问题,故C错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故日食的形成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导致的,故D正确,故选D.

8.如图所示,小松鼠用吸管能把牛奶从杯子中“吸”出来.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A.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 B.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 C.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 D.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砖上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用吸管吸饮料的原理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利用了大气压强;

A、行驶的汽车,车外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车内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向外的压强差就把窗帘压向窗外,故A不符合题意;

B、削平的铅柱压紧后能“吸”在一起,因为分子间有引力,与大气压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因为摩擦起电后带静电,会吸引轻小物体,与大气压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塑料吸盘要固定在墙壁上,需要先用力挤压塑料吸盘,把盘内的空气挤出,然后吸盘就被外界的大气

压紧压在了瓷砖上,此现象与大气压有关,故D符合题意. 9.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折射形成的 B.路边电线杆在地面上的影子是光反射形成的 C.电影幕布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漫反射

D.红色的牡丹花由于只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所以它看起来是红色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平静的水面上有岸边景物的倒影,是由于岸边景物在水面上成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

B、路边电线杆在地面上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

C、放映电影的银幕用粗糙的幕布,为了使光射到粗糙的幕布上时发生漫反射,以便观众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银幕上的像。故C正确。

D、红色的牡丹花吸收其它所有颜色的光只反射红光,红光反射到我们眼睛,所以我们看到牡丹花是红色的,故D错。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两灯都能正常工作,灯L1,L2的电阻之比为R1:R2=1:2,此时甲、乙两电表的示数之比为( )

A.2:1 B.1:2 C.3:2 D.2:3 【答案】D 【解析】

解:乙表与电源两端连接,所以乙是电压表,甲如果是电流表, S闭合时,灯L2短路,与题意不符,故甲也是电压表,甲表测L2的电压,乙表测电源电压,两灯串联, =,根据分压原理可知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可得, 甲、乙两电表的示数之比为

. 故选:D。

,根据

点睛:根据电路的连接,乙表与电源连接,故为电压表,甲表不能是电流表,故两表都为电压表,甲表测L2的电压,乙表测电源电压,两灯串联,根据分压原理和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得出答案。 11.如图是女排比赛时的场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word可编辑]宜宾市中考物理基础150选择题狂练含解析

[word可编辑]宜宾市中考物理基础150选择题狂练本试卷精选150题中考物理单项选择题1.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鲜味.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做功实现的C.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y335870hs7f1wl0k4bu3bj0w6iihw013k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