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整理完)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地理方法清单

一、地球大专题

1.经、纬度计算:

经度差与地方时差算经度——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5°;

经纬线上长度算经纬度——1°经线=111km;1°纬线=111cos A km(A为纬度)。 2.比例尺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方向—A在B的什么方向,分清点B与目的地A,看纬线的位置定南北(上北下南),看经线的位置(经度差小于180°度)定东西 4.有关时间计算:

①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对商取整数部分,尾数部分四舍五入;

②区时的计算:根据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本时区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即求某地区区时=已知地区时 ±两地时区,注意东加西减;

③地方时的计算:找出已知的经度与时间,经度差计算:采用同侧相减,两侧相加; 时间差=经度差÷地球自转角速度15°/时或 1°/4分;根据东早西晚来加或减时间差;注意考虑行程时间;;结果若小于0,则应加24小时,日期变为昨天。

④地方时的判断方法: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时间为12:00,其对面经线上的时间为0时。昼半球中点经线上的时间是12时,时间是指120E的地方时,国际标准时是指0度经线的地方时,太平洋标准时是指120W的地方时。

⑤日期界线有两条:自然界线即地方时0:00经线,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跨过它时日期应加上1天;人为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也就是180°经线(但两者有三处并不完全重合),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跨过它时日期应减去1天。注意今天与昨天围的描述。 5.地球自转速度计算:①地球上除南北极点外,各地角速度都相等,大致每小时15°;②地球上赤道处线速度最大,极点为0 6.太阳高度及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①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h=90°)向四周以同心圆的形式递减,到晨昏线上h=0°;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是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计算时一般采用纬差法,即两地纬度相差多少,正午太阳高度也 相差多少(适用条件:①两地位于直射点的同一侧;②两地对称分布于直射点两侧)。 7.昼夜长短计算:弧比法----某地昼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昼弧度数除以15°/时;

日出日落法---日出时刻=12-昼长/2=夜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24-夜长/2;极昼区昼长为24小时,极夜区昼长为0小时,赤道上各地昼长永远是12小时,两分日全球各地昼长均为12小时;

纬度法----纬度相同,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时刻相同;不同半球相同纬度的两地昼夜长短相反,即某地昼长=对应另一半球相同纬度值地区的夜长。 8.太阳直射点的确定:

①直射点经度即太阳高度最大(太阳上中天)的经线,地方时12:00的经线;

②直射点纬度即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纬线,直射点的纬度大小与极昼或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大小互余,直射点纬度大小等于极昼的极点的太阳高度(或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9.常见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1)极点:一天中在极点上看太阳,太阳在地平圈以上作圆周运动,表现为不升不落。极点所见的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纬度相等。 (2)赤道:赤道上因全年昼夜等长,所以总是6点日出18点日落,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在90°~66。5°间变化。 (3)极昼出现的最低纬度的地点,其纬度与该日太阳直射纬度互余。

10.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纬度,海陆,地形,地势,天气,气候,空气质量,季节昼长。 11.卫星发射中心的选择因素:纬度,气候,昼夜,人口。

12.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圈在某一时刻重合,与纬线圈垂直相交;春秋分以外的其他时间晨昏线与经线圈相交(夹角为0度-23度26分之间,二至日时夹角达最大),与纬度值相同的两条纬线相切而与其他纬线相交,相切的纬线的纬度是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

13.日出、日落的方位:①春秋分,全球正东日出,正西日落;②每年3月21日-9月23日(北半球夏半年)除发生极昼地区以外的其他各地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发生极昼的地区正北日出,正北日落(其实没有落到地平面之下,只是落到一天中最低的位置);北极因

终日太阳高度不变太阳始终位于正南,③每年9月23日-次年3月21日(北半球冬半年)除发生极夜地区以外的其他各地东南日出,西南日落。④根据日出,日落的方位可以判断日出,日落的日影朝向。

14.发生极昼地区日出时刻的太阳高度:发生极昼地区日出时刻的太阳高度并非都为0,只有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处日出时刻太阳是从地平线上升起的。两极发生极昼期间,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都不相同,但同一天太阳高度却始终保持不变。

15.正午日影朝向和长短的变化:正午日影的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日影朝向始终朝北(北极除外);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日影朝向始终朝南(南极除外);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朝向随季节变化而有南北之别。正午日影的长短可以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进行计算。

16.河流两岸的侵蚀问题:在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从地转偏向力上来解释; 如果河道弯曲,应该根据凹岸与凸岸的情形来判断:凹岸侵蚀,凸岸相对相对受沉积。港口建在河流凹岸二,等高线地形图和等值线专题

—————————————————————————————————————————————————————————

(一)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1.坡度问题:①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的地方,坡度越缓;②计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 2.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注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 3.地形剖面图的读图方法:起点,终点,高点,低点的海拨高度,其次为坡度的变化。 4.大于大值,小于小值

5.等高线与地形状态:山脊——等高线向海拨低处突出(等值线向低值方向突出处为高值区),山谷——等高线向海拨高处突出(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6.陡崖的相对高度的计算:等高线图上任意两地相对高度的计算可根据(差值计算公式)(n-1)d≤⊿h<(n+1)d (其中n表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 d表示等高距)。

7.引水线路:注意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且线路要尽可能短,这样经济投入才会较少。

8.交通线路选择: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延伸方向)分布,以减少坡度,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等地段。 9.水库:

(1)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主要考虑以下:1.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3.坝高——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4.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5.坝长——工程量的大小 (2)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①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②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10.水系特征: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11.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河流流量除与气候特别是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大小有关。 12.农业规划: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 13.城市布局形态与地形:平原适宜集中紧凑式;山区适宜分散疏松式。

14.地形特征的描述: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势及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分布。 15.地形相关分析:

①地形成因分析:运用地质作用(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与板块运动(板块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及板块的碰撞或裂)来解释 判读分析与地形有关的地理知识

②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等进行综合分析。

③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结合河流流向判定地形大势,结合迎风坡,背风坡,降水状况,等高线高差及地貌类型的差异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④地形类型判读:第一步看等高线形状,等高线平直,则可能是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等高线闭合,则可能是丘陵,山地或盆地;第二步看等高线的注记,平直等高线注记200米以下的地形可能为平原,平直等高线注记500米以上的可能为高原;闭合等高线注记低外高的地形为盆地或洼地;闭合等高线注记外低高,且注记在200——500米之间的地形为丘陵,注记在500米以上的地形为山地。在剖面图中判读地形类型,一定要看剖面形状和对应的海拔高度,方法可参照上述方法进行。

16.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17.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18.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 (二) 等温线和等温差线

1.温度计算:①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为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②焚风效应气温垂直递增率,每下沉100m,气温增加1℃;③常温层以下地温垂直递增率,每往下100m,地温增加3℃。

2.影响某地气温高低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人类活动—位置,大气,地形,洋流,植被,水文,人类活动 (1)位置: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① 纬度:全球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与纬线平行)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② 海陆分布:(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气温变化缓和;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相反。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2)大气:包括锋面活动和天气状况。 ① 锋面活动:主要指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气温的影响。如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时大风降温;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暖锋相反。② 天气状况:白天多云,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往往比晴天低;夜晚多云,由于大气的保温作用好,往往比晴朗的夜晚温暖;多云时,往往昼夜温差小,晴天时相反。③季风④西风

(3)地形:(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海拔--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0。6℃/100米),同一热量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地形类型--高形往往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因此山间盆地,河谷气温往往偏高。 坡向----山地同一高度,阳坡比阴坡气温略高 山脉的走向 (4)洋流:暖流能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植被: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对太阳辐射起屏蔽作用和对蒸发量的影响,气温变化小于裸地。此外冰雪的反射率 (6)水文:湖区,库区,沼泽,湿地等由于热容量大,对太阳的反射率低,故温差小。

(7)人类活动:城市的热岛效应,大气的温室效应,人类营林与毁林,兴修水库与围湖造田等活动对气温都有很大影响。

3.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纬度位置, 大气环流,地形地势,洋流,下垫面性质(海陆位置,植被状况),天气状况,人类活动等。 (a)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气温日较差为3。0~4。0℃。

(b)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c)地形:低凹地(盆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凸地(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下沉汇合之处,故气温日较差大。而凸出地形因风速较大,湍流作用较强,热量交换迅速,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

(d)下垫面性质:由于下垫面的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色土和潮湿紧密土壤大。有植被的小于裸地;

(e)天气: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因为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增温强烈,夜晚地面有效辐射强降温强烈。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问:沿海地区与陆地区哪个气温日较差大其间有什么规律(或关系)

答:阴天时水汽多,白天能削弱太阳辐射,使气温降低;晚上能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并以大气逆辐射形式对地面保温,从而使气温升高,这样气温的日较差就小。晴天时正好相反。沿海地区水汽多,故温差小;陆地区水汽少,故温差大。其间总结出的规律是:水多温差小,水少温差大。例如沼泽地区温差小,沙漠地区温差大;气旋控制温差小,反气旋控制温差大。

4.气温的年变化: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一样,在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就北半球来说,中、高纬度陆地区月平均最高温度在7月份出现,月平均最低温度在1月份出现。海洋上的气温以8月为最高,2月为最低。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有:

(a)纬度: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原因是低纬度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小,中纬度变化大;低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小;中、高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大。

(b)海陆:大陆上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得多,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我国是由南向北递增;由东向西递增)

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整理完)

地理方法清单一、地球大专题1.经、纬度计算:经度差与地方时差算经度——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5°;经纬线上长度算经纬度——1°经线=111km;1°纬线=111cosAkm(A为纬度)。2.比例尺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3.方向—A在B的什么方向,分清点B与目的地A,看纬线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fni59sq8p6rgfk15sw18xzko02xoc00fzy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