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4-2019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9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育知识与能力》

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

A.保教幼儿和服务家长 B.看护幼儿和服务家长 C.培养习惯和 D.保育和教育幼儿

2.幼儿认真完整的听完教师讲的故事,这现象反映了幼儿注意的什么特征()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

3.小红知道九颗花生吃掉五颗,还剩四颗,却算不出9-5=?这说明小红的思维具有()

A.具体形象性 B.抽象逻辑性 C.直观动作性 D.不可逆性

4.按照布卢姆等人教育目标分类的观点,了解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属于() A情感目标 B.认知目标 C动作技能目标 D.行为目标

5.阳阳一边用积木搭火车,一边小心地说我要快点搭,小动物们马上就来坐火车了,这说明幼儿自言自语具有的作用是()

A.情感表达 B.自我反思 C.自我调节 D.交流信息

6.人体各大系统中发育最早的是() A.淋巴系统 B.生殖系统 C.神经系统 D.消化系统

7.教师通常在班级设置许多活动区,提供多层次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自选,这遵循的心理发展原则是()

A.阶段性原则 B.社会原则

C.操作性原则 D差异性原则

8.幼儿园教师要能接住幼儿抛来的“球”,并用恰当的方式把“球抛回给幼儿,让活动能持续下去,这里所体现的教师角色是()

A.幼儿学习活动的指导者 B.幼儿学习活动的管理者 C.幼儿学习活动的设计者 D.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9.下列有关幼儿美术教育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支持幼儿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独特感受 B.出示范画让幼模仿

C.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美 D.为幼儿的美术创作提供丰富的材料

10.芳芳在数积木,花花问她有几块三角形的,芳芳点数,“1、2、3、4、5、6,6个三角形。”花花又给了她4块,问她现在有多少块三角形积木,芬芳边点数也说:“1、2、3、4、5、6、7、8、9、10,我有10块啦!”就数学领域而言,下列哪一条最贴近芳芳的最近发展区()

A.认识和命名更多的几何图形 B.默数,接着数等计数能力

C.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数10个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D.通过实物操作进行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能力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列出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实施要求并分别举例说明。 12.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幼儿的注意力是否集中? 三、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20分)

13.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和游戏的涵义分别是什么?(4分)试述两者的区别与联系。(16分)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4.材料:

教师出示饼干盒,问亮亮里面有什么,亮亮说:“饼干”。教师打开饼干盒,亮亮发现里面装的是蜡笔。教师盖上盖子后再问:“欣欣没看过这个饼干盒,等一会儿我要问欣欣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你猜她会怎么回答?亮亮很快就说:“蜡笔。”

问题:

(1)亮亮更可能是哪个年龄班的幼儿?(6分) (2)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14分) 15.材料:

在开展“烧烤店”游戏前,大一班的李老师加班加点为幼儿准备了烧烤架、烧烤夹以及各种逼真的“鱼九”“香肠”“土豆片”等食材;大二班王老师没有直接投放材料,而是与幼儿商量,支持他们自己去寻找,搜集所需材料。幼儿游戏情景分别见图1(大班)和图2大(二班)。

问题:

(1)哪位教师的做法更恰当?(4分)

(2)请分别对两位教师的做法进行评析。(16分)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共30分)

16.最近,大三班许多小朋友用大大小小的纸盒制作小汽车等物品。马老师发现,制的汽车装饰不太一样,但结构差不多,往往只有车厢、车轮、车灯等。马老师认为可以根据这种情况生成一个“汽车”主题活动,引发幼儿的深度学习。请帮助马老师设计“汽车”主题活动。

要求:

(1)写出主题活动的总目标。(8分)

(2)围绕主题设计三个子活动。写出其中一个子活动的具体活动方案,包括活动名称、目标、准备和主要环节。(14分)

(3)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名称、目标。(每个活动4分,共8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2015年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任务之一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其二是“幼儿园同时面向幼儿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

2.C【解析】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力在同一活动范围内所维持的时间长短。幼儿能认真完整地听教师讲故事体现了其注意的稳定性。

3.A【解析】3~6、7岁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谓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幼儿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进行的思维,即依靠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小红在计算时,依靠花生这一具体事物来进行计算,这是运用了具体形象思维。

4.B【解析】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等人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曾以儿童身心发展的整体结构为框架,为教育目标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比较规范、清晰的形式标准,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三大类:(1)认知领域,主要包括知识的掌握、理解或回忆、再认,以及认知能力的形成、发展等方面的目标。(2)情感领域,主要包括兴趣、态度、习惯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形成、发展的目标。(3)动作技能领域,主要包括神经肌肉协调的操作技能、动作技能和行动等方面的目标。了解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属于认知目标。

5.C【解析】这种独白式的语言看起来就像是学前儿童在自言自语,实际上这时学前儿童是在有目的地运用语言对他的游戏和绘画等进行调节和指导,他并没有想要与他人交流,也并不介意他人是否作出回应。

6.C【解析】神经系统发育最早,在出生后2年内发育较快。 7.D【解析】略。

8.D【解析】“合作者”角色要求教师站在幼儿的旁边,以伙伴的身份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共同推动学习活动的进行。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教师的“合作者”角色。

9.B【解析】范例是提供儿童观察欣赏的直观教具,可以是教师的范画,也可以是实物、照片、图片、图书等。好的范例可以帮助儿童了解、感受事物的

审美属性,充实其视觉形象,丰富儿童创作内容;还可以帮助儿童学习和体验多种艺术手法,提高审美能力。但是,选择范例应有一定的标准。

10.C【解析】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B选项是芳芳已经达到的水平,A选项和D选项对于芳芳来说是达不到的水平。

二、简答题(答案要点)

11.(1)儿童的学习特点是以无意学习为主,并且通过看似无意的生活学到了很多东西,可以说有生活就有儿童的学习。儿童的学习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直接学习,其认识依赖于他们亲身所获得的直接经验。儿童通过动作以及与具体事物的接触,在生活中尽情地活动和思考。生活是儿童获得直接经验最理想的场所、最便捷的方式。

(2)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如果脱离儿童的生活情景,远离他们的生活经验,儿童的学习将是事倍功半的。反之,让儿童在生活中学习,他们可以较容易地感知事物的特征、理解一些规律,进而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获得基本态度、基本行为方面的发展。

(举例言之有理即可)

12.(1)适应性运动;(2)无关运动停止;(3)呼吸运动的变化。 三、论述题(答案要点)

13.内涵: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

游戏是一种主动、自愿、愉快、假想的社会性活动,是学前儿童获得知识的最有效手段。

联系与区别:幼儿园教学活动由于受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制约,与中小学教学活动相比,有它自身的特点,具体来说表现为主体性、活动性、启蒙性、直观性、整合性和灵活多样性。幼儿园教学活动要体现以儿童为本的思想,以游戏或游戏化的手段来开展各种活动,注重教学的启蒙性,多采用直观形象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各活动类型、各领域内容、方法以及过程的整合,灵活多样地开展教学活动。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很多研究者通过对成人游戏和儿童游戏的观察和比较发现,儿童游戏应包含以下特点: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活动(自由性);

0pn9a7pgg65a66i6tmib553973044s010b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