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园林规划设计文本课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七章 单位附属绿地的规划设计

重 点:1、 工矿企业绿地设计要点

2、校园绿地设计要点 3、医院机构的绿地设计要点

难 点:工矿企业绿地树种选择

第一节 工厂绿化

一、工厂绿地概述

(一)、工厂绿地的组成 1.厂前区绿地 2.生产区绿地 3.仓库区绿地

4.绿化美化地段

(二)、工厂绿地环境条件的特殊性 1.环境恶劣

2.用地紧张

3.保证生产安全

4.服务对象

(三)、工厂绿地设计原则

1.工厂绿化应体现各自的特色和风格

2.为生产服务,为职工服务 3.合理布局,形成系统

4.增加绿地面积,提高绿地率 (四)、工厂绿地树种选择 1.工厂绿化树种选择的原则 (1)、识地识树,适地适树

(2)、注意防污植物的选择 (3)、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

(4)、易于繁殖,便于管理

2.工厂绿化常用树种(见书P317) 二、工厂各组成部分绿地设计 (一)、厂前区绿地设计

厂前区的绿化要美观、整齐、大方,还要方便车辆通行和人流集散。绿地一般多采用规则式或混合式。人口处的布置要富于装饰性和观赏性,强调人口空间。广场周边、道路两侧的行道树,选用冠大荫浓、耐修剪、生长快的乔木或树姿优美、高大雄伟的常绿乔木,形成外围景观或林阴道。花坛二草坪及建筑周围的基础绿带或用修剪整齐的常绿绿篱围边,点缀色彩鲜艳的花灌木、宿根花卉,或植草坪,用色叶灌木形成模纹图案。

如用地宽余,厂前区绿化还可与小游园的布置相结合,设置山泉水池、建筑小品、园路小径,放置园灯、凳椅,栽植观赏花木和草坪,形成恬静、清洁、舒适、优美的环境。为职工工余班后休息、散步、交往、娱乐提供场所,也体现了厂区面貌,成为城市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生产区绿地设计.

生产车间周围的绿化要根据车间生产特点及其对环境的要求进行设计,为车间创造生产所需要的环境条件,防止和减轻车间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满足车间生产安全、检修、运输等方面对环境的要求,为工人提供良好的短暂休息用地。

一般情况下,车间周围的绿地设计,首先要考虑有利于生产和室内通风采光,距车间6—8m内不宜栽植高大乔木。其次,要把车间出、人口两侧绿地作为重点绿化美化地段。各类车间生产性质不同,对环境要求也不同,必须根据车间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绿化设计(表7—1)。

表7—1 各类生产车间周围绿化特点及设计要点 类 型 间、医药卫生车间、供水车间 绿 化 特 点 设 计 要 点 以栽植藤本、常绿树木为主,铺设大块草坪,选用 无飞絮、种毛、落果及不易掉叶的乔灌木和杀菌能 力强的树种 1.精密仪器车间、食品车 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 2.化工车间、粉尘车间 有利于有害气体、粉尘的扩散、稀释栽植抗污、吸污、滞尘能力强的树种,以草坪、乔 或吸附,起隔离、分区、遮蔽作用。 灌木形成一定空间和立体层次的屏障 3.恒温车间、高温车间 有利于改善和调节小气候环境 以草坪、地被物、乔灌木混交,形成自然式绿地。 以常绿树种为主,配以色淡味香的花灌木。可配置 园林小品 4.噪音车间 有利于减弱噪音 选择枝叶茂密、分枝低、叶面积大的乔灌木,以常绿落叶树木组成复层混交林带 5.易燃易爆车间 有利于防火、防爆 栽植防火树种,以草坪和乔木为主,不栽或少栽花灌木,以利可燃气体稀释、扩散,并留出消防通道和场地 6.露天作业区 7.工艺美术车间 起隔音、分区、遮荫作用 创造优美的环境 栽植大树冠的乔木混交林带 栽植姿态优美、色彩丰富的树木花草,配置水池、 喷泉、假山、雕塑等园林小品,铺设园路小径 8.暗室作业车间 形成幽静、庇荫的环境 搭荫棚,或栽植枝叶茂密的乔木,以常绿乔、灌木 为主

(三)、仓库、堆场绿地设计

仓库区的绿化设计,要考虑消防、交通运输和装卸方便等要求,选用防火树

种,禁用易燃树种,疏植高大乔木,间距7-l0m,绿化布置宜简洁。在仓库周围要留出5—7m宽的消防通道。

装有易燃物的贮罐,周围应以草坪为主,防护堤内不种植物。

露天堆场绿化,在不影响物品堆放、车辆进出、装卸条件下,周边栽植高大、防火、隔尘效果好的落叶阔叶树,外围加以隔离。 (四)、工厂道路绿化设计

道路两侧通常以等距行式栽植乔木作行道树。株距以5~8米为宜。交叉口及转弯处应留出安全视距。大型工厂道路足够宽时,可布置成花园式林荫道。 (五)、工厂小游园设计

工厂小游园可以和工人俱乐部、阅览室、体育活动场地、大礼堂、办公楼、厂前区结合布置,也可利用厂内山丘、水面和车间之间大块空地,辟建小游园。如果工厂远离市区,面积很大,也可将小游园建成功能较完善的工厂小花园、小公园。

(六)、工厂防护林带设计

工厂防护林带设计是工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那些产生有害排出物或生产要求卫生防护很高的工厂更为重要。

工厂防护林带的主要作用是滤滞粉尘、净化空气、吸收有毒气体、减轻污染,保护、改善厂区乃至城镇环境。

工厂防护林带首先要根据污染因素、污染程度和绿化条件,综合考虑,确立

林带的条数、宽度和位置。

防护林带应选择生长健壮,病虫害少,抗污染性强,树体高大,枝叶茂密,根系发达的树种。树种搭配上,要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乔、灌木相结合,阳性树与耐阴树相结合,速生树与慢生树相结合,净化与美化相结合。林带结构以乔灌混交的紧密结构和半通透结构为主,外轮廓保持梯形或屋脊形,防护效果较好。

第二节 学校校园绿化

一、幼儿园绿地设计

一般正规的幼儿园包括室内活动和室外活动两部分。根据活动要求,室外活动场地又分为公共活动场地、自然科学基地和生活杂务用地。

公共活动场地是儿童游戏活动场,是幼儿园重点绿化区。该区绿化应根据场地大小,结合各种游戏活动器械的布置,适当设置小亭、花架、涉水池、沙坑。在活动器械附近,以种植遮荫的落叶乔木为主,角隅处适当点缀花灌木,场地应开阔通畅,不能影响儿童活动。

菜园、果园及小动物饲养地,是培养儿童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的基地。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将其设置在全园一角,用篱笆隔离,里面种植少量果树、油料、药用等经济植物,或整个室外活动场地,应尽量铺设草坪,在周围种植成行的乔灌木,形成浓密的防护带,起防风、防尘和隔离噪音作用。

幼儿园绿地植物的选择,要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健康,要选择形态优美、色彩鲜艳、适应性强、便于管理的植物,禁用有飞毛、毒、刺及引起过敏的植物,如花椒、黄刺玫、漆树等。同时,建筑周围注意通风采光,5m内不能植高大乔木。

二、中小学绿地设计

中小学用地分为建筑用地(包括办公楼、教学及实验楼、广场道路及生活杂务院)、体育场地和自然科学实验用地。

中小学建筑用地绿化,往往沿道路广场、建筑周边和围墙边呈条带状分布,以建筑为主体,绿化相衬托、美化。因此,绿化设计既要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如通风采光,遮荫、交通集散,又要考虑建筑物的体量、色彩等。大门出人口、建筑门厅及庭院,可作为校园绿化的重点,结合建筑、广场及主要道路进行绿化布置,注意色彩层次的对比变化。配置四季花木、建花坛、铺草坪、植绿篱、衬托大门及建筑物人口空间和正立面景观,丰富校园景色、构筑校园文化。建筑物

前后作低矮的基础栽植,5m内不植高大乔木。两山墙处植高大乔木,以防日晒。庭院中也可植乔木,设置乒乓球台、阅报栏等文体设施,供学生课余活动之用。校园道路绿化,以遮荫为主,植乔灌木。

体育场地主要供学生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一般小学操场较小,或以楼前后的庭院代之。中学单独设立较大的操场,可划分标准运动跑道、足球场、篮球场及其他体育活动用地。运动场周围植高大遮荫落叶乔木,少种花灌木。地面铺草坪(除跑道外),尽量不硬化。运动场要留出较大空地供活动用,空间通视,保证学生安全和体育比赛的进行。

自然科学实验园地与幼儿园相同,只是规模较大而已。

学校周围沿围墙植绿篱或乔灌木林带,与外界环境相对隔离,避免相互干扰。 中小学绿化树种选择与幼儿园相同。树木应挂牌,标明树种名称,便于学生识别、学习

三、大专院校绿地设计

大专院校校园面积大,一般分为校前区、教学区和生活区。各区功能不同,对绿化的要求也不同,绿化形式也相应有所变化。 (一)、校前区绿化设计

学校出入口与行政、办公区组成校前区,与工厂厂前区一样,是学校的门面和标志,体现学校面貌。校前区绿化应以装饰观赏为主,衬托大门及主体建筑,突出安静、优美、庄重、大方的高等学府校园环境。

校前区绿化设计以规则式绿地为主,以校门、办公楼人口为中心轴线,布置广场、花坛、水池、喷泉、雕塑和国旗台,两侧对称布置装饰或休息性绿地,或在开阔的草地上种植树丛,点缀花灌木, 自然活泼,或植绿篱、草坪、花灌木,低矮开朗,富有图案装饰性。校前区绿地常绿树应占较大比例。 (二)、教学区的绿化

教学区的绿化,首先保证安静的教学环境,在不影响教学楼内通风采光的条件下,多植落叶乔灌木。为满足学生课间休息,楼附近要留出小型活动场地,地面铺装。

大礼堂是集会的场所,正面人口前设置集散广场,绿化同校前区,空间较小,内容相应简单。礼堂周围基础栽植,以绿篱和装饰性树种为主,礼堂外围可结合道路和场地大小,布置草坪树林或花坛,以便人流集散。

实验楼的绿化同教学楼,还要根据不同实验室的特殊要求,在选择树种时,综合考虑防火、防爆及空气洁净程度等因素。

园林规划设计文本课件

第七章单位附属绿地的规划设计重点:1、工矿企业绿地设计要点2、校园绿地设计要点3、医院机构的绿地设计要点难点:工矿企业绿地树种选择第一节工厂绿化一、工厂绿地概述(一)、工厂绿地的组成1.厂前区绿地2.生产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m6xs5tvxo0daes3z43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