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完整版)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亩,年产优质小麦1500万公斤。苹果、酥梨面积1.8万亩,年产优质果品3600万公斤,“红富士”、“嘎啦”、“酥梨”、“早酥”等名优产品畅销国内外。近年来,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设施果蔬产业。

交通便利,国道公路横穿东西,县道纵贯南北,并与——路相连,村级主干道已全部实现水泥硬化,东距县城24公里。区位优势明显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是增加科技含量,带动高效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引进、转化、示范和推广辐射现代农业科技,立足本地资源开发和主导产业发展的需求,从生产、管理、营销等各个环节上逐步引导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走上现代化道路。推行标准化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国内外竞争力。

本项目利用实施区优越的自然资源,以设施农业带动现代农业、高效农业的发展。通过把先进技术、设施、优良品种和产业开发结合起来,发

11

挥试验、示范、推广、辐射作用,应用高科技成果,完善果蔬生产的各类基础设施,实行技术创新,推行标准化管理技术,通过示范的方式,把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先进农业生产方式和现代经营管理模式,客观、实际的展现出来。同时对果蔬进行储藏、加工,形成蔬菜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统一销售,用高产、优质、高效的实际效果,示范带动富平县乃至陕西省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因此,本项目建设以设施蔬菜为重点的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区,是发展优质、高效、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是带动富平县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项目建设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设施农业技术密集、集约化和商品化程度高。发展设施农业,可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既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克服资源和市场制约、应对国际竞争的现实选择,对于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设施农业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生物潜能,在大幅提高单产的情况下保证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是种植业和养殖业中效益最高的产业,也是当前广大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设施农业产业不仅是城镇居民的“菜篮子”,也是农民的“钱袋子”。促进设施农业发展,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据统计,2014年陕西省蔬菜种植面积450万亩,蔬菜总产量1640万吨,总产值485亿元,成为陕西效益最好的农业主导产业。蔬菜生产在农业生产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成为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

12

源。

设施蔬菜生产特别是日光温室应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使全省蔬菜生产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迅猛发展,促进我省蔬菜产品突破了地产地销的限制,大生产、大流通的格局逐渐形成,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初步形成了以农贸市场为主的多方位、多渠道流通格局。

项目建设设施蔬菜示范区,对该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农民收入的增加都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将保证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建设将极大的促进“畜—沼—菜”发展模式,是建设农业循环经济的需要

日趋旺盛的畜产品市场需求和良好的畜牧业发展政策环境,为陕西省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有机农业的发展迫切要求畜牧业的强力支撑,在此大背景下陕西省提出了要以生猪、奶牛和秦川牛为重点,大力促进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进程,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迅速做大做强畜牧产业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发展战略思路也成了全省各地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强县兴农的选择。各县因地制宜制订了完善的蔬菜产业发展方案。坚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生产。有机结合,优势互补的果畜沼生态农业模式启示了菜畜沼生态农业的发展,并且必将成为促进陕西省蔬菜畜牧业结合发展的模式。

随着集约化养殖得到快速发展,粪便污水的排量剧增。一是养殖场自身生产、生活空间及周围环境受到了污染,制约了畜禽业的健康发展;二

13

是畜禽粪尿得不到合理利用,使得果、蔬、粮等种植业对有机肥料的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沼气工程集环保、能源、资源再利用为一体,很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通过粪污的综合利用,养殖企业能够减少禽畜发病率,增加出栏量,并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等级,可为企业增收约10%左右,保证了畜禽的持续健康发展。此外,沼气工程中的综合利用技术,还可利用废弃物生产优质的有机肥料,满足了项目区发展种植业对有机肥料的需求。

因此,园区内通过建设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基地、特色水果示范区及生猪养殖示范区,将畜牧业和有机农业有机结合,提高了畜禽饲养的生存发展能力,促进了畜禽养殖与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是对“畜—沼—菜”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极大促进,是建设农业循环经济的需要。

四、项目建设是提高蔬菜种苗供应,增强陕西省设施蔬菜规模的要求。 设施蔬菜是蔬菜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保障城乡蔬菜供应的重要手段,也是现阶段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以赋予农民更多权利和利益、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为主线,指出加快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向农业企业流转,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

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将极大的促进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陕西省各县区都有面积不等的蔬菜种植,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的生产大县达到了20

14

个,蔬菜产值过亿元的生产大县已经达到33个,蔬菜生产大县总产值已经过百亿元,蔬菜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占的比例不断加大。但是设施规模偏小,单产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工、出口比例太低,人均产量小,距离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为了进一步提升陕西省蔬菜产业的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设施蔬菜发展步伐成了当务之急,这也是陕西省蔬菜产业大发展的总体要求。

本项目通过标准化、集约化育苗基地建设,实行蔬菜种苗统一育苗、统一栽植、统一销售,提高了蔬菜种苗质量,增强育苗能力和为本县及周边县区提供蔬菜种苗的能力,极大的满足了蔬菜产业发展对种苗的需求,对增强陕西省设施蔬菜建设规模,提高蔬菜种植产量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项目建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农村改革以来,我国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已从过去农副产品长期短缺过渡到了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新阶段。土地及在土地上进行的一切生产活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主要的是为了进行商品交换,农民及农业企业生产的农副产品,绝大部分将其作为交换的商品。但是要完成这些商品从产地到销地的交易,交易市场就成了产销之间必不可少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在以农产品为主的农业生产中,各地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产品产量迅速上升,农产品市场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到了买方市场,由此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第一、农民家庭小生产与国际国内大市场的矛盾,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方式,已越来越适应不了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第二、

15

0k7mf6j9r09sc9l3ppnv1xep036fj7019c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