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语文阅读理解知识归纳及答题技巧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中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阅读理解专业术语及其作用

Ⅰ.常用写作手法(技巧) 一、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只有5种)【作用详见五~八】 二、表现手法:

对比、类比、象征、衬托、烘托、反衬、比喻、幽默、讽刺、联想、想像、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巧设悬念、侧面描写、欲扬先抑、虚实结合

象征、托物言志的作用:使表达委婉含蓄、深沉感人. 三、修辞手法: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表达了……情感。

拟人:化物为人,拉近距离,亲切自然; 便于对话,交流情感。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表达了……情感。

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语气强劲,抒情强烈。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表现了……,抒发了……,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感情。

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情感;承上启下,层次清晰;多次强调,增强感染力。加强语气。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 (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 答题格式:强调,加强语气等;

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使文章有起伏。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答题格式:强调了……突出了……

注: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名称上既有重合又有不同,要学会分清两者的差别 四、结构方式:

前后照应、铺垫,过渡(承上启下)、设置悬念、卒章显志,欲扬先抑、制造波澜 , 特定线索、 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等) 五、记叙及作用:

(1) 顺叙作用: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作用:造成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引人入胜,波澜起伏。

(3) 插叙作用:补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使中心更突出。

(4)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 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画龙点睛. 六、描写:

1、描写人物的方法: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 2、描写景物的角度:

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3、描写景物的方法:

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4、描写角度: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语言描写,言为心声;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都可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推动情节发展, 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

2

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3.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奠定感情基调,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

4.写景技巧:动静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绘声绘色、虚实结合、远近高低;仰视、俯视、平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6.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推动情节的发展等等。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突出、深化主题。

7.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

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见,具体生动 七、议论、抒情:

1.叙后议论:画龙点睛,点明题旨,升华主题;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2.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 蕴藉。 八、说明:(以说明文为主)

说明文常采用总分总式或并列式结构来说明问题。 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说明顺序:

3

语文阅读理解知识归纳及答题技巧

高中阅读理解答题技巧阅读理解专业术语及其作用Ⅰ.常用写作手法(技巧)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只有5种)【作用详见五~八】二、表现手法:对比、类比、象征、衬托、烘托、反衬、比喻、幽默、讽刺、联想、想像、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巧设悬念、侧面描写、欲扬先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e6oz3on7p97tl37kuug5o77k30e8m00qp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