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隧道监控量测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长时间不能稳定时,延长量测时间。

表3-4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方法及 工具 布置 测试精度 测量时间间隔 1 ~15d 16d~ 1个月 1 洞内、外观察 现场观测、地址罗盘等 开挖及初期支护后进行 2 周边位移 各种类型收敛计 每5 ~50m0.1mm 一个断面,每断面2 ~3对测点 3 拱顶下沉 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仪、钢尺等 每5~50m一个断面 0.1mm 1~3次/d 1次/3d 1~3次/周 1~4次/月 1~2次/d 1次/2d 1~2次/周 1~3次/月 1~ 3个月 大于3个月 一 一

表3-5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选测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方法及 工具 布置 测试精度 测量时间间隔 1 ~15d 16d~ 1个月 1 地表下沉 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仪、铟钢尺等 洞口段浅埋段(h0≤2b) 0.5mm 1~ 3个月 大于3个月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b时,1~2次/d;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2~3d;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3~7d ; 4、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与信息反馈

4.1隧道周边允许位移值的制定

根据以往的成功经验,利用隧道周边允许位移值对水隧道的拱顶下沉、

净空收敛位移值进行管理(见表3-6 《初支结构允许相对位移表》)。

表3-6 初支结构允许相对位移表(%) 围岩类别 IV III II 〈50m 0.1~0.30 0.15~0.50 0.20~0.80 50~300m 0.20~0.50 0.40~1.20 0.60~1.60 >300m 0.40~1.20 0.80~2.00 1.80~3.00 注:①相对位移指实测位移值与两点距离之比或拱顶下沉实测值与隧道宽度之比。①脆性围岩取表中较小值,塑性围岩取表中较大值。 4.2监测项目管理基准

根据既有成功经验,本工程各监测项目管理基准如表3-7《变形管理基

准等级表》所示。

表3-7 变形管理基准等级表 管理等级 III II I 管理基准确 UO2Un/3 施工状态 可正常施工 应加强支护 应采取特殊措施 注:Uo一实测值;Un一允许值 现场监测时,可根据监测结果所处的管理阶段来选择监测频率:一般III级管理阶段监测频率可放宽些;II级管理阶段则应注意加密监测次数;I级管理阶段则应加强监测,通常监测频率为1-2次/天或更多,具体表现在施工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立即停工,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初支结构喷破或浇筑的混凝土出现裂缝,且持续发展;

(2)开挖一个月后,洞壁的水平位移不能收敛,实测位移达到危险状态的80%; (3)位移一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突弯的急聚增长现象。 4.3监控量测信息反馈及信息化施工

所谓信息反馈处理分析判断围岩就是根据量测手段所获得的信息、资料以数学的方式通过支护的稳定性, 并及时反馈到设计、施工中,优化设计(修正支护设计的形式和参数),指导施工(变更施工的方法和采取加强支护的措施)。

4.3.1监测数据的分析及预测

取得监测数据后,由专业监测人员及时整理分析监测数据,并结合施工步骤对围岩、支护等变形进行分析判断,将实测数据与允许值进行比较,及时绘制各种变形一时间关系曲线,预测结构变形发展趋势,预测结构的安全性,评

价施工方法,确定工程技术措施,并向监理工程师汇报,项目经理部根据监测结果并及时调整施工步序及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实现信息化施工。 4.3.2监测数据的信息反馈

为确保监测结果质量,加快信息反馈速度,全部监测数据均由计算机管理,并绘制测点位移变化曲线图。

(1) 信息反馈修正设计的基本要求

现代地下工程施工时,设计、施工必须紧密配合,共同研究,综合分析各项施工信息,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最终确定和修改设计。

信息反馈修正设计,指地下工程开挖后,根据施工信息,对施工前预设计所确定的结构形式、支护参数、预留变形量、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以及各工序施作时间等的检验和修正,是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的设计阶段。

施工信息是指施工观察、现场地质调查、现场监控量测等得到的数据和信息。施工信息是隧道开挖后围岩稳定性的动态反映,也是修正设计的依据。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互相印证,对预设计参数修正和施工方法的改进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2)施工信息的应用

①根据一个量测断面的施工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结果,进行设计参数修正,只适用于该断面前后不大于 10m的同类围岩地段。

①地下洞室较长段同类围岩设计参数的修正,特别是降低设计参数,以不少于三个断面的施工信息综合分析为依据。按修正后的参数进行开挖的地段设计参数的正确和合理性根据施工信息综合分析予以验证。

(3) 信息反馈修正设计的内容 ① 施工方法变更的建议; ② 施工工序的更改;

③预留变形量的修改或确认; ④设计参数的修改或确认; ⑤采用辅助施工措施的建议;

由于本工程的特点,在监测后应及时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判断其稳定性并及时反馈去指导施工。当施工信息给出不稳定征兆时,应检查是否是由于工序不当所造成的,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对策,采取措施(如暂停开挖、改变施工工序、及时喷锚、尽快封闭、加强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紧跟施作等),促使支护结构趋于稳定。 (4)增强初期支护设计参数的确定

遇下列情况之一,将立即采取补强措施,改变施工方法或设计参数,增强初期支护:

①隧道开挖后,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围岩类别比预计的要差; ①喷射混凝土层裂缝多、裂缝大或不断发展;

③实测位移值超过规定的允许值或类似条件下的隧道位移值; ④位移速率无明显下降,实测位移值已接近规定的允许值,位移量可能超过预留变形量;

⑤稳定性特征出现异常状态。 (5)降低初期支护设计参数的确定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应改变设计参数,适当减弱初期支护:

①确认围岩类别、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比预计有明显好转或有具体工程类比;

②初支未全部完成,位移已收敛;达到施作二次衬砌的指标; ③初期支护全部施作完毕,位移量远小于规定允许位移值。 隧道监控量测结果出现异常时,按以下方法处理:

隧道监控量测

长时间不能稳定时,延长量测时间。表3-4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序号项目名称方法及工具布置测试精度测量时间间隔1~15d16d~1个月1洞内、外观察现场观测、地址罗盘等开挖及初期支护后进行2周边位移各种类型收敛计每5~50m0.1mm一个断面,每断面2~3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dw8s1v6pn9vfqx3d4pq7px008twst015c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