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绩效管理制度的基本目标 第二条: 绩效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 第三条: 适用范围 第四条: 解释权
第二章: 绩效指标结构
第五条: 绩效指标结构 第六条: 经营业务指标 第七条: 管理改进指标 第八条: 部门评议指标 第九条: 能力素质指标 第十条: 人员培养指标
第三章: 绩效指标设定程序及方法
第十一条: 第十二条: 第十三条: 第十四条:
绩效指标设定程序 绩效指标设定方法 绩效指标设定注意事项 目标管理卡
第四章: 目标实施过程管理
第十五条: 实施过程中的监督与沟通
第五章: 绩效考评
第十六条: 第十七条: 第十八条: 第十九条:
考评程序 考评数据收集
评分方法、标准及结果记录 考评结果统计
第六章: 绩效考评结果应用
第二十条:
释义
第二十一条: 股权激励 第二十二条: 绩优员工加薪 第二十三条: 绩效工资 第二十四条: 超额利润分享 第二十五条: 任免
第二十六条: 能力提升计划
第七章: 附表
附件1:《能力素质评分标准》 附表1:《业绩合约》 附表2:《部门评议表》 附表3:《目标管理卡》 附表4:《目标考评卡》
附表5:《经济业务指标实绩统计表》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绩效管理制度的基本目标
1、 通过绩效管理系统实施目标管理,保证公司整体目标的实现,提高在市场竞争中的整体运作能力。
2、 通过绩效管理管理帮助员工提高工作绩效与技能,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队伍。
3、 在绩效管理过程中,促进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开放、积极参与、主动沟通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 第二条:
绩效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
1、 开放沟通原则:
绩效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开诚布公地进行沟通与交流,评估结果要及时反馈给被评估者,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提出今后应努力和改进的方向。 2、 团队性原则:
通过绩效管理促进个人与团队工作绩效的共同改善,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 3、 发展性原则:
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绩效改善活动的实施,在过程中提高员工技能、增进沟通、提高管理水平。 第三条:
适用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试用期满的非直接生产人员。
第四条: 解释权
本管理制度解释权属公司人力资源部。
第二章: 绩效指标结构
第五条:
绩效指标结构
根据不同层级员工的主要职责及其业务特性,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 决策层考核指标 = 经营业务指标+管理改进指标+能力素质指标+人员培养指标
部门经理考核指标 = 部门考评结果+能力素质指标+人员培养指标 部门经理以下人员考核指标 = 管理改进指标+能力素质指标 部门考核指标 = 经营业务指标+管理改进指标+部门评议 第六条:
经营业务指标
经营业务指标是指公司年度经营计划确定的当年度通过改善活动实施而需达到的各类量化的财务指标和业务指标,主要包括:销售收入、利润、财务费用、制造费用、库存金额、一次交验合格率、统配率、准时交货率、退货率、劳动生产率等。 第七条:
管理改进指标
管理改进指标是指公司年度经营计划确定的当年度公司及分解到各职能部门、个人的管理改善活动及其应达到的阶段性成果指标。 第八条:
部门评议
有业务往来的部门间,由被服务部门对服务部门的服务质量进行评分。 第九条:
能力素质指标
在改善活动及业务实施过程中,对员工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创新能力等因素进行考评。 第十条:
人员培养指标
部门经理及以上管理人员,需制定每个考核期内对下属员工的培训活动计划及需达成的阶段目标,以此作为当期的考核指标。
第三章: 绩效指标设定程序及方法
第十一条: 绩效指标设定程序
步骤 内容 责任部门/人 拟订 企业发展部 批准 总经理办公会 完成时间 每年10月底以前 每年11月底以前 每年12月中旬前 ? 确定经营计划 标 确定下年度生产经营目根据经营目标编制公司确定经营目标实现的关通过对关键驱动因素筛? ? 和部门年度经营计划 ? ? ? ? 企业发展部 各职能部门 分管副总 部门经理 总经理办公会 总经理办公会 分管副总经理 确定部门、分管副总绩效指标 键驱动因素并分解到部门 ? 选确定分管副总和各部门绩效考核指标 确定个人绩效指标 将部门关键绩效指标分解到个人 ? ? 部门经理 员工 部门经理 每年12月底前 第十二条: 绩效指标设定方法 1、 确定公司目标实现的关键驱动因素
找出年度需达成的最重要的经营目标,并结合公司资源及管理的现实基础,确定目标实现的关键驱动因素。 2、
关键驱动因素分解到部门
将公司目标实现的关键驱动因素分解到部门,并确定其应达到的阶段性目标成果,从而得出分管副总和各部门可能的关键绩效指标。 3、
分管副总、各部门经济业务指标、管理改进指标设定
制造公司绩效管理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