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谷物收获机械概论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难易程度易脱下一粒子粒所需的力或功来恒量(静态法)谷粒与谷穗的连结强度上升,则所需脱粒功或力上升。 (三)脱粒难易测定方法(依据): 1、脱一粒所需的力:入水稻:P一粒?200g为难脱 P一粒?100g为易脱 脱小麦的难易标准课本上有表

mv22已知转速n和子粒质量m求离心力F?或mR?

R2、脱一粒所需功 所需脱粒功A?12mv 2 m——一粒子粒质量

v——转臂打在砧面时子粒的速度 (1)与谷物脱粒难易有关的因素有:

①作物种类,②品种,③成熟度,④湿度,⑤子粒在穗上的生长部位。 (2)实验观测情况:

①作物的脱粒特性因种类和品种而不同。

②难与易脱的谷粒占少数,中等强度的占多数。 ③随湿度增加,所需10克粒功增加

④同穗上,脱粒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小麦,两端难脱,中间易脱。 (二)脱粒原理:

脱粒装置对谷物的脱粒过程一般是以一、两种脱粒原理为主,几种其他原理为辅,同时对作物施加几种作用力。

一般应用的脱粒原理有:冲击、揉搓(搓擦)、梳刷、碾压、振动等。

依据谷物的性质和脱粒特性,以及脱粒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脱粒原理,设计合力的脱粒装置。

1、冲击(打击)脱粒:靠脱粒元件,告诉地冲击作物来脱粒。冲击强度大,脱粒干净,需设置调速装置。 2、搓擦脱粒:靠脱粒元件与穗头之间的摩擦。需有调整搓擦强大的机构,(适应脱净和破碎)。 3、梳刷脱粒:靠脱粒元件对谷物施加拉力和冲击来脱粒。脱粒能力与元件的速度相关。(主要用于弓齿式打稻机上)。

4、碾压脱粒:靠脱粒元件与作物之间相互挤压来脱粒。适于留种(不易破碎、脱皮) 5、振动脱粒;对谷物施加高频振动来脱粒。脱粒能力与频率和振幅有关。 (三) 、脱粒装置的类型(结构课):纹杆、钉齿、弓齿 二、纹杆滚筒式脱粒装置 (一)、构造与工作特性(结构课) (二)、衡量脱粒质量的性能参数

1、作物的脱净率(脱净率=1-未脱净损失率) 同一时间内各处取样种的总和 未脱净损失率:s未净?

w未净w总?100%

子粒总重 26

脱净率>99%

2、谷粒的损伤率(破碎率) w破破伤粒重 c破??100% ?w粒 取样中的所有子粒重 损伤率<2%

3、凹板的分离率

尽量高,以减少分离机构的损伤。70%以上。 4、茎杆的破碎情况 尽量少 5、功率消耗的大小(经济指标) 纹杆滚筒式脱粒装置的参数: 1、设计参数 (1)、作物的喂入状况(喂入量及均匀性) (2)、凹板的长度(包角大小) (3)、滚筒直径 (4)、滚筒长度 (5)、纹杆数

2、使用调整参数(首先为设计参数) (1)、脱粒间隙 (2)、滚筒的速度 (3)、喂入速度(或喂入量) 3、作物的特性 (1)、作物的湿度 (2)、青杂草含量 (3)、谷草比 (三)、脱粒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参数选择(切流纹杆滚筒) 1、喂入状况

1)可喂入方式:纵向喂入,横向喂入,杂乱喂入

对于纵向喂入:a穗头朝前 脱净率高,分离率好

b穗头朝后脱净率和分离率都不如a

2)喂入方向径向喂入(破损高) 切 向 喂 入(抓取低)中间喂入脱粒性能好 3)喂入速度 4)喂入均匀性

喂入方式分析:穗头朝前喂入时,穗先受到纹杆的打击脱下大部分子粒,待脱粒间隙中以谷物较薄的状态进一步脱粒,则脱不净损失少。当根朝前时,根部分受纹杆抓取,当穗部运动到脱粒间隙时,谷物的运动速度明显加大(相对打击速度减小),作物受到的冲击减弱,脱粒效果差,凹板分离率也下降(因子粒未被脱之前,占用较大空间的茎杆已堵在脱粒间隙中,所以分离率下降)

实验得:紊乱喂入时,脱净率和分离率与穗朝前喂入得效果相同。 2、凹板长度L(或包角α)

27

包角—凹板(弧面长)所对得圆心角。 应该:L??1800?r

D?? 02180L的近似值求法:L? D:滚筒直径

?:包角(度)

凹版长度与分离率的关系

当L增大,脱粒率提高,分离率提高,而破碎率和功耗也增加。 现有纹杆滚筒式脱粒装置的凹板长度为350~700mm。包角约为108~120度,少数可达150~180度。

凹板的分离率不仅取决于;还与凹板的有效分离面积有很大关系。 有效分离面积的大小以:??孔总面积 来表示。分离率与分离面

凹板总面积积成正比。(但不能单靠增大筛孔的办法增加分离率)滚筒的圆周速度提高,凹板的分离率也相应提高。

总之,凹板的分离率随L、孔面/总面、n的增大而增大。

3、滚筒直径D(对脱粒性能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且与工作能力无关) 确定D的主要依据是 ①凹板长度L 用近似计算式:L?

D?? 2180确定D时次要考虑的问题, ②足够的转动惯量 ③滚筒不被茎杆缠绕 部标规定:D系列为:400、450、550、600mm 4、纹杆数M

M多,脱净和分离率高,但破碎率和功耗也增高。还有,M过多,将形成封闭式的滚筒,抓取能力下降,确定M的多少,主要考虑良好的脱粒效果,再有就是惯性力平衡的问题。M依D的大小而异。 部颁标准规定: D≤450时 M=6 D=500~550时 M=8 D=600时 M=10

5、脱粒间隙(凹板间隙)

脱粒间隙:滚筒最外缘与凹板内弧面间的距离。 间隙对脱粒性能的影响:

间隙小,脱净率高,分离率高,但破碎率也高。 脱离间隙由入口到出口逐渐减小。

纹杆滚筒的脱离间隙比一般为:

入口间隙?3~4

出口间隙原则:在作物能顺利喂入和得到加速度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小入口间隙。(这是实验研究所得,这样可使尽量多的谷粒在凹板前段接触纹杆而脱下,并分离,不受滚筒的连续冲击,以减少破碎和损失。

实践经验:出口间隙一般定为比所脱谷物较大,以致既保证脱净又不会使破碎率明显增加。 6、滚筒的脱粒速度

28

速度增加,脱净率和凹板分离率提高;但破碎率也提高,功耗也增大。

工作时的圆周速度必须小于极限速度。 脱粒的极限速度:籽粒受到严重损伤并开始出现破碎率超标时滚筒的速度。作物的脱粒极限速度随该作物脱粒时的湿度而变化。

注意:脱粒的极限速度不要与滚筒的临界速度相混淆(临界速度wl:滚筒的角加速度供应与消耗相等时的转速)

纹杆滚筒脱不同作物时的圆周速度

品种 小麦 玉米

籼稻(干) 梗稻(湿)

V已知时,滚筒的转速 n?7、喂入速度vw

当喂入量一定时,vw提高,凹板分离率提高,脱净率提高,破碎率略有增加。(因vw提高,使凹板间隙中的谷层变薄)。但vw不能太高,一般vw=2~2.5m/s ,有的vw=5~6m/s。

现有联收机上喂入轮D=150~300,vw=4~9m/s

8、喂入量q(单位时间内允许喂入脱粒装置内谷物的量 kg/s)

当q增加,分离率下降,脱净率下降,破碎率下降,功耗增加。 一个装置的设计定型,喂入量是有一定要求的,所以使用中一般不能超量或过度喂入不均,否则影响性能。喂入量的大小可以反映滚筒的工作能力。

q的计算:q??0V(m/s) 28~32 10~17 24~26 26~30

60v ?DlMn 60式中:?0:系数。意义:每米长纹杆冲击一次喂入的谷物可能抓取并脱粒的谷物量。 一般?0=0.018~0.024 kg/m (实验得)

l :滚筒(纹杆)的长度 (m)

M:纹杆数 6~10根 n :转速 r/min

指出:上式计算q只考虑了一些主要因素,此外,谷草比的大小对喂入量也有较大的影响。

谷草比?子粒重

稿草重割下的谷物总重减去粒重

谷草比大时,喂入量可大(因粒对茎杆来说占的体积小,相同的脱粒间隙可通过较大重量的谷物)

29

9、滚筒长度l(纹杆长度) (1)、l大小影响的问题

①l长,生产率高,脱得净(因可薄层喂入)

②l的长短可作为设计、分离、清选、收割等部分的依据。 (2)、如何确定l

① 跟机器的总体布置相适应 ② 选用系列的标准长度值

、1200、1350、1500 mm l 的长度系列:500、700、900(1100)

③ 主要根据生产率而定,对纵喂入脱粒装置l按下式计算l? q:喂入量 kg/s

q(m) q0q0:滚筒单位长度的喂入量 kg/s 。

纵喂入脱粒机q0=1.5~2;T型和ㄏ型联收机q0=3~4

10、谷物的湿度和青杂草含量 分析:(1)湿度大时,作物与滚筒、凹板的摩擦阻力加大,谷层变厚,对脱粒和分离不利。

(2)湿度过大或过小时,对留种谷物发芽率的影响均不利;过干,易碎;过湿易扁。 (3)青杂草增多,脱净率明显下降,分离率也下降,并造成分离和清选装置效果不良。 三、钉齿滚筒式脱粒装置

(一)工作原理:靠钉齿的正面冲击为主,侧面搓擦(挤压)为辅来脱粒。 (二)与纹杆滚筒装置的比较

① 抓取能力强

② 生产率高,钉齿式的比纹杆式的一般高2~3倍

③ 脱粒质量:脱净率高,对潮湿和较难脱的作物都能脱。但茎杆破碎较重,凹板

分离率低。 ④ 功率耗用大。

⑤ 使用调整较麻烦,或间隙不能调得一致(因钉齿可能变形或安装不准)

(三)钉齿在滚筒上的排列

1、排列原则:

① 打击作物均匀(即间距要一致)(等齿迹线) ② 作物有左右移动的可能(钉齿分布成梅花状,如

右图)

③ 在一个齿迹线上要有多个钉齿打击(工作) 要满足以下三个原则,钉齿要按复式螺旋线排列。 2、参数间关系

t:螺旋线螺距(右图为2头螺旋线分布) a:齿迹距,相临两齿迹间的距离。 b:同齿杆上相临两齿间距。 l:滚筒的计算长度 L:滚筒实际长度

?l:边缘齿距齿杆端的距离。

① 每一齿迹上的钉齿数等于螺旋线的头数 (K)

钉齿排列

30

0f21e6ayha9ersa9pruq6ksx797jw500wq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