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论苏轼对传统词风的革新
作者:刘慧玲
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第05期
摘 要:本文从两个方面来论述苏轼对传统词风的革新:一、以气为词。1.宣泄英雄失落的悲愤之气;2.抒发时空有限而身不由已的悲慨之气;3.展现时时向往自由、希望超脱的清逸之气;4.充溢面对人生困厄无端迫害不忧不惧、无怨无悔的清旷刚正之气。二、以诗为词。即题材内容的扩大、意境风格的创新和形式音律的突破。 关键词:苏轼 以气为词 以诗为词 旷达豪放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出身于一个富有文学气氛的封建知识分子家庭,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请求外调,任杭州通判;三年后改任密州知州、接着又移知徐州和湖州。后因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元佑元年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病死常州。苏轼一生经历两次在朝——外任——贬谪的过程,既经顺境,复历逆境,荣辱祸福、穷达得失于一身。
中国古代文人都受着三种思想的影响,即“儒、佛、道”。苏东坡亦不例外。历来中国文人失意愤懑抒怀后便心灰意冷,躲进乡野和月吟诗,似乎都与老庄的“道”字不无关联。为官贬谪成了文人共同的遭遇,隐居山野成了文人的归宿。其间不为五斗米折腰者不乏其人,但能有苏轼豁达与乐观者寥寥无几。正是这种满足于既有的人生态度、高洁的人格,成就了旷达雍容的老苏。也正是这种乐观旷达的态度,才形成了苏轼作品所特有旷达豪放的风格。下面将从“以气为词”和“以诗为词”两大方面论述苏词对传统词风的变革。
一、以气为词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这“气”主要是指作家的天赋、气质与创作个性及其在作品中的体现。纵观唐宋词坛,因为创作旨趣不同,大致存在着“以色为词”“以趣为词”“以韵为词”“以气为词”几种情况。其中“以色为词”者意趣杂于调笑谑浪,故多打情骂俏甚至语涉狎邪,东坡对此类深恶痛绝,其不满柳词也在此;“以趣为词”者意趣在风趣幽默,故极尽俳调侃之能事,东坡于此词亦有作,但志不在此;“以韵为词”者其意趣在情致,无论写艳情还是愁怀,都讲究含蓄蕴藉,余韵深远。今东坡集中不少婉约词即属此类,其芳菲悱恻之怀,缠
试论苏轼对传统词风的革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