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综合性学习黄河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综合性学习 黄河,母亲河

主题内容

1、感受黄河文明,了解黄河的贡献,学习黄河的精神。 2、关注母亲河现状,加强环保意识。 活动指导

1、将学生分为四个学习小组:观光小组、地质小组、考古小组、文化小组,分别搜集与黄河有关的风景名胜、与黄河有关的地理知识、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与黄河有关的文化知识。

2、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搜集资料,或实地调查,了解黄河的现状。并针对现状,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 活动展示

1、 四个学习小组分别汇报各自搜集到的资料。

2、同学们对黄河一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那么,你心中的黄河是什么样的,请仿照例句说说你心中的黄河。

3、学生代表发言:黄河现状----危机四伏

4、分析讨论:造成黄河危机四伏的原因及其拯救母亲河的对策。 活动评价

三、活动评价

学生积极参与该项活动,并且能与组内成员积极合作,努力尝试整理材料表达观点。在实际操作中运用了多种知识,锻炼了各项能力,积累了多种体验。 示范引路 一、导入:

《黄河颂》音乐播放,壮丽的黄河景色展示,一方面给同学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自然而然地导入。

自古以来,赞颂黄河的诗文举不胜举,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这条奔腾不息的黄河,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让我们做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追溯过去,正视现在,展望未来,谱写一首新的《黄河大合唱》。 二、活动展示: (一)溯源篇

1、观光小组:与黄河有关的风景名胜(展示图片)

黄河源、敦煌莫高窟、壶口瀑布、九曲回肠、秦兵马俑、开封铁塔、洛阳白马寺等。

导游词:大家首先来到的是黄河源头,这里是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这里终年积雪,水源清澈。黄河就从这里起源,越过青、甘两省的崇山峻岭;横跨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黄河在这里平静地流淌,灌溉着两岸的农田,造福当地的人民。因而有“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它继续奔腾于晋、陕之间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龙门”而出,在西岳华山脚下掉头东去,横穿华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滨。现代肖草《卜算子?黄河》词给予真实诠释:“天外挂飞川,骇浪生素幔。已过悬崖万仞山,犹有惊涛溅。溅不入春时,却把暖春唤。一任沧桑岁月多,尽在长河岸。” 2、地质小组:与黄河有关的地理知识

黄河的发源地及归宿: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渤海

黄河流经的省区及流域面积: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黄河的形状:几字形

黄河的长度:5464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河。 黄河得名的来由:

古代的黄河,河面宽阔,水量充沛,水流清澈,那时,她的名字并不叫黄河。我国最古老的字书《说文解字》中称黄河为“河”,最古老的地理书籍《山海经》中称黄河为“河水”,《水经注》中称“上河”,《汉书·西域传》中称“中国河”,《尚书》中称“九河”,《史记》中称“大河”。到了西汉,由于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多,有人称她为“浊河”或“黄河”,但未被普遍认可,直到唐宋时期,黄河这一名称才被广泛使用。

和长江三峡水利工程齐名的黄河的水利工程:小浪底工程 3、考古小组: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 文化遗址:

1.细石器文化。2.新石器文化。3.青铜器文化。

古战场:官渡古战场、巨鹿古战场、昆阳古战场、牧野古战场、崤山古战场。 主要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 建都的王朝:

夏朝定都阳城 (今河南登封),商朝定都于毫 (今河南商丘) ,后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周朝定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秦朝定都于咸阳,西汉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 ,东汉定都于洛阳,魏晋均定都于洛阳,隋唐均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宋朝定都于东京(今河南开封)

4、文化小组:与黄河有关的文化知识

和黄河相关的成语:中流砥柱 、鱼跃龙门 、九曲黄河、泾渭分明、海晏河清、河山带砺、俟河之清

和黄河相关的俗语、谚语:跳进黄河洗不清、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天下黄河富宁夏、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 和黄河相关的歌曲、民谣:《黄河的水》《黄河愿》《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信天游》《黄河船夫曲》《黄河谣》《黄土高坡》 和黄河相关的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唐《浪淘沙》 ... 和黄河相关的传说、故事:大禹治水、鲤鱼跳龙门 (二)忧患篇

1、黄河断流的现状与态势:

黄河断流始自1972年山东省利津,后来日趋严重。1972~1998年的27年间,下游有21次断流,特别是90年代,年年断流,且首次断流的时间提前、断流时间和距离不断延长。断流严重的1997年,山东利津站全年断流13次、累计226天,330天无黄河水入海,断流起点已上延到开封柳园口附近,全长704公里,占黄河下游河道长度的90%。不仅如此,黄河中游各主要支流也相继出现断流。黄河源头1997年开始出现断流,扎陵湖至鄂陵湖河段1999年春也出现了首次断流,完全暴露的河段达8公里。 2、黄河断流的影响:

黄河断流使沿黄地区水资源出现供需失衡,工农业生产、城市生活、生态环境用水之间的矛

盾日益尖锐,对沿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并增加了下游防洪的隐患。 3、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

a.用水量剧增是黄河断流的根本原因 b.缺乏统一管理

4、缓解黄河断流的基本对策:

a.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保护,实行全河道水量统一调度; b.坚持节水方针,发展节水型农业,建立节水型产业; c.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d.加快南水北调进程。 5、保护黄河的公益广告:

黄河母亲再也受不起伤--保护黄河,人人有责 保护黄河,保护中华民族的血脉。

九曲黄河一份情 ,两岸绿林四季清。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护黄河非传人! 爱护黄河,就是爱护自己的母亲

黄河不能停止奔腾,中华的血脉容不得玷污。 三、结束语

母亲河的每一滴泪,都是我们心中的每一个小小的悔。希望大家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母亲河,保护自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综合性学习黄河

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主题内容1、感受黄河文明,了解黄河的贡献,学习黄河的精神。2、关注母亲河现状,加强环保意识。活动指导1、将学生分为四个学习小组:观光小组、地质小组、考古小组、文化小组,分别搜集与黄河有关的风景名胜、与黄河有关的地理知识、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与黄河有关的文化知识。2、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搜集资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vwa58j8r148fsc2a7r62i4cx3q5hp00q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