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道”是什么——兼论先秦儒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核心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道〞是什么——兼论先秦儒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核心

摘要: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什么是先秦儒学以及其本质何在,这大概可以说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最敏感也最关键的问题。然而长期以来,汉语学术界对此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五花八门,不着边际,甚至于语焉不详、不知所云。而本文那么认为,所谓先秦儒学及其本质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究其实,那么不过在于一个“道〞字;而且这个“道〞,就是古已有之的所谓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庸之道〞。

关键词:礼道器中庸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什么是先秦儒学?以及其本质何在?

本文认为,只有完整而准确地答复了这一问题,才有可能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出客观而公正的评判,才有可能做到讲好一部儒学;同时,也才有可能谈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否那么,其结果不是五花八门,不着边际,便是语焉不详,不知所云。既不能使人信服,又无法说服自己。北宋大思想家王安石有云:“力去陈言夸末俗,可怜无补费精神〞——他所说的,恐怕就是这样一种情形;而战国时代的大思想家孟子亦云:“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1]——而他所讲的,大概也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一

今天看来,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总体上,已似乎可以被归结为一个“道〞字。而且在本文看来,这个“道〞大概可以说就是以老子为代表的原始道家之所谓“道德〞的“道〞,亦可以说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之所谓“中庸之道〞的“道〞。而曾在1980年代的中国哲学思想世界异常活泼、名噪一时的“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李泽厚先生,那么更独出心裁、别具匠心地习惯于将其具体定义为“度〞,并且认为,这个“度〞就是“掌握分寸,恰到好处〞、就是“中庸〞、就是“过犹不及〞、就是“中国的辩证法〞,“是难以言说却可掌握的实用真理〞;而所谓“中庸之道〞,在他看来,就是所谓“度的艺术〞[2]——这一说法,从外表上看来,盖本无可厚非;但究其实,本文那么认为,却无疑于李氏本人所曾讲到的“制造概念,提供视角,以省察现象〞[3]——这是因为,在本文看来,就先秦儒学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

化的核心或本质而言,一个“道〞字便已是足够的了,似“不必舍此而别求所谓新说也〞;与此同时,这里之所谓“道〞与李氏之所谓“度〞,又是貌合而神离,在根本上,又并不是同一个东西。例如,在李泽厚先生看来,这个“度〞,“就是技术或艺术〔art〕,即技进乎道〞。一方面,它“关乎人类存在的本体性质,非常明显而确定〞;而在另一方面,它又“随着人类的生存、存在而不断调整、变化、扩大、更改〞,“是活生生的永远动态的存在〞[4]。由此可见,这一认识本身,便是自相矛盾;或者说是含混不清的——既“非常明显〞而又不明显,既不变而又可变,既“确定〞而又不确定。然而,假设从一般逻辑学的角度上看,这又如何可能呢?那么,此何物也? 而本文之所谓“道〞与李氏之所谓“度〞在本质上的关键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与李氏之所谓“技术或艺术〔art〕〞之间既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又不完全等同于其所谓“技术或艺术〔art〕〞本身。于是乎,在这个意义上,如果我们说这个“道〞是“形而上〞的〔etaphysial〕、不变的话,那么其中所谓“技术或艺术〞大概便可以说是“形而下〞的,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开展着的一个变量——对此,端不可整齐划一,一概而论;当然,亦不可望文生义,指鹿为马。

孔子尝有言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5]由此可见,其中,所谓“道〞、“德〞、“仁〞、“艺〞,似乎便应当说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四个相对独立的思想理念——其中,所谓“艺〞,本文认为,大概便可以说是李氏之所谓“技术或艺术〞;而其中所谓“道〞,在本文看来,却又并非李氏之所谓的那个“度〞或者其它别的什么神秘主义的东西——这个“道〞,在金岳霖先生看来,它乃是“不道之道,各家所欲言而不能尽的道,国人对之油然而生景仰之心的道,万事万物之所不得不由、不得不依、不得不归的道,才是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最根本的原动力。〞[6]——这一认识,今天看来,应当说是极为深刻的。

但问题却依然是:“道〞是什么——这一问题,常令古圣先贤们浩叹不已。为此,我们恐怕也还得从先秦儒学那里具体说起。 二

然而,关于先秦儒学及其核心或者本质问题,目前思想学术界的看法和认识似乎却并不统一——其中,有的认为有一个,而有的那么认为是两个〔但常识却告诉我们,所谓核心或者本质,一般地说,它是唯一的,不可能存在着两个;当然,更不可能是

两个以上〕;具体地说,有的认为是“仁〞、有的认为是“礼〞、有的认为是“仁礼〞、有的认为是“时与仁义〞,还有的那么认为是“中和〞等等等等,诸如此类,形形色色、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无所适从。然那么?礼记?中不曰“中正无邪,礼之质也〞[7]乎?不曰“行修言道,礼之质也〞[8]乎??汉书?中不曰“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9]乎?

对此,本文那么明确认为,所谓先秦儒学,从总的理念上说,就是“礼学〞;但假设就其核心或者本质而言,一言以蔽之,不过就是先秦儒家的“中庸之道〞而已。其中,“中〞可以说是“礼〞的本质,而“礼〞那么可以说便是“中〞的标准和化身。那么,“道〞者何谓也?曰:“中即道也〞[10],“道无不中〞[11]。如果我们用北宋初年思想家石介的话说,就是“道乎所道也……道于仁义而仁义隆,道于礼乐而礼乐备,道之谓也。〞[12]也就是说,所谓“仁义礼乐〞者,究其实,不过乃是“道之具也〞,是“道乎所道〞的具体能指及对象之所在;而所谓“道〞、“中〞或者说“中道〞者,那么却乃是“仁义礼乐〞的所指、本质与核心,或于其上,或处其中,或在其外——其中,如果说前者是能指、是存在和肉体的话,那么后者那么便是所指、是灵魂与精神。假设离开了前者,那么后者便恍兮惚兮、无所附丽,难以被全面认知、正确解读和准确把握;与此同时,假设离开了后者,那么前者无疑亦将成为陈旧腐朽、了无生气的东西——这是因为,“中〞虽可谓之曰“道〞,但“仁义礼乐〞,那么亦同样不是其他别的什么特殊的东西,而是“道乎所道〞之所在;或者我们可以更具体而形象地说,它们乃是所谓“道之器也〞或“道之具也〞。 三

?周易?系辞上?中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如果说这里的“道〞就是上面的“中〞而这里的“器〞就是上面的“具〞的话,那么在这里,我们大概就可以说,“形而上者谓之中〞,“形而下者谓之具〞;换句话说,“中〞是“形而上者〞,而“仁义礼乐〞那么是“形而下者〞。“道〞不离“器〞正如“中〞不离“具〞,因而“形而上者〞与“形而下者〞便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紧密联系、融于一体。“中〞就是“道〞,合而言之,即为“中道〞;同时,“器〞那么就是“具〞,合而言之,即为“器具〞。“形而上者〞谓之“中道〞,“形而下者〞谓

“道”是什么——兼论先秦儒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核心

“道〞是什么——兼论先秦儒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核心摘要: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什么是先秦儒学以及其本质何在,这大概可以说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最敏感也最关键的问题。然而长期以来,汉语学术界对此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五花八门,不着边际,甚至于语焉不详、不知所云。而本文那么认为,所谓先秦儒学及其本质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究其实,那么不过在于一个“道〞字;而且这个“道〞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ngi57tvt16zh7s4eqk6667gj1yjjc01ci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