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纳兰容若(纳兰性德)及其词赏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在投降派的压力下,心情忧抑,又不敢引吭舒怀,只能用美人芳草的传统比兴手法婉曲地表现自己的理想,于是,悲悲切切,写法隐隐约约的词作也越来越多。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纳兰性德除了学习婉约的词风以外,还继承了李后主和苏、辛余绪,可以横挥笔阵,写出豪放崎岖之作。他在让自己婉曲流动的同时,又能和苏东坡、辛弃疾一样,把目光拓展到生活的许多方面,用词的体裁表现生活的许多方面。例如他用十多首小令,从各个方面写江南地区各种各样的风光文物,让人有时看到“燕子矶头红蓼月”的美景,有时看到“射蛟风雨百灵驱”的奇观。有时,他描写打猎,那“风毛雨血万人欢”的狩猎场面,那“黄羊高宴簇金盘”的豪饮情景,使人热血沸腾,心胆开张;有时,他凭吊古战场,发出“跃马横戈总白头”,“多少英雄只废邱”的感慨。有时,他索性以词代柬,把牢骚愤懑之情向朋友尽情倾诉;有时,他写海市蜃楼,望着浩瀚的大海和变幻的景色,浮想联翩,出今入古,抒发理想和抱负。

敢于把词的创作题材,从狭窄的闺阁庭院中解放出来,敢于放眼四望,抚今追昔,纵横驰骋,不受拘束,这是豪放派词人的一大特色,纳兰性德的许多词作,具备了这样的特点。加上好些词写得气势磅礴,笔法奇崛,俨然属于豪放派一路。

请看下面的一首[蝶恋花]:

今古山河无定数,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风树。 幽怨从前何处诉,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词的标题为《出塞》,当是诗人到关外巡察时的作品。他翘首远望,满目荒凉,于是想到古往今来兴亡盛衰的情景。他从画角悲鸣,战骑来往的景象中深深感到,谁也不能永久地占住河山,永葆富贵。每一个王朝,也都是来去匆匆,也象塞外的牧马飘忽,丹枫易老一样。跟着,他从自己的出塞,联想到汉代昭君出塞的情景,觉得自己空有铁马金戈,气吞万里如虎的气慨,但最终也会和王昭君一样,“独留青冢向黄昏”而已。很清楚,诗人的目光,纵横百里;诗人的思路,上下千年。其意境悲壮阔大,绝不是那些只惯于吟咏“小桥流水”,“绣毂雕鞍”的词客所能同日而语。正因为纳兰性德能从李后主乃至苏、辛的词中吸取养素,所以,一旦走出了他的“珊瑚阁”,“鸳鸯馆”,便能发人之所未发,撮取“夜空帐灯”、“万帐穹庐人醉”的豪迈景色,吐露出“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的慷慨情怀。

从纳兰性德的词作看,他的长调,多数写得豪宕奔放。作者把自己深沉浓烈的感情,熔铸为腾挪跳跃纵横开阖的语言形象。特别是他所写的好几首[金缕曲],读起来能使你魂为之飞越,体会到“碧海掣长鲸”的旨趣。例如:

未得长无谓。竟须将,银河素挽,普天一洗。麟阁才教留粉本,大笑拂衣归矣。如斯者,古今能几?有限春光无限恨,没来由,短尽英雄气。暂觅个,柔乡避。 东君轻薄知何意,尽年年,愁红惨绿,添人憔悴。两鬓飘萧容易白,错把韶华虚费,便决计疏狂休悔。但有玉人常照眼,向名花美酒拚沉醉。天下事,公等在。

李商隐有诗云:“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纳兰性德在这首词的首句,反其意而用之,意思是说自己还没有达到对一切无所牵挂的境界。他认为不能辜负大好时光,应该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然后功成归去,遨游五湖。从“未得长无谓”至“大笑拂衣归去”,这几句写得气吐如虹,把少年意气展现无遗。

然而,当感情的河流狂奔而下的时候,诗人就用“如斯者古今能几”一句挽住,这轻轻的叹喟,扭转了整首词的情绪。紧接着,作者迂回盘曲地展示自己的苦闷。他说心中有无限的恨,可又觉得不应该因此销尽英雄气慨。而审时度势,却只能暂时躲进温柔乡里,逃避现实。谁知道,一旦躲进了避风港,再也无法扬起风帆出航。他悔恨事事无成,韶华渐老。愤懑之余,便索性一切不管,“向名花美酒拚沉醉”。末句说,“天下事,公等在”,他洒脱地表示:横竖国家大事,有衮衮诸公担承,也用不着他以天下事为已任。请看,这首词起势慷慨磅礴,中间一步一折,盘旋而下;最后陡然撒手,以旷达的姿态泄露忧愤。这种布局方式以及本色文采交错运用的语言,把豪宕崎岖的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

况周颐说:纳兰性德的词,“一洗雕虫篆刻之讥”,“纯任性灵,纤尘不染”(《蕙风词话》)。纳兰性德的词作的婉约风格是有目共睹的,同时,他的词作也呈现出豪放的一面,同样值得我们用心鉴赏。

佳作赏析:

长相思 (纳兰性德 )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赏析:

“山一程,水一程”仿佛是亲人送了我一程又一程,山上水边都有亲人送别的身影。“身向榆关(这里借指山海关)那畔行”是使命在身行色匆匆。“夜深千丈灯”则是康熙帝一行人马夜晚宿营,众多帐篷的灯光在漆黑夜幕的反衬下在所独有的壮观场景。“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情;“身向榆关那畔行”激荡的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萧萧豪迈情;“夜深千丈灯”催生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烈烈壮怀情。这情感的三级跳,既反映出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有皇帝贴身侍卫的优越地位,自然是眼界开阔、见解非凡,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定会比别人更强烈。可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身份反而形成了他拘谨内向的性格,有话不能正说,只好借助于儿女情长的手法曲折隐晦地反映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也是他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

“夜深千丈灯”既是上阙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阙之间的自然转换。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更何况“风一更,雪一更”。风雪交加夜,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不怕。可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

不成眠。“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慧心妙语可谓是水到渠成

“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的两相映照,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体验。愈是路途遥远、风雪交加,就愈需要亲人关爱之情的鼓舞。因为她是搏击人生风浪的力量源泉,有了她,为了她,就不怕千难万险,就一定会迎来团聚的那一天。从“夜深千丈灯”壮美意境到“故园无此声”的委婉心地,既是词人亲身生活经历的生动再现,也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以此创造美、抒发美的敏锐高超艺术智慧的自然流露。

本词既有韵律优美、民歌风味浓郁的一面,如出水芙蓉纯真清丽;又有含蓄深沉、感情丰富的一面,如夜来风潮回荡激烈。词人以其独特的思维视角和超凡的艺术表现力,将草原游牧文化的审美观与中原传统文化的审美观相融合,集豪放婉约与一体,凝炼出中华词坛上一颗风骨神韵俱佳的灿烂明珠,深受后人喜爱。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将作者推为宋后第一真词人,是非常有道理的。

以下词且慢慢看来: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

一夕如环

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夕夕都成决(换玉旁)

若似月轮终皎洁

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

燕子依然

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

春丛认取双栖蝶

长相思

山一程

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

如梦令 万帐穹庐人醉 星影摇摇欲坠 归梦隔狼河 又被河声搅碎 还睡 还睡

解道醒来无味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木兰词

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

枕畔红冰薄

塞马一声嘶

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菩萨蛮

朔风吹散三更雪

倩魂犹恋桃花月

梦好莫催醒

残星拂大旗 采桑子 凉生露气湘弦润 暗滴花梢 帘影谁摇 燕蹴丝上柳条

舞〔昆鸟〕镜匣开频掩 檀粉慵调 朝泪如潮 昨夜香衾觉梦遥 又

白衣裳凭朱栏立

纳兰容若(纳兰性德)及其词赏析 

在投降派的压力下,心情忧抑,又不敢引吭舒怀,只能用美人芳草的传统比兴手法婉曲地表现自己的理想,于是,悲悲切切,写法隐隐约约的词作也越来越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纳兰性德除了学习婉约的词风以外,还继承了李后主和苏、辛余绪,可以横挥笔阵,写出豪放崎岖之作。他在让自己婉曲流动的同时,又能和苏东坡、辛弃疾一样,把目光拓展到生活的许多方面,用词的体裁表现生活的许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cf2s110j29pg7z7h9z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